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妈呀,可算到了!”暗八从牛车上跳下来,扶着李佑安下车。

“可不,真是不容易。”暗九把三个人坐牛车的钱递给赶车的妇人。

这妇人是胡老汉的儿媳妇,陈氏,胡老汉的儿子死后,他不忍心孙子失去爹,再失去娘,并没有把陈氏告到衙门。

但胡老汉到底伤心过度,身体虚弱得连床都下不了。

流民安定后,陈氏接过家里唯一值钱的牛车,穿梭在各个村子和兴旺镇之间赚点糊口钱。

她一个女子赶车自然是不容易的,总有无赖蹭车,甚至遇到更过分的,想在她身上占点便宜。

陆雪碰到两回,没忍住让陆二教训那几个无赖,如今他们知道有人暗中护着陈氏,再也没敢靠近她。

“走吧,也不知道自在还记不记得我。”李佑安脸色苍白得不像话,为了甩开家里的暗卫,东躲西藏一路,他太累了。

暗九扶着他往村里走,暗八背着个大箱子,嘟嘟囔囔地跟在后面。

路上一个村民都没遇到,三人有些奇怪,等到谢家,也只有杨二柱夫妻俩在。

“李公子回来了,您在堂屋里等一等,我去叫老爷他们。”

“咳咳,等等,他们都去哪了?还有,这村里怎么没人?”李佑安叫住要走的杨二柱。

“都在私塾呢,不是,都在山脚那认字呢...”

自打陆福星的名头传出去,平安村也跟着出了名,连带着“私塾”也开始火爆起来,不少外村人都来听课,大多是长辈领着孩子来。

只要这些人不吵闹,平安村的人也不拒绝他们来。

人越来越多,有些人为了占到好位置,都是提前一段时间到,课上完了他们也不着急走,总会在平安村多逗留一会。

陆雪找了王里正,同他商量着,在山脚下划出一个位置,让村民们可以在那做点小买卖,多少有些收入。

王里正很认同这件事,当天便画好了位置。

可村里人种了一辈子的地,哪里会做生意,因此不太敢尝试,毕竟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要本钱,万一赔了可怎么办。

谢老头和王氏可是高兴坏了,两人闲了大半年,骨头都要生锈了,早都想到镇里出摊,却被家里的几个孩子拦住。

谢重山总能接到木匠活,尤其是做货架的,他少说也得做了四五十个货架,每个月的收入不少,交给陆雪一大半,剩下的都给他们老两口。

李巧兰对此一点想法都没有,家里有吃有喝,还有月银拿,有时间想那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多给弟妹做几道菜呢!

作为家里掌厨的人,最喜欢的就是看弟妹把她做的饭统统吃光!

张多又给作坊拉来两家新酒楼,作坊的人手不够用,在村里又招了十人,每天能做三百斤上下。

这已经是极限,再多的作坊做不出来,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去哪搞那么多的猪肠。

这样一个月去除各种成本,少说也能赚一百五十两左右。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家里的孩子能赚钱,老两口在家歇着逗孙子玩吧!

不过,这次可拦不住老两口,摊位画好的第二天,两人出摊了,这次卖的不是肉夹馍,而是菜夹馍。

菜是沈莹炒的,味道很好,一个菜加馍只要两文钱,若是加鸡蛋的话,则需要再加两文钱。

摆摊第一天就卖出一百个,赚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老两口开心,晚上睡觉都香!

第二个出摊的是李阳,他跟着谢重山学了几个月,最先学的就是做木刀拨浪鼓之类的玩具,以便于掌握各种工具,锻炼手感。

如今做得也算有模有样,一出摊便成为孩子们最爱去的摊位。

村民们看着眼馋,也鼓起勇气卖出一步,米糕,素包子,腌菜,野果子,草鞋,扫把,头巾,手帕,竹篮,酸梅汤...

各种各样的小摊位纷纷支起来,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小集市。

引得更多人来平安村,摊子也越发的多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反正,山脚下热闹得紧,今个还有位秀才在那讲课呢!”

杨二柱一脸骄傲,他们主子可是陆福星,有她在,村里哪能发展不好,其他村的里正可是眼馋得不得了!

“主子,咱们去看看?”暗八把箱子往地上一放,也不管李佑安愿不愿意,直接来个以下犯上,背起来就走。

李佑安伏在他背上,闭着眼睛休息。

收拾崔家的时候,他听到了更多阿桃的过往,身子越发差劲,要不是有之前的承诺在,他真想随着阿桃去了。

私塾的地方离谢家不远,只不过隐藏在宅子后面,他们才没看见。

走到附近,边上围着一圈人,踮着脚尖往中间看。

中间是一个一米二的木台,上面摆着一把椅子,江砚白坐在上面讲“结草衔环”的典故,已经到了尾声。

“结草衔环之事,虽与我们隔了不知多少春秋,但每每想来...”

最后总结一句,他拱了拱手,走下木台,这已经是他这段日子以来,讲的第五个典故,其他四个也是关于感恩,报恩的。

希望这些典故,能让村民们永远记得陆雪的恩惠,从而心底对她的感激更添几分。

大家目送他离开,又逛了一会集市,才三三两两地离开。

陆雪见到人群中的李佑安,牵着谢自在过来,“办完事了?”

“嗯。”李佑安应了一声,视线一直落在谢自在身上。

暗八,暗九则盯着陆雪瞧,这才几个月,人长高了不说,脸怎么还同以前不太一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