周末,终究还是来了。
郭陈氏几乎是押着郭绍华出门的,嘴里还在不停地叮嘱着各种注意事项,生怕儿子怠慢了人家姑娘。
郭绍华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按照约定时间,前往市里公园的小亭子。
脑子里转悠的,还是厂里那几个扩能改造的关键技术节点。
约定的地点,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梳着两条整齐辫子的年轻姑娘已经等在那里。
正是照片上的林秀。
她看到郭绍华走近,脸上立刻泛起一丝红晕,带着几分拘谨站了起来。
“郭…郭厂长?”
郭绍华点了点头,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你好,林秀同志。”
两人在亭子里的石凳上坐下。
开场白有些生涩,郭绍华尽量维持着风度,询问了一些对方工作和生活上的基本情况。
林秀言谈举止确实很得体,看得出家教不错。
只是,聊着聊着,话题就不自觉地偏了。
“郭厂长,听说轧钢厂现在效益特别好?你们厂的福利待遇,肯定很高吧?”
“您现在是厂长,配车了吗?住的房子是厂里分的吗?有多大?”
“像您这样的领导干部,工资一定很高吧?”
问题一个接一个,都围绕着他的职位、收入、住房这些物质条件。
郭绍华脸上的笑容不变,心里却微微沉吟。
他端起搪瓷杯,轻轻吹了吹热气,语气温和地岔开了话题。
“厂里的发展确实进入了快车道,但挑战也很大。”
“最近为了扩大产能,我们技术科和生产车间几乎是连轴转,经常加班到深夜。”
“要管理好这么大的一个厂子,不容易啊,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
他没有直接回应那些关于待遇的问题,反而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工作的挑战和自身的忙碌状态。
他想让对方明白,他现在的生活重心是工作,是事业,远非外人看起来那般只有光鲜和安逸。
这算是一种温和的测试。
林秀听着这些,脸上的兴奋稍稍褪去了一些,眼神里多了几分思索,似乎在衡量着什么。
接下来的谈话,虽然依旧礼貌,但彼此间似乎已经隔了一层看不见的膜。
相亲结束,两人礼貌地道别。
看着林秀离开的背影,郭绍华心中已经有了判断。
不是一路人。
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理解他、支持他事业的伴侣,而不是一个仅仅看重他“厂长”身份和附加条件的人。
回到四合院,郭陈氏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期待。
“怎么样?儿子,那姑娘怎么样?”
郭绍华看着母亲期盼的眼神,坦诚地摇了摇头。
“妈,林秀同志人不错,但我们俩……不太合适。”
他简单解释了自己的看法,强调了两人在关注点和未来期望上的差异。
郭陈氏脸上的笑容瞬间垮了下来,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她沉默了片刻,重重地叹了口气。
“唉,也是,强扭的瓜不甜。”
但这份失望并没有持续太久。
儿子的婚事是头等大事,这个不行,那就赶紧找下一个!
郭陈氏很快又振作起来,心里开始盘算着院里院外还有哪些合适的姑娘,以及哪些人脉可以动用。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个最近异常热情的闫埠贵。
……
与此同时,中院,秦淮茹家。
炕头上,坐着一个穿着碎花衬衫,脸蛋红扑扑,眼神带着几分怯生生又充满好奇的年轻姑娘。
她是秦淮茹从乡下接过来的堂妹,秦京茹。
“姐,这城里就是不一样,到处都是楼房,街上还有那么多汽车!”秦京茹一边啃着苹果,一边羡慕地说道,“要是我以后也能嫁到城里来,过上好日子,那该多好啊!”
秦淮茹听着堂妹朴素的愿望,心中忽然一动。
城里人?好日子?
她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郭绍华的身影。
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厂长,前途无量,现在更是整个轧钢厂的大红人!
这条件,别说在她们乡下,就是在城里,那也是顶尖的!
如果能把京茹介绍给郭绍华……
秦淮茹的心思活络开了。
这不仅是帮了堂妹一个大忙,让她一步登天。
要是真成了,她秦淮茹作为介绍人,作为郭厂长的亲戚,以后在院里,在厂里,那地位……说不定也能跟着沾不少光呢!
想到这里,秦淮茹看向秦京茹的眼神,都变得热切了几分。
……
另一边,城里的一所小学办公室里。
几个女老师正围在一起聊天。
话题的中心,是一位名叫冉秋叶的年轻女教师。
“秋叶,你条件这么好,人又温柔,怎么还不找对象啊?”
“是啊,我娘家侄子,条件也不错,要不给你介绍介绍?”
冉秋叶文静地笑了笑,推辞着同事的好意。
她气质温婉,带着一股书卷气,是学校里公认的好老师,也是不少人眼中的理想儿媳人选。
办公室角落里,一个年纪稍长的女职工,正是三大爷闫埠贵的一个远房亲戚。
她听着大家对冉秋叶的评价,又联想到最近闫埠贵在电话里反复念叨的那个年轻有为的郭厂长……
她眼睛一亮。
大学生厂长,配一个知书达理的小学老师,这简直是天作之合啊!
而且冉老师家世清白,性格温和,绝对是做妻子的好人选。
这个信息,必须赶紧告诉老闫!
……
郭绍华刚刚拒绝了第一个经由官方渠道介绍的相亲对象。
他以为可以暂时清静几天,好好扑在厂里的生产上。
但他不知道的是,新的、带着各自鲜明目的的介绍人,已经悄然将目光锁定了他。
四合院里最精明的两个人——一心想攀高枝、捞好处的秦淮茹,和时刻算计着利益最大化的闫埠贵,即将带着她们精心挑选的“候选人”,正式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