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哪挖煤了?还是黑心煤矿,不给饭吃那种。
“谢娘子。”冯百户对着陆雪点头笑了笑,“等一下。”
两三口吃掉手中的肉夹馍,端起碗咕咚咕咚地喝完蛋花汤,呼出一口浊气,舒服了。
这才再次抬头看向这婆媳俩,这两人变化还是挺大的。
他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想问问冷吃兔能放多久,顺便让他们帮着多做一些。
最好能放上一两个月,哪怕带不了太多,隔三岔五吃一次也是好的。
想想他这段时间吃的东西,简直是猪食,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就算有时间打个野鸡,兔子之类的,没那手艺,烤出来也不怎么好吃。
对于他这种常年混迹在镇上找吃食的人,实在是太难受了,要不是有军令压着,他真不想再回去。
他们是当兵的,又不是奴隶,真是搞不懂上边怎么想的。
冯百户也不是非要冷吃兔不可,他上次离开拿的就是老张家的椒麻鸡,可惜放不了两天就坏了。
这次回来赶巧碰上,便想着问问,问王氏也不是不行,只是他记得这家貌似都是谢娘子出头。
昨天也是着急,没仔细观察。
今天到这再一看,王氏似乎也是能做主的人,她家老头就会抱着钱匣子收钱,顺带傻乐,和他儿子一个样。
不过,人都叫来了,还是问谢娘子吧。
“如果保存好的情况下,二十天左右还是可以的,至于具体能放多久,还真不知道。”
可以用无油无水的陶罐,做冷吃兔的时候多放些油,保证倒在罐子里的时候油能完全浸泡住兔肉,只要避免阳光直射,存放的时间应该会延长。
像焖罐肉,弄好了,放两三年都不坏,不过冷吃兔里有各种调料,时间上应该会短不少。
冯百户点头,二十天,也不短了,能舒坦几天是几天。
“行,我要八斤,一个月以后要,不急,兔子和料钱我自己拿,我回去问问老李他们要不要,到时候再算你们的工钱。”
陆雪从摊子后拿出之前准备的两陶罐冷吃兔,“百户大人,这里就是冷吃兔,您回去试试能放多久?”
冯百户接过,直接掀开风口的油纸,试什么试,他现在是见啥都想吃一口。
抄起用来盛汤的勺子,用水冲一冲,拿着帕子再擦一擦,舀出两勺放在碗里,这味道,久违了。
陆雪看他的吃相,再想想他说的话,“冯百户之前出远门了?”
难不成他们是去前线了,才把自己弄成这副模样。
“也不算,有事。”冯百户看在冷吃兔的面子上,抽空回答她的话,多余的便不再多说。
也就是说,他可能是去某个地方完成什么任务,并且之后还会再去。
陆雪轻轻搓着手指,看了冯百户一眼,这个地方估计吃得不太好,做的事也很累。
要保存时间长的食物,说明待的时间很长,出入估计也不太方便。
这简直完美符合干肠的受众群体,只是冯百户看起来不像是会抢方子的人,其他人不一定。
无论是镇上还是县城,但凡能赚很多银子的铺子,哪家身后没人。
悠然居身后有范阳卢氏,如意楼身后据说是周县令,要不然小东家也不会非得开悠然居。
如意楼其实不会逼得太狠,都是一家人,只不过小东家跟个倔驴似的,得谁踢谁,这才僵起来,谁都不低头。
她们的作坊不也在县丞那挂过号,就是不太牢靠,还是那句话,要是王掌柜没走就好了。
“百户大人,我这还有一些悠然居新推出的吃食,据说能放很久,您要不要尝尝?”
不过现在依旧可以推到悠然居头上,反正不久之后悠然居也会卖,不过那价格,估计贵得离谱。
这么一想,她以后零散着卖的时候也不能卖便宜了,就从冯百户开始!
反正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你还是叫我冯大哥或者老冯吧!”听他帐下的兵叫他百户大人也没觉得不自在。
听年轻女子这么叫,却感觉浑身不舒服。
冯百户今年二十有二,京都人士,家境殷实,父辈最高做到千户。
家里又管得严,至今光棍一条,要不是来这,家里早都给他订亲了。
当然,要是不来这,他也当不上百户,京都竞争多激烈,他家算不上什么。
在军营的时候和同僚嘴上啥都说,实际上他很少和女子交流。
“咳,什么东西,拿出来看看,悠然居的肯定不便宜!”
他的饷银加上家里给的,每个月少说也有十多两银子,看起来很多,但架不住他吃的也多,还大多是肉类,所以真没进过悠然居几次。
篮子里的干肠是让人品尝的,都是在家蒸好后才放在篮子里的。
陆雪拿出一根干肠,没直接递过去,而是拿刀切成厚片,放在海碗里端上去。
冯百户夹起一块放在嘴里,甫一咀嚼,紧实有嚼劲,多嚼一会,油脂慢慢渗出,咸香浓郁,这时候再配上一碗饭就更好了,馒头也行!
他眼睛一亮,这可太适合他们现在这种情况了。
“谢娘子,这东西怎么卖的,贵不?”贵也得买,总比吃“猪食”好!
陆雪笑着说:“这东西叫干肠,是新研究出来的,量也不大,怎么卖还不知道呢。”
“那真是可惜了!”冯百户有些遗憾,也许等他再回来,才能买到,不过,还有冷吃兔,也不算太糟糕。
“冯大哥打算要多少,我和悠然居掌柜的认识,要是您一个月后才要的话,没准能给你买来。”
悠然居要三百斤,也是一个月后交货。
家里现在有三个半人在干干肠的活,沈莹和蒋氏婆媳,李巧兰肚子大只能算半个,她只用往肉里放搭配好的调料就行。
陆雪打算再雇两个人,
这样一个月大概能做四百到五百斤左右,除去悠然居的,还剩下二百斤左右。
作坊刚刚开始盖,她其实并不着急卖,地点和人手方面都不太够。
奈何谢老头他们看家里花钱如流水,嘴角都起了小泡,还是开卖吧,让他们安安心。
这个干肠不说一天吃三顿吧,一天一顿或者两天一顿总是要的,一去就是两个月,怎么也得二十斤左右,就是不知道这价钱。
“那给我准备十斤。”冯百户思考过后说,不能要太多,到时候付不上银子多丢人,还是少要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