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他们耍耍?”
刘一菲疑惑的看着自己老公,周游因为天天忙的脚不沾地根本没空搭理这样的舆论,但她不一样啊。
作为吃瓜界的新星,好姐妹连续多年荣膺“吃瓜小天王”的刘一菲有一天竟然吃瓜吃到了自己老公身上,还是恶意抹黑,这能忍?
于是刘一菲在写了条微博。
【今天在周先生的片场炖肉吃,竟然招来了野狗~真烦人,怎么每次他都来?】
刘老师还是体面的,没有@川子。
但粉丝们不乐意了。
他战斗爽了,我们呢?
我们也要战斗。
要爽!
这群人又分成了两拨,一拨人是管你三七二十一,欺负我们肥肥的人,不答应!
第二波人是跑去怒骂周游不争气!让人家找到了话头。
你自己不争气我们怎么战斗?
可刘一菲以及粉丝不知道的是周游这边今天已经得到了华纳下一步的明确动作。
因为这种比例和文艺片的荣幸得到这样的票房已经算是优秀了,再加上口碑开始逐渐发酵,于是华纳果断决定增加宣发和影院。
毕竟能赚钱谁不赚?
这他么的....你早说你拍文艺片也能赚钱啊?
这误会了不是?
也是在同一天,不少看过这部电影的影迷在网上不断给身边的朋友安利,而且用词无比统一。
“年度最治愈的电影,看吧,不治愈你来打我。我看了之后这都一天了还没缓过劲来呢!”
随着华纳的动作口碑的发酵以及网上的安利,越来越多人通过不同渠道知道了这部电影。
最主要的是...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口风都很紧。
主打一个“我Emo了你也得陪我一起Emo。”
于是。
第二天,300万。
第三天,700万。
第四天终于突破了一千万美元。
上映五天的时候,华纳惊奇的发现。
回本了?
还特么的赚了点,而且看着票房趋势后劲很足啊....
这周游可真是个怪...小天才!
可华纳再次错误估计了《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潜力。
因为烂番茄和metacritic等专业机构的评分出来了。
媒体也知道了这部电影。
这片子在烂番茄上新鲜度高达96%,是今年最高的电影之一。
metacritic上面的评分也不遑多让,综合评分96分,同样是今年最高的电影之一。
两个机构热度最高的评论也不一样。
烂番茄:五颗星推荐!!!绝对不后悔!!!我是第一批观众,看完了之后到现在都没缓过来劲,真是太治愈了!推荐给大家~\/笑脸\/笑脸。
metacritic则专业一些,称其“克制的情感表达”和“非线性叙事结构”正是周的领域,是他所擅长的风格。很多影评人称其为“高级心理剧”。
而男主阿弗莱克的精彩表现也被一些专业媒体所追捧。
《滚石》:卡西阿弗莱克的演技“卓越又让人沉浸其中”,年轻的周无疑已经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大师之一了。
《纽约观察家报》:聪明、美丽、清晰、敏感而又意味深刻的杰作!
随着专业影评机构和这些媒体的发声,让《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热度更上一层楼,竟在本该有所回落的第五天直接翻了一番,票房来到了2107万美元,总票房也达到了4330万美元。
五天过两亿。
你管这叫商业片?
老美如何看暂且不说。
国内的川子又破了。
当票房破千万美金的时候他已经察觉到了不对,但无奈为时已晚。
微博三连发这次前两条还在那挂着呢,而且因为他这人毕竟有前科,于是很多网友都截了图。发誓要跟周游战斗到底的川子这下也没理由说自己搞错了。
最搞笑的人,替川子背过一次黑锅的浪子也不乐意了。
一次是我我就忍了。
第二次你特么还找我背锅?
看老子好欺负?
于是浪子官方也发了一条微博,大概意思就是证明川子的登录Ip设备端一直都是同一个。
换言之...
微博就他妈是这王八蛋发的,别赖我们!
“不会吧不会吧?川子的商业片票房打不过周游的文艺片?”
“我不许你侮辱本世界最伟大作品《忘得盛宴》!(两元一条)。”
“半场开香槟?是不是半场开香槟?”
“合着人周游拍的是个文艺片啊...你也好意思,脸都不要啦。”
“什么人都来拍电影,川子什么人?我问你川子什么人?!这种人来拍电影他有那个能力吗?没有那个能力知道吧!”
“冷知识,目前4000万的票房还只是美丽国的票房,按照他这种文艺片的调性应该很受欢迎噢,期待到时候得全球票房。”
“上山的人不要嘲笑下山的人,您他妈的上过山吗?”
“川子站在人家的肩膀上爬到了半山腰,然后拒不承认把别人一脚踢开,可偏偏他觉得是自己的能力让他爬到了这里,于是...”
“于是这哥们掉头下山了是吧?”
“于是周游空降山顶。”
“那这事儿算是唠明白了,甭管咋说川子是上山的人,但压根没见过空降山顶的周游。”
“妈妈,有人开挂!”
“卧槽,越说越期待周游的这部电影了,就冲我川子的这波宣传我也要买票去支持一下!”
“啥时候国内上映啊?@我不是周游。”
“对啊对啊,快上映。@我不是周游。”
“你什么冠军?(这句是说川子的)。@我不是周游,电影快来国内上映!”
于是各路友军齐聚光明顶...齐聚川子微博下面,开始在川子微博底下@周游,同时安利他的新片。
浪子一看报仇的机会这不是就来了?
让你他妈找我背黑锅。
于是浪子手底下的那些个版官方的号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找美丽国那边的同事拍了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出来后观众们的采访,主打一个真实,现抓现采。
另一件事也简单,那就是搬运翻译国外这些机构媒体对这部电影的盛赞。
京圈这时候也不冒头了,或者他们习惯于在大局已定之前让台前的人出头。
这就导致了川子找京圈求助的时候...
你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