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带着秦淮茹在四九城有名的地方逛了一圈,看了紫禁城,去了王府井,又去便宜坊买了一只烤鸭,最后去杂货铺给她买了哈喇油,也给贾张氏买了雪花膏。
回去的路上,长歌告诉秦淮茹,“淮茹,一会儿你把雪花膏给娘送去,就说是你给她挑的,她要是问你买了没?你就把哈喇油给她看,明白了吗?”
秦淮茹没明白,但她知道男人是为了自己好,她娘也告诉过她,婆婆守寡带大丈夫,肯定是护的跟眼珠子似的,所以想要过得好,必须要笼络住男人的心,把男人伺候好了,这样婆婆找她麻烦的时候,男人才能帮她。
“我知道了东旭哥。”秦淮茹回道。
回到院里的时候,贾张氏已经回来了,看着这小两口居然去逛街了,脸色有些不好看。
长歌假装没看见她的脸色,说道:“娘,给你买了只烤鸭补补,这段日子你都忙瘦了。”
说的那叫一个诚恳,那叫一个真诚。
秦淮茹死死的压着自己的嘴角,就怕笑出来,她总算是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了,她本来就不笨,只是没有人教她而已。
调整好自己的表情,秦淮茹笑着对贾张氏说道:“娘,我和东旭哥还给你买了雪花膏,我亲自挑的,你看看喜欢吗?”
说着就把雪花膏从兜里拿了出来,递给了贾张氏,贾张氏立刻就喜笑颜开了,接过雪花膏,打开闻了闻,“嗯,就是这个味,香,淮茹啊,没让东旭给你也买一盒吗?”
秦淮茹开心的从兜里拿出哈喇油说道:“东旭哥给我买了这个,说这个好用。”
秦淮茹现在已经明白了长歌的意思,并且已经可以出师了。
贾张氏一看哈喇油,几分钱就能买一盒,再看看自己手里的雪花膏,笑容更深了,原来在儿子心里她还是最重要的那个,气也消了,说道:
“你们还想着我呢,我都是老婆子了,还擦这个多不合适啊。”
嘴上说着,手上却诚实的把雪花膏给放进兜里了,继续说道:“淮茹啊,那个鸭架熬成汤,再蒸点玉米面的窝头,东旭干活累,总吃棒子面可不行。”
“唉,知道了娘。”秦淮茹答应着,按照贾张氏的指点,做好了晚饭。
晚上回到房里,秦淮茹再也忍不住了,趴到长歌怀里笑的花枝乱颤的,“你就是这么哄娘的?”
“不行吗?你看,娘多高兴。”长歌不在意她的调侃,女人嘛,别管多大年纪,都需要哄。
秦淮茹看着长歌,心想:他不会也这么哄自己吧?
长歌自然看出了她的想法,摸摸她的头说道:“能让男人愿意哄你,那说明你值得,我从来不哄别人,这辈子能让我愿意哄的女人,除了老娘和媳妇,也就是我闺女了,别人可没这待遇。”
秦淮茹笑着枕在长歌的肩膀上,问道:“东旭哥喜欢闺女吗?”
“喜欢啊,闺女才是贴心小棉袄嘛。”长歌明白,这个时代重男轻女非常的严重,总觉得女孩子将来是别人家的,是赔钱货。
殊不知,都生儿子,将来全是光棍,现在嫌弃女孩子,将来儿子娶不上媳妇的时候,就知道女孩有多重要了,既然那么喜欢男孩,干脆让儿子娶个男人回来得了,省的偏心。
秦淮茹没说话,其实她也是有点重男轻女的,大环境就是这样的,男孩是劳动力,在这个人力为主的时代,男孩的确有优势。
不过她知道了长歌的想法,倒是放心多了,至少她将来生个女孩不会被嫌弃。
回门之后,长歌又恢复了往日的作息,上班下班,两点一线,偶尔出去打打猎,钓钓鱼,弄点柴火回来。
贾家荤腥不断,秦淮茹也肉眼可见的丰腴了起来,气色也好了不少,任谁看就是一个被男人疼爱的小媳妇,有了长歌打样,秦淮茹跟贾张氏相处的也越来越和睦。
五月份的时候,何大清还是走了,只是这次何大清没有偷偷的走,而是跟傻柱交代了一番,把傻柱托付给了他师父,至于具体原因,恐怕也只有傻柱的师父知道了。
对外的说法则是:他看上一个寡妇,想去保城生活,这边的房子都留给傻柱,包括轧钢厂的工作名额也一并给了,已经跟娄半城说好了,等傻柱出师了,就直接去厂里上班,正式工。
走之前还请了易中海、阎埠贵、贾张氏、长歌、聋老太太等人吃了一顿饭,让他们多关照一下傻柱兄妹,兄妹俩的生活费,等他到那边安定下来后,就按月寄钱。
原因嘛,长歌猜出来一些,无非就是解放前给人做饭的事,其实如果只是做饭的话,应该没问题,毕竟作为敌占区,有几个没给那帮人干过活的,真要这么算,四九城就剩不下人了,都得去劳改。
看来这几年应该还有别的事啊,不过长歌也没打听,至少傻柱应该不会像原剧情那般惨了。
何大清走后,傻柱把雨水也接走了,直接住到了师父家,出师后再回来。
七月份,秦淮茹怀孕了,有了几个月的进补,秦淮茹反应并不大,跟平时差不多,贾张氏也时常会帮着做些家务。
对于棒梗的到来,长歌接受良好,有他在还敢当盗圣?腿打折。
原剧情里倒是说过,棒梗的本事都是傻柱教的,傻柱真要还敢这么做,俩人一块腿打折。
“棍棒底下出孝子”,有时候还是挺有用的,长歌不介意用用。
有了媳妇孩子,长歌现在的工资就有些不够了,于是在十月份的时候,长歌又升了中级工,一个月工资50块。
按照八级工的标准,长歌现在表现出来的水平应该是五级多,六级差点,合格率依旧是高的吓人。
长歌没有师傅,他现在都能当别人的师傅了,轧钢厂目前的规模还是2000人,但周围的地已经在建了,想来扩大规模已经不远了。
公私合营自然也就不远了,公私合营的推进是从54年开始,到56年结束,这只是对普通的行业来说的,像轧钢厂这样的重型企业,早在解放后就被军管了,有些工作提前就开始做了。
钢铁行业是工业的基础,国家不可能让其自由发展的,肯定要第一批接管的。
长歌也时刻关注着政策变化,首先就是给秦淮茹找个工作,等户口普查的时候,也要第一时间把户口给转过来,这样灾荒的时候,才不会太难过。
长歌的物资是多,啥都不缺,可是有些东西也不能凭空冒出来,自家人用没问题,但要说拿出来的话,长歌还是要考虑一下的,这个功德要不要赚,毕竟太冒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