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 第251章 轩辕殿暗堂(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雄霸与轩辕殿众人敲定搅乱修仙势力、从内部瓦解修仙联盟的计划后,善营便秘密离开了轩辕殿总部。

善营深知,人族修仙势力再乱也动摇不了根基,只要入道境强者无恙,周边异族便不敢轻举妄动。

此番善营打算放手大干一场,毕竟布局数百年,也该检验“百晓阁”与“索命阁”的威力了。

“百晓阁”总部所在,除善营与独孤信外无人知晓。

轩辕殿众人只知善营在外布置了情报网络,却不清楚详情。

情报经善营之手传给田机,由其整理分析归档,再传给善营和独孤信一份,当然现在也给了雄霸一份。

田机亦有暗线,明面上是借“五十八杂货铺”之便布置情报体系,暗地里却被商生覆盖了整个逸云商会。

轩辕殿情报体系分两路,一明一暗:

一路在明处,是田机通过商生借“五十八杂货铺”搭建的,轩辕殿内部众人皆知;

另一路则是,暗处善营负责的“百晓阁”与“索命阁”,此为绝密,唯有独孤信和善营知晓,真正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觉。

此外,逸云商会实则由商生暗中掌控,这同样是绝密,仅商生和独孤信清楚。

平日里,商生皆以“五十八杂货铺”为掩护,行事隐秘至极。

自“百晓阁”,“索命阁”,“逸云商会”,这三个神秘组织于世间崭露头角,江湖暗潮便如深海潜流般涌动不息。

各方势力皆悄然布下眼线,于阴影处织就密网,期望能找到这三大组织的跟脚。

其中便有那跺一跺脚便能让修真界颤上三颤的八大顶级门派。

想当年,八大派曾齐聚道衍仙门,共商天下大势,彼时道衍仙门以独门推演秘术,欲窥破这三组织背后的玄机。

只可惜,命运的丝线总被无形之手拨弄。

那些组织中的关键人物,皆身佩一枚隐机佩——此佩乃独孤信以自身大道炼制,经虚之大道,因果大道法则加持,端的是能遮天蔽日、混淆天机。

道衍仙门的长老们耗尽心血,于推演台畔枯坐七日七夜,最终只得一声长叹:

所见种种,不过是水面浮光、镜中虚影,皆为独孤信与善营有意泄露的“真相”。最后得出结论,这三大组织都是独立组织。

这般局面,恰似棋局中执黑者早布迷阵,观棋者纵有天眼,亦难辨虚实。

八大派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按捺住探底之念——毕竟在这修仙界,能与独孤信掌握的大道法则正面抗衡者寥寥。

独孤信掌握的“虚之大道”,“因果大道”,逸云大陆修仙者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何况这些大道,都被独孤信参悟到小成阶段。

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在独孤信有意遮掩下,只能认为这些新出现的组织,都是独立组织,背后没有人搞阴谋。

善营抵达轩辕殿西南五百公里处时,暮色正沿着地平线漫上来。

这片疆域目前属于独孤皇朝辖制,枯黄的蒿草在风中起伏,像一片凝固的暗金色海浪。

善营指尖掐诀施展土遁术,土黄色灵光自足底漫开,整个人如沉水般没入岩层,隐机佩在领口泛着幽蓝微光——这件秘宝能屏蔽一切灵识探查,纵是入道境界强者也难寻其踪迹。

地下土层松软如糕,善营化作土中游鱼,七转八折间带起细微的沙砾震动。

不知穿行多久,前方忽然出现无数银色光纹,在黑暗中交织成流动的蛛网,这些都是阵法,迷阵居多。

善营摸出腰间刻满古朴符文的青铜令牌,这是他的身份令牌。

指尖灵力渗入纹路,令牌骤然亮起赤芒。凭借令牌指引,他在阵纹间隙中腾挪转折,靴底擦过刻满咒文的石壁,激起串串火星。

忽然,令牌红光与某处光纹产生共鸣,整面石壁如水波般荡漾开来。

善营纵身跃入,眼前景象骤然一变——这是一处被隔离封锁的空间,空间内有数个硕大的灵灯,光芒正笼罩着一片十公里见方的山谷,青石板路蜿蜒至云雾深处,两侧古松皆挂着拳头大的夜明珠,在暮色中散发柔和光芒。

