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112章 举国并入大清版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待清国使团返回汉城外海船上,北海水师提督王郡负手立在船头,远眺昌德宫方向冷笑。

斥候高声禀报:\"启禀提督,朝鲜防守汉江入口的江华水营仅有十二艘巡船,桅杆最高不过两丈,半数船板已虫蛀渗水!\"

王郡闻言嗤笑出声:\"朝鲜人竟拿这等破船守江?倒不如直接在船头挂面白旗来得省事。\"

王郡指尖轻叩腰间剑柄,目光扫过粼粼江面,\"传令下去,全军击鼓进逼,让他们见识见识何为天朝水师。\"

战鼓声中,二十余艘战船扬起白帆,如巨鲸破水而入汉江口,船头劈开的浪涛卷着碎冰拍向江岸。

巡船阻拦时被船头撞得粉碎,江华岛炮台炮弹落点偏出百丈。

王郡俯瞰两岸逃窜的军民,冷声道:\"沿江两岸炮击,让李昑听清天朝的雷霆。\"

炮口喷吐火舌,江岸工事与民居接连坍塌,半日不到,清军水师便已沿着汉江抵达汉城外围。

朝鲜朝野震动,文臣纷纷跪求妥协,军方强硬派却断言\"清军久战必退\",僵持间汉城周边已在炮轰中化为焦土。

几乎同一时间,清军第五集团军第25师、第26师、第27师越境南下,以\"赐痘苗,驱天花\"为名沿途招降。

天花肆虐后的朝鲜城池本就防务空虚,百姓听闻\"清国痘苗可保命\"扶老携幼出城迎接清军到来。

一些守将为求自家眷属优先获得痘苗,暗遣使者与清军接洽,甚至亲率文武开城纳降——朔州守将李志恩为保城中孩童先种痘,以府库兵械为礼。

义州指挥使王明焕唯恐嫡子染疫,早早在城头悬挂\"求恩\"白旗,清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义州,朔州、龙川、铁山等地。

在清军横扫朝鲜西北边疆之际,朝鲜国王李昑立在昌德宫城头,望着汉江面上数十艘清军战船,面露忧色:\"数年未见,清军水师火炮威力竟恐怖如斯?\"

领议政金履淳连忙宽慰:\"主上无需担忧,待清军水师粮草耗尽自会退去,臣已召集到一万禁卫军守卫汉城,数十门红衣大炮炮手已经就位,只要清军敢上岸,必让其有来无回。\"

李昑听了这话,心下稍感安定。

此后数日,汉江面上清军舰船锚泊未动,却似铁闸横江,令朝鲜君臣心下难安。且清军舰船不时炮轰汉城外围,更添几分威慑与惶惶不安。

金履淳每日在勤政殿指节叩案,坚称\"清虏水师粮道必绝\",又言\"陆路无警,不过虚张声势\"。

满朝文武随声附和,李昑虽有隐忧,却也在众臣哄慰中渐生侥幸,一边命内府暗备\"太平宴\"器物,只待清军退去后粉饰太平,一边遣左议政朴承哲携国书赴清营。

朴承哲在清军战船甲板上强作镇定,展开黄绢声言\"朝鲜愿献三百万银元以表歉意\",末了嚅嚅请减岁贡。

不料清国使者斜倚座椅,拖长腔调笑出泪来:\"三百万?打发叫花子呢?

你们朝鲜人脑袋上的痘疮,怕是比国库的银子还多吧?\"

朴承哲踉跄退后半步,喉间涌起怒火:“三百万已是朝鲜一年财政收入!天朝未必欺人太甚!”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怎么,你们朝鲜想要赖账不成?”

见清国使者蛮横刁难,朴承哲唯有灰溜溜折返。

返程途中,汉城军民见其安然返城,竟误以为\"清虏怯战\"。

金履淳甚至在城楼上竖起\"清虏可破\"的三丈大旗,征调匠人熔铸火炮——那些铜料多是从宗庙香炉、后宫铜缸上砸下来的。

五日后,探马浑身泥浆混着血水,跌撞着滚进玄武门报急:“主上!数万清军已过鸭绿江!以派发天花疫苗为饵诱骗百姓出城,更有守城将士为换取疫苗开城门投敌,清军此刻恐已兵临平壤府!”

