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颠婆在年代文里狂虐渣 > 第248章 下乡知青要造反(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8章 下乡知青要造反(完)

薛玉兰并没有离婚,但是全家被毒死那天,她与丈夫吵架去了知青点,哭哭啼啼的, 一天都在知青点,所有人都可以为她作证。

没有她杀人的嫌疑,至于小孩子为什么会去偷东西,只能归结于小孩子调皮。

因为全家都没了,她还回去主持了葬礼,众人还夸她做事仁义,也因此,穆家的四间大房子是她的了。

至于她的房子后续能不能保住,苏毓就不关心了。

就在穆家把大队长人选选出来,要上报的时候,村子里接到了通知,上面已经派了人来村子里做大队长,不日上任。

穆家的算计落了空,不甘心,想等人来的时候给个下马威,并且架空他,村子里最终还是他们家说的算。

等人来了以后,两方人开始斗智斗勇,支书这边都是土生土长的,群众基础扎实。

新来的大队长虽然是国家派来的,但是毕竟人生地不熟,没人配合工作难做。

这个时候,苏毓接到了弟弟的书信,还给她寄了五十块钱,说是从亲爹那里拿来的,让她不用节省,等亲爹发了工资,他还会给她寄。

还告诉苏毓,说家里的继母和她的女儿过得十分艰难,毕竟爷爷奶奶还在,在那片有名的野蛮人,还十分重男轻女,只要他一句挑拨的话,继母就会挨一天的训。

而且在他的算计下,继母的女儿也下乡了,下乡的补助他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还夸了他好几天。

字里行间是对姐姐的关心,还要想办法把她弄回来。

自从下乡后,原主就没有接到过家里的信件,更没有收到钱,在穆家的打压下才会崩溃。

可见穆家的人有多坏,扣了原主的钱,还磋磨原主致死,把他们发配西北还真是便宜他们了,幸亏她聪明,提前把补偿拿回来了。

苏毓直接给苏隽回信,说她在这里很好,知青点的人对她很照顾,不用担心她,让他在家里好好学习,只有学习好才是出路。

原主跟继母的孩子相差不大,政策规定,每个家中必须得有一个下乡,本来继母的打算是原主下乡了,自己女儿不用下乡。

没想到家里最听话的弟弟才是狠角色,直接给继母女儿报名了。

苏隽在原主记忆里,一直都是乖巧的,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反驳,也很好说话,没想到也是个白切黑,

没有了穆家这个障眼法,苏毓也不得不下地干活,不过,她只干一点,刚刚好够自己吃的,或许说,还不够自己吃的。

但是风声放出去了,她有弟弟的补助,倒是能吃饱,还能时不时吃肉,这是大家都见怪不怪的。

当然也有不少人打她的主意,只是,都被她收拾的很惨,因为暗搓搓的,大家还以为有护花使者,目光都转向了于宽。

于宽挺无奈的,他想那么干,可真不是他干的,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可惜,所有人都不信。

至于他和苏毓之间,他很清楚已经不可能了,他不否认他喜欢苏毓,但是自从她结婚后再见到苏毓,他已经没有了那种心动的感觉。

不是嫌弃苏毓嫁过人,而是心里没有那种熟悉的悸动,就好像这个人突然变了样一样,跟她结没结婚没有关系。

他趁机跟苏毓说清楚,苏毓表示理解,她身体就没有那根爱情的弦,正好了。

苏毓知道将来会恢复高考,暗示知青点的人平时多学习课本知识,借口是万一有招老师的,他们有知识不掉链子。

在她的劝说下,知青点像是对学习上瘾了,到了最后不用她催,就自动读书,显得不热衷于读书的苏毓无所事事。

转眼间到了1977年,这几年间,调来的大队长把村子里的不正之风改了很多,建设的很不错,基层年限到了,所以今年高升了。

原来的大队长在躺在床上一年后就病逝了,这是对外的,事实是他是被全家饿死的。

其实,大队长在床上第五天的时候就醒了,只要好好休养什么事情也没有。

只是全家对他十分痛恨,那五天,拉了尿了也不管,只有吃饭的时候进去,还是捂着口鼻进去,灌进去点东西。

东西也不多,足以让他饿不死,连个半饱都吃不了,当然没力气起床,只能躺在床上。

要是有人想来看望,就在他身上点东西,对外说可能生了传染病,身上长东西了,看望的人有时候连门都不进就走了。

就算是族人看不过去,嫌弃照顾的不好,儿子们直接把亲爹抬到说不好族人家里,嫌照顾不好就自己照顾,谁敢说一句不好,兄弟们抬到谁家。

大家都不敢说话了,谁家都不缺祖宗。

因为没有人帮忙擦洗,身上长了褥疮,每天疼痛饥寒交替,备受煎熬,每天都咒骂家人,只是没人当回事。

既然有力气骂人就是吃的太饱了,饿几顿就老实了。

大队长没有被打被骂,但是每天比挨打受骂还要难受,没有人听他的话,甚至没有人跟他说过一句话。

每天躺在床上,动都动不了,却能清晰听到院子里家里人的谈话。

他知道大队长换人了,知道家族不管他了,清楚的知道他只能任人宰割。

不管是他痛苦的呐喊还是疯了般大骂,或者苦苦哀求,都没有人理会,随后一天都没有人喂饭,甚至连口水都没有。

突然某一天孩子们不计前嫌的给他擦身子,还把屋子彻底清扫了,大队长还以为儿子们良心发现了。

结果屋子刚刚收拾好,他就被孩子们活活饿死了。

孩子们之所以收拾是他死了会有人来装尸体,他们怕别人说闲话。

不管怎么样,最终恶人有恶报了。

村民们最终还是知道了自己家被偷,也报公安了,但是没有丝毫的线索,一辈子的积蓄没了,只能吃了哑巴亏。

还为此差点把生产耽搁了,天天被新上任的大队长上政治思想课,但是精气神明显不一样了。

还真有几个气性大的,没几年就没了。

不过,这跟苏毓关系不大。

随着高考的消息传来,知青点沸腾了,磨拳擦掌的准备大展身手。

不出意外,大半的人都考上了大学,还惊动了报社,专门报道了这个消息。

这个时候村民好像忘了之前与知青的不愉快,像是自己家孩子考上了大学一样,得意的不行,逢人便说自己村子有不少大学生。

知青没有反驳,需要的证明还需要村子里盖章,他们不可能现在闹僵,只不过以后再也不会回来,随便他们说什么吧!

为了回到城市,苏毓也参加了高考,成绩还不错,时间到了拿到了大学通知书。

这些年苏隽与她的联系没有断,她知道弟弟也考上了大学,姐弟俩以后有的是时间相处。

未来他们姐弟的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