这处空间是,独孤信以空间大道剥离的异境,空间法则在此处如蛛网般密布,外人纵破尽外层阵法,若无令牌指引,只会在原地兜转直至力竭。

山谷深处传来潺潺水声,善营拂去衣袍上的尘土,沿着石板路前行。

四周寂静得能听见露珠坠地的轻响,他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这空间以前是外界的一处山谷,自从被殿主独孤信,挪移到此处后,天空就成这样了,不过空间内有灵脉,不影响在此处的人修行。

善营的脚步随着山风轻扬,踏入山谷时,眼底先漫进一缕缕细碎的流光。

那些宛如星子坠落的光点自云端深处倾泻而下,带着某种神秘的韵律穿梭于天地之间——他认得这是“万里传讯符”特有的微光,如银河碎钻般带着跨越山海的讯息奔赴而来。

山谷深处,有几处飞檐斗拱的建筑静静矗立,而所有流光都默契地朝着同一处汇聚——那是一座九层高塔,每一层飞檐都镌刻着云雷纹,塔顶鎏金葫芦在灵灯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九窍蕴机塔”五个字在灵灯的照耀下闪闪发亮,仿佛每一笔都藏着吞吐天地信息的玄机。

善营望着那些万里传讯符的流光,如归巢的燕雀般没入塔中某层窗棂,唇角不禁扬起几分温暖。

这座耗费无数心血的建筑,此刻正以最温柔的姿态吞吐着天下讯息——第一层收纳凡人书信,第二层贮藏修士密报,第三层连通秘境异动...直至第九层,收藏着那些连时光都不愿褪色的秘密。

这里正是善营与独孤信以百年光阴织就的“天下耳目”--“百晓阁”的总部所在。

这里的每一块城砖都浸透了选址时的考量——山谷藏风聚气,正合“天机不可尽泄”的至理;九层高塔暗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巧思。

善营指尖轻轻拂过塔身斑驳的石纹,善营忽然想起与独孤信第一次勘察地形时,独孤信站在山巅负手而笑:

“世人皆道百晓阁算尽天机,却不知这天下最通透的机巧,从来不在符文玉简里,而在人心聚散间。”

如今再看这万里传讯符的流光织就的“天网”,方知每一道微光里都藏着世人的心事——有游子托符传平安,有宗门飞书问敌情,亦有江湖客千里寄相思。

风起时,塔顶铜铃轻响。善营抬眼望着又一批流光破云而来,忽然觉得这九窍塔不是冰冷的讯息容器,而是个静静聆听世间心跳的老者。

它收过边塞孤烟里的家书,存过深闺镜匣中的情笺,甚至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叹息——那些未说出口的话语,终将在某个合适的时机,顺着塔中某条隐秘的回廊,抵达该去的地方。

“阁主,第三层传讯符匣已满。”小童子的声音打断思绪。

善营转身时,见那孩子怀里抱着个刻满缠枝纹的木匣。

他笑着接过匣子,指腹擦过匣边“念”字铭文——这是独孤信特意叮嘱的细节,每个符匣都要刻上不同的“心”字旁字,让那些跨越万里的心意,从触碰匣子的瞬间便染上人间温度。

踏入塔内,万里传讯符的光影在廊柱间流淌成河。

第一层的执事们正将传讯符按地域分类,指尖拂过符文时,偶尔会轻声念出寄件人附在末尾的短句:“岭南荔枝熟了”,“北疆雪已三尺”,“家门前的桂树又开花了”...

这些琐碎的人间烟火,在灵力流转间被妥善封存,等待某个契机,化作照亮他人世界的微光。

登上第七层时,善营在窗前驻足。

远处云海翻涌,万里传讯符的流光仍在不断坠落,像极了当年“让天下事有处可寻,让天下人有情可寄”的痴念。

如今这九窍塔巍然矗立,檐角风铃替他们说着未曾说尽的愿——愿这世间没有被辜负的心事,愿每道万里传送符的流光都能在未来某个时间,某个地方,满足一个人都愿望。

善营终于在第九层案头展开一张泛黄的舆图,指尖掠过地图上用朱砂圈出的密密麻麻的百晓阁分舵。

万里传讯符的流光就像风一样,穿过塔身九窍,携来千般故事万般情。

善营轻轻合上舆图,忽觉百晓阁早已不是单纯的情报枢纽,而是天下人心里的一座桥——桥的这头是牵挂,那头是回应;这头是离散,那头是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