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时,楚博武和楚宁还在正厅等着他们。
“没出什么事吧?”
见赵书屿进屋,楚博武出言问道。
冷弦去喂马,直接回东厢房休息。
赵书屿摇头,坐到楚宁身边,“没什么大事,岳父值之前的推测没错,小崽子的舅舅是靖南王府世子,他想找我去府内一叙,我拒绝了。”
楚宁柳眉轻蹙,“对方是皇亲国戚,你这样拒绝会不会惹恼他?”
楚博武安慰,“无妨,毕竟是书屿救下那孩子,对方就算找麻烦也站不住脚,再者顾元帅是个讲道理的人,不会有事,宁宁安心。”
楚博武在军中待久了,习惯称呼顾长捷元帅。
“晚上闹这么一出,阿宁一定累坏了,我们先回屋睡觉,真有什么事也等发生之后再说。”
赵书屿看楚宁脸露疲态,拉着他起身,“岳父也早点休息。”
洗漱过后,熄灯睡觉。
之前还说自己不困的楚宁窝在赵书屿怀里拉着他说话,结果没说几句便睡着了。
翌日书院开始放假,赵书屿没有早起练剑,抱着楚宁睡了个回笼觉,一直到日上三竿两人才起来。
两人收拾好自己坐到庭院,王婶子将早饭端到面前。
楚宁面前多了一盅汤,揭开盖子,是燕窝。
“主君,这燕窝是亲家老爷一早起来吩咐我炖下的,您现在需要滋补,一定要多喝点。”
王婶子笑着说,想到早上起来,楚博武拎着大堆补品到厨房时便觉得羡慕,主君的父亲和夫君都这么疼爱他,也不知道是前世积了多少功德,才能有这么好的日子过。
空腹食用燕窝不利于营养的充分吸收消化,赵书屿将舀了小半碗蛋花粥递到楚宁手边,“阿宁,先吃点粥垫垫肚子再喝燕窝。”
楚宁乖乖拿起汤勺喝粥。
赵书屿看向王月娥,“王婶子,阿宁的身体很好,滋补过多反而会成负担,燕窝你每隔两日给他炖一次便好,不拘于早上或者中午,晚就不要炖了,睡前吃得太补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他的睡眠质量。”
王婶子点头应下,她还是第一回听说补品不能吃多了。
“还有岳父买回来的滋补药材,炖汤时一次不要放太多,阿宁的糕点和甜汤里的糖要慢慢开始少放。”
赵书屿想着前世母亲怀孕时,父亲吩咐厨房的注意事项一一告知王月娥,这个期间营养不能少,但也不能过多摄入,若是体重增长过快,还有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
需要防患于未然。
楚宁咽下一口蛋花粥,好奇问道:“王婶子,我爹爹他们什么时辰出门的?”
最近楚博武也不知是有什么事,每日早出晚归,楚宁现在睡得早、醒的又晚,都碰不到他爹的人。
王月娥想着当时天才蒙蒙亮,再早一点她自己都没起来。
“亲家老爷卯时便起了,我正好起来热水,亲家老爷把补品拿给我后便带着冷公子出门了,连早饭都没用。”
卯时也就是早上五点,赵书屿之前也是这个点起来练武,今日一懈怠就被岳父抓包了。
只是不知楚博武是有什么事需要这么早出门。
两人正吃着饭,门口传来敲门声。
王婶子出门查看,领头的是个黑衣青年,看着约莫二十多岁,身旁站着一个管家模样中年男人,再往后是六名衣着一样的家丁,两人一组抬着一个大箱子。
“先生找谁?”
管家上前两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看着是个脾气好的。
“请问此处可是赵书屿、赵秀才府上?”
王婶子学着以前见过的大户人家的奴仆,一脸正色看着几人,“正是,几位是来找我家主人,烦请报上名号,容我去通报一番。”
管家笑着道好,“鄙姓魏,是临安府知府大人府上的管家,昨夜赵秀才救下家中贵客,今日魏某特意送来谢礼,还请妹子通传一声。”
王婶子听到知府大人的名头,脸色绷不住,她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县衙的官差,还是在大街上远远见过,至于萧玮、宁堇安、楚博武等人的身份王月娥是不知道的。
“您请稍等。”
王婶子说完扭身就往里屋跑,连半开的大门都没关上。
“老爷——”
“老爷,有贵客来访。”
王婶子的疾步跑过影壁,脸色慌张地朝赵书屿喊话。
赵书屿搁下碗筷,“是什么贵客?”
王婶子深吸口气,平复呼吸,将自己问到的情况详细道出。
“我知道了,不用慌张,王婶子你把阿宁的早饭端到里屋去,阿宁你回屋慢慢吃。”
楚宁:“我已经吃饱了,王婶子把碗筷收下去吧,屿哥我先回房间,你有一个人?”
“没事,人家是来送谢礼的,你放心。”
赵书屿笑着安抚,目送楚宁的身影消失在正房门口,方才踱步往门口走。
“阁下便是赵秀才吧,鄙姓魏,这位是叶侍卫,今日我们上门叨扰是为感谢赵秀才昨夜对顾小少爷的救命之恩。”
魏管家一见到赵书屿便扬起笑脸,主动说明来意。
叶侍卫抱拳行礼。
赵书屿一眼认出他便是昨夜拦截马车之人。
“寒舍简陋,几位贵客请进来喝杯茶。”
赵书屿说完,率先往院子里走,魏管家招手,六名家丁抬起木箱跟着走进庭院。
此时已至巳时过半,差不多上午十点多,夏天日出早,阳光充足,气温逐渐升高。
赵书屿领着几人到正厅叙话,王婶子轻手轻脚奉上茶水和点心。
低声招呼六名家丁去庭院喝茶。
其中一名家丁看向魏管家,见他点头方才跟着王婶子离开正厅。
赵书屿招呼两人喝茶,直言不讳。
“昨夜我便说过,只是碰巧救下贵府小少爷,真正救下小少爷的是他的护卫,我只是将他送到府上,当不得诸位登门致谢。”
魏管家从进屋便埋头喝茶吃点心,一副不准备多话的样子。
叶侍卫收回四下查看的眼神,“阁下觉得是小事,于我家世子确实大事,救命之恩必当重谢,这些是世子亲自挑选的谢礼,还请赵秀才莫要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