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修仙修傻了 > 第353章 佛道本同源,争执皆虚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3章 佛道本同源,争执皆虚妄

须弥塔的废墟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犹如一头沉睡的巨兽,断壁残垣间流淌着未散尽的执念黑气。

小普法师轻抚腕间的“无执念珠”,珠子上的执念丝已化作透明的琉璃光泽,每颗珠子里都封存着一个放下执念的瞬间——这是他西行以来最珍贵的收获。

“法师,塔基下有异动!”

徐正阳的龙虎双剑插入地面,剑身震颤着指向须弥塔中心。

众人聚拢时,只见地面浮现出复杂的曼陀罗图案,中央是阴阳鱼与卍字交织的符印,正是千年前佛道联手封印无始的核心阵法。

苏凌仙取出太一道的“先天罗盘”,指针竟在“佛”“道”“空”“有”四个方向来回跳动,最终停在“中”字上。

“是‘中观阵眼’!”

苏念真惊呼,她腰间的“和合戒”与阵眼共鸣,竟在地面投射出佛道二教的历代祖师虚影,

“千年前的封印被无始篡改,如今唯有以‘中观’思想重新激活阵法,才能彻底消灭执念核心。”

话音未落,曼陀罗图案突然亮起血光,无数执念丝从地下涌出,在众人头顶结成巨大的“无始”虚影。

那虚影兼具佛道特征,却又扭曲狰狞,眉心的菱形晶体正是无始的核心。

“东土和尚,你以为解下绳结就能无执?”

虚影发出雌雄莫辨的怪笑,

“只要人心还有分别,我便永存不灭!”

小普向前一步,周身佛光化作无量身相,每尊相都展现着不同的佛道法门:

“你可知‘分别心’亦是虚妄?

佛道如舟车,本为渡人,若执着于舟车之异,便是舍本逐末。”

他抬手轻挥,无始虚影的佛道特征开始融合,竟变成一尊“不二明王”,却仍有半张面孔笼罩在黑气中。

“好个‘不二’!”

虚影分裂出一道身影,化作中观派大论师的模样,

“那我问你:佛说‘诸行无常’,道言‘动静有常’,二者矛盾否?”

小普轻笑,指尖弹出《金刚经》与《道德经》的虚影,经文自动对照:

“‘无常’破‘常执’,‘有常’立‘秩序’,

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

就像日月交替,看似‘常’,实则‘无常’,皆因众生需要而显化。”

大论师虚影皱眉,又分裂出全真教首座的模样:

“道家‘炼精化气’追求长生,佛家‘灰身灭智’趋向涅盘,如此天差地别,如何‘不二’?”

小普双手结“弥陀印”与“太极印”,佛光与青气在掌心凝成混元珠:

“长生是‘住世慈悲’,涅盘是‘解脱智慧’,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执着于‘长生’或‘涅盘’,皆是‘住相’。”

无始虚影发出不甘的怒吼,竟分裂出上百道身影,涵盖佛道各家代表,同时抛出上百个辩题:

“‘空’是虚无否?”

“‘道’可名状否?”

“‘因果’是束缚否?”

“‘心性’是实有否?”......

张妙真等人面露难色,却见小普闭目轻笑,周身浮现出《大般若经》《南华经》等典籍的金句,如暴雨梨花般迎向所有诘难。

“‘空’非虚无,是‘缘起性空’!”

‘道’不可名,非不可喻!

‘因果’是舟,渡人至彼岸!”

‘心性’如镜,映物而不着!”......

小普每答一题,无始虚影便淡去一分,当第一百个辩题落音时,虚影已只剩中央的菱形晶体在空中摇摇欲坠。

“不可能......”

晶体中传出无数怨魂的低语,

“我们收集了千年执念,为何还是败了......”

小普抬手托起晶体,无执念珠发出璀璨光芒,每颗珠子都化作一尊小 法相,围绕晶体诵念《地藏经》。

晶体表面浮现出无数裂痕,裂痕中竟渗出金色的“忏悔之泪”,每滴泪都洗净一段执念。

苏凌仙忽然指向天际,只见东方既白的天空中,佛道二教的祥瑞同时显现:西方有七彩祥云托着莲台,东方有紫气凝聚成龙虎。

两种祥瑞在中天交汇,竟形成“佛道同源”的巨大符印,与小普掌心的晶体共鸣。

“原来终极辩道......是无辩之辩。”

晶体终于炸裂,化作万千光点融入天际符印,无始的怒吼声渐渐消散在晨风里。

须弥塔废墟上,一株巨大的“不二莲”破土而出,花瓣兼具金色与青色,每片花瓣上都刻着“无执”“平等”的梵汉双文。

莲华奴跪在莲前痛哭流涕,他身上的藏红花僧袍逐渐褪去黑色,露出原本的明黄色。

小普将无执念珠分赠众人,每颗珠子都对应着他们放下的执念:徐正阳的珠子里是龙虎宗废墟上的新芽,苏念真的珠子里是斩邪刀熔铸的和合戒,张妙真的珠子里是燃尽的破执符......

“法师,”

苏凌仙望着天边的符印,

“这符印......竟与昆仑决时的佛道祥瑞相同。”

小普点头,解下念珠挂在不二莲茎上,念珠竟化作露珠坠入荒漠,瞬间长出成片的慈悲草:

“佛道本同源,

争执皆虚妄。

今日之后,望诸位能将‘不二’之心带回中原,化去千年隔阂。”

回程的驼队路过敦煌时,哭佛沙丘已变成“笑佛沙丘”,佛头面带微笑,掌心托着明心珠。

商队中的西域僧人见到小普一行,纷纷合十礼拜,他们身上的执念黑气已消散殆尽,眼中闪烁着明净的光芒。

行至玉门关时,小普忽然驻足,望着中原方向的滚滚红尘。

徐正阳递来最后一坛“龙虎醉”,坛中清露倒映着每个人的笑脸——不再有执念的阴霾。

小普仰头饮尽,只觉一股清凉直达丹田,竟在识海深处结成一朵永不凋谢的不二莲。

“师父曾说,辩道如渡河。”

他望着手中空坛,坛底不知何时浮现出“彼岸”二字,

“如今河已渡,舟可弃。

但求众生皆无执,何需佛道论短长?”

众人相视而笑,驼铃声再次响起,这次的铃声里没有忧惧,只有自在与平和。

小普摸了摸胸前的莲花疤痕,那里已不再是伤痕,而是一枚绽放的金色印记,与不二莲的纹路一模一样。

这一路的辩道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当佛道弟子携手同行,人间便是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