李昑正在灯下改清军退去庆祝诏书,惊得朱笔从指缝滑落,在“海晏河清”四字上划出歪扭的墨痕。

金履淳跌跌撞撞闯入,袍角带翻茶盏却浑然未觉,跪地颤声禀道:“主上!清军竟趁朝鲜痘疫横行,从陆路大举入侵,沿途以疫苗诱骗百姓、收买守将,此等行径实属卑鄙!”

李昑指尖紧扣龙案,抬眼望向金履淳时眼底尽是惶惑:“卿家且说,如今该如何是好?”

金履淳伏地叩首,顶戴歪斜亦浑然不觉,朗声道:“主上勿忧!臣已快马传檄,收拢汉城周边将士,今已聚三万人马屯于城郊!清军远来疲惫,粮草辎重难继,我等只需紧闭城门、凭险而守,定能将其阻于汉城之外!”

李昑听罢,指尖摩挲着龙案上的镇纸良久未言,金履淳的话虽似有几分底气,可那三万兵马的底细他如何不知?

自天花瘟疫横行,朝鲜将士十去其六,哪里经得起刀兵?

然此刻满朝文武已无他策,只得沉沉颔首:“便依卿所言,死守汉城。”

三日后,军情急报如雪片般飞入勤政殿——清军已破平壤府,正挥师逼向开城,距离汉城不足二百里。

汉城内外人心惶惶,街头巷尾尽是携家带口逃亡的百姓,城墙下堆积的辎重车甚至堵住了城门。

听闻清军火炮轻易轰塌平壤府城墙,李昑握着镇纸的手骤然发颤,鎏金镇纸“当啷”坠地。

景福宫勤政殿内。

朝鲜国王李昑眼底尽是焦色:\"清军火炮已至开城,汉城危如累卵......\"

阶下忽有老臣颤声提议:\"不如遣使请和,保王室周全......\"

李昑猛然攥紧袖口,转向领议政金履淳:\"卿素怀忠勇,且说——若降,可保社稷否?\"

\"殿下!\"金履淳玉笏击案声震梁木,\"昔年倭酋秀吉犯境,我朝君臣尚据南汉山城死战,今虽国势衰微,岂可未战先降?\"

\"死战?\"李昑忽而笑出泪来,\"如今仓廪空乏,将士染疫者十之五六,拿什么死战?\"

左议政朴承哲低叹:\"或可暂允岁贡之约,待......\"

\"待清国铁骑踏破景福宫?\"金履淳甩袖打断。

\"殿下岂不见大明崇祯帝煤山殉国?天子守国门,臣等纵肝脑涂地,亦当护王畿周全!

若今日开城纳降,他日必成清庭刀俎鱼肉,宗庙何颜见列祖列宗?\"

李昑踉跄起身,龙袍扫落案上《檀君实录》:\"你要寡人像崇祯那样殉国?\"

金履淳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砸在青砖上:\"殿下,纵死也要顶天立地!若贪生屈膝,后世必骂我朝鲜子孙皆是'软骨头',这等耻辱刻进史书,便是万代子孙也难抬头啊!\"

李昑猛然攥紧龙椅扶手,指节因用力泛白:\"你当寡人贪生?当年明廷覆亡,满朝公卿转眼易主!

今日寡人若战死,你们这些重臣——\"李昑忽然冷笑,扫过阶下战栗的大臣,\"怕不是要捧着降表跪迎清军,照样做清国的官!\"

金履淳浑身剧震,抬头时眼眶已红:\"臣若有二心,愿受剖心之刑!殿下……”

\"够了!\"李昑挥手打断,袍袖扫落案上《朝鲜王朝实录》,\"朕心意已决!朝鲜多的是荒山废矿,清国要便拿去!\"

\"殿下圣明!\"主和派大臣忙不迭叩首,朝珠在青砖上撞出细碎声响。

金履淳还要再谏,却见李昑已扶着内官起身,龙靴碾过满地梨花:\"左议政明日便去清营——记住,许地可以,王室体面须保住。\"

“不可啊殿下!\"主战派官员集体伏地疾呼,李昑却充耳不闻,袍角掠过金履淳颤抖的指尖,转瞬消失在鎏金屏风后。

汉江之上,清军水师战船旌旗蔽日。

朝鲜左议政朴承哲立在甲板上,望着船头威风凛凛的清国使者,喉间发紧:\"我王已同意天朝此前条件,还望贵军......\"

\"晚了。\"清使抚着腰间玉佩冷笑,眼底尽是森然。

\"今时不同往日——朝鲜须举国并入大清版图,即日起昭告天下,朝鲜为大清行省!\"

朴承哲踉跄半步,手中国书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