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渊已经彻底没希望了。

顾明知也很清楚这点。

现在他需要考虑的是顾家。

奉帝和藩王间的斗争不会减少。

原本他是想着两面捞好处。

现如今只能彻底倒向奉帝。

顾家没得选。

但凡奉帝深究,顾家都完了!

他重新坐了回去。

想端起酒樽时,右手都在发抖。

奉帝令人将沙盘撤下。

而后重新看向宁阙。

“顾渊的伤势严重吗?”

“不致命,可基本是废了。”宁阙摇了摇头,“西凉讲究个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萨穆尔先给顾渊下了药,令他与母羊苟合。”

顾明知此刻恨得是牙痒痒。

猛的用力。

连带着酒杯都被捏碎!

这等于是往他们伤口上撒盐!

“与母羊苟合?”

“是啊。”宁阙故意是做出副惋惜的模样,“啧啧啧……那场面是相当凌乱。我们还想阻止的,可顾渊当时已彻底失控。”

“王爷别太过分了!”

“我说的都是实话。”

宁阙两手摊开,满脸无辜。

“母羊?”

“顾大人好福气啊!”

“顾渊以后岂不是羊骑士?”

“别人骑马,顾渊骑羊!”

“厉害,厉害!”

“你们……你们……”

顾明知捂着胸口。

不仅侮辱性极大,伤害性更强!

这其实怪不得别人。

都是顾家自己作出来的。

他们俩父子先前都是用鼻孔看人。

看不上这个,瞧不起那个。

现在出了事,自然得来踩一脚。

“再后来,萨穆尔就把他阉了。”

“在他脸上划了十八道伤口。”

“顺势还挑断了他的手筋。”

“现在已经彻底沦为废人!”

宁阙是毫不留情。

如果顾渊老实交代,将他知道的全都说出来,宁阙也不会刻意针对。但他既然拒不合作,就怪不得他痛打落水狗!

顾明知捂着胸口。

此刻气得都快吐血。

“你……你……”

“行了。”太后放下筷子,蹙眉道:“好好的宴会,就勿要说这些倒胃口的事。该如何判,就由大理寺处理。”

“太后息怒。”

“你们继续。”

奉帝看向宁阙,微微一笑。

“宁王。”

“臣在。”

“不必多礼。”奉帝打量着他,轻声道:“你大破龙城时,已冠大将军号。如今爵至亲王,封无可封。朕已给你加了八百户食邑,再加也无必要。然你立下大功,就该封赏。”

大奉尚武,崇尚军功。

简单概括就四个字:赏罚分明!

这是大奉军功制的基础!

也是将士前赴后继的动力。

奉帝作为皇帝,握着赏罚权柄。既然宁阙立下大功,就该得到赏赐,就算他不要都不行。

冯毋择临走时就提醒过他。

他必须得要赏赐!

可不能像老宁王似的。

有时候贪财好色反而是好事。

高处不胜寒呐……

“宁王,你有何想要的?”

“有的,包有的!”宁阙站在中间,抬手道:“我想扩建泾阳祖宅,以告慰先祖。”

“此为小事,还有没有?”

“我还想养羊。”

“什么?”

奉帝都听懵了。

太后也同样一顿。

“养羊?”

百官面面相觑,皆是愣住。

奉帝抬手示意他们安静。

而后无奈地看向宁阙。

“你怎么突然想养羊?”

“臣弟现在还不能说。”

“那你需要多少羊?”

“先来五千只吧。”

“准。”

奉帝无奈抬手。

这些要求也不过分。

既然宁阙提,他自会同意。

“朕让牧师苑给你送五千只。”

“怕是不行。”

“嗯?!”

“牧师苑的羊都是山羊。”宁阙摇了摇头,“我想要的是西凉的长毛羌羊。”

“羌羊?”

“是的。”

宁阙认真点头。

所谓羌羊,就是绵羊。

往往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地方。

像是大奉境内基本没有。

奉人也更偏爱吃山羊。

可问题是要薅羊毛制冬衣啊……

山羊也产毛,但基本没用。主要是产出羊绒,然而产量极低,无法大规模应用。

所以,宁阙想着引进羌羊。

先把羊毛产业链建立起来。

以后再大规模引进羊毛。

羊也是能吃人的!

西凉或是辽国为何南下?

很简单,就是吃不饱饭。

冬天一来,就得饿死人!

宁阙想的是建立起丝绸之路。

大奉用茶叶丝绸交换牛羊等物。

在生产力提升后,还能加上粮食。

双方各取所需,也让胡戎更依赖大奉。因为需要扩大羊群规模,像牛马肯定就得减少。胡戎没了战马,那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腩!

简单来说,这就是贸易战!

主动权永远在大奉手上!

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罢了。”奉帝拂袖摆手,“朕让人通知酒泉郡尉,将此事告知西凉。等萨穆尔公主来长安时,让她顺路带来,你看如何?”

“臣弟拜谢皇恩!”

“可还有别的要求?”

“陛下已允许我与青禾成婚,臣想在泾阳举办婚礼,还望陛下成全!”

“可。”

这也算是宁王的传统了。

宁王娶妻,必定会选择在泾阳。

因为泾阳是祖地。

埋葬着历代宁王。

唯独宁阙娶林仙鸿时,定在长安。

这回定在泾阳,合情合理。

“可还有了?”

“没了。”

姜权顿时松了口气。

他是真怕宁阙上书。

要让奉帝给将士们增加抚恤。

这就是越俎代庖了!

老宁王就因为这事被先帝训过。

两人当时吵得相当厉害。

最后也没认错,不了了之。

这还真不能怪皇帝多疑猜忌。

因为类似的事还真发生过!

只是不在大奉,而在齐王。

最初的齐王可不姓田,而姓姜!

二百多年前,田姓上卿屡立功劳。他在齐地收买人心,用齐王的赏赐招揽名士武将。收税用小斗,赏赐用大斗。短短数十年,便掌控齐地三郡。最后发动政变,将齐王刺死,代立为齐王。

大奉史书载:田氏代齐!

当时的奉帝是想借此收回齐地三郡,可田姓已经彻底掌控三郡,并且深得民心。真要开战怕是会引起内斗,最后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田姓的合法地位。

田氏篡齐如此,那别人呢?

宁阙贵为亲王,还要施恩于民。

难道真的没有想法?

这也是姜权担心的点。

还好,宁阙并未提及。

所讨要的赏赐也很合适。

不要权,要的都是些钱财。

还真是个小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