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紧张又充实的学习又开始了,云洁一次又一次地感叹,能够坐到教室里心无旁骛地学习真是太幸福了,世间再没有比安心学习更幸福自在的事情了,为什么这么多厌学偷懒的孩子呢,云洁简直无法理解。

高一雏鹰班换了新的语文老师,是个原来教高三的语文老师,姓程。

程老师第一堂语文课上课之前,提议再次悼念蒋进科老师,向蒋老师致敬。惹得孩子们又是一片哭声。而哭过之后,孩子们也就认可了这个新老师,乖乖上课了。

云平不放心文汇,接连打了几个电话,确认他没有再发烧,看来就是单纯受凉了。

云洁回忆起文汇衣服上的味道,心里又甜又酸。甜是因为有他的关心爱护,酸是不能天天见面。

要死了,连云洁!瞧你这点出息,好好学习吧你就!

云洁怀疑自己的心性随着这具身体的成长发育重新发育了一遍,整天一片初中小女孩的小心思,一定是受兰依珊的荼毒过甚。

大家的生活学习都回归了正途,云平和文汇每周交流学习情况,复盘学习内容,互通有无,两个人的成绩一直稳步上升;云洁学习认真刻苦,目前仍然名列前茅;云升更不用说,他现在的目标是一直保持满分;连莲更是在一年级混得风生水起。

还有一个消息,蒋聪回来了,回六中上学了。

之前,蒋聪是在县一中就学的,因为他篮球打得好,被县一中特别吸收的,将来是要走体育生路径的。可齐老师精神状态一直不好,蒋聪不能在县一中继续住校了,要回六中照顾母亲。

先不说县一中和六中在教学水平和高考录取率上的差距,单说县一中这个篮球特长班,可是跟省城大学有合作关系的,以蒋聪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两年后的大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就这么放弃了,真是可惜。

云平找蒋聪谈过,甚至想到了由连家兄妹照顾齐老师的主意,这不是随便说说,云平和云洁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但蒋聪拒绝了。

自己的母亲还需要自己照顾,不仅是生活上的照顾,更是心灵上的寄托,如果母亲都照顾不了,上大学又有什么意义呢,何况六中的教学水平也不差,为啥就不能在六中好好备考,上个普通专业的大学呢?

云平见蒋聪心意坚定,没有再劝说,只是觉得蒋大哥放弃篮球特长挺可惜的。

“也不能说放弃,篮球是我的爱好和特长,我会一直坚持练下去的,以后咱们都在六中,也可以带着你和云升打球,保你长到一米八以上。”

蒋聪拍拍云平的肩膀,云平这一年并没有长高多少,云洁都快一米七了,云平才比云洁高一点。

打篮球还可以长高吗?那倒可以练练。

云平和云升并没有在打篮球上有什么造诣,倒是蒋聪,带领着陈其野几个,在高中两年打遍东昌县没有敌手,六中的篮球队独领风骚好几年,直到张家玮高一那一年,东昌县篮球队第一把交椅,才重新回到县一中。

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第二部)。

齐老师比预想中的坚强,已经能正常上课了,只是消瘦得厉害,话也少了很多。

云洁时不时带着连莲去陪伴齐老师,连莲使出了自己撒娇使泼的本事,童言童语,尽力逗齐老师一笑。好歹这个家里不至于凄凄惨惨。

蒋聪也变得沉默很多,除了上课学习,回家陪伴妈妈,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篮球场上,六中校园的篮球场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最高兴的就是胥勇了。

胥爸爸虽然对儿子管教严格,也不只是按着学知识,体育这一块也是很重视的,胥勇身体素质好,个子也高,之前跟着体育老师也经常打篮球,但他哪见过蒋聪这种专业选手,一见倾心,立马折服。

六中操场带起了一股运动风潮。

以蒋聪为首,一干教师子弟,还有本校陈其野他们几个,天天在操场上挥洒汗水。云平文汇都不是打篮球的好手,上场只是为了锻炼身体,也被拉着一起。

为了长个子,拼了。

云洁乐见其成。

云平属于那种五短身材,手短腿短脖子短,老大长不高的魔咒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身体强壮,但云洁总觉得他很难再抽抽了,练上几年篮球,也许还能刺激生长,再长高一点。

而文汇,手长腿长脖子长,看邓叔叔的样子,他应该能长高,但还是太瘦弱了,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于是也被云洁推着去了篮球场,好好锻炼身体,起码不要一淋雨就感冒。

回头看看云升,云升吓得往后退了几步,感觉姐姐在打量一只待宰的羔羊。云升的体型目前看不出来,跟文汇差不多,反正男孩子多运动一下也不错。

至于连莲,只要哥哥姐姐在运动场上,她溜溜达达运动量也就上去了。

之前云洁一直操心兄妹几个能不能吃得饱,吃得好,现在营养没问题了,又开始操心运动健身,可别小看了这个运动,十几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是奠定一生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

云洁踌躇满志,誓要把这几个兄弟姐妹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没想到还是听到了些不和谐声音。

“操场上那些打篮球的小孩,都是蒋进科的儿子蒋聪带着的。天天打,天天练。”

“那孩子不是在县一中走体育生吗?怎么天天在六中操场练球?”

“回来了!为了照顾他妈回六中了,这不,天天带着一帮孩子打篮球,嘭嘭嘭地,震得我心里难受。”

“这孩子,怎么天天打篮球,也不知道帮妈妈干点活,人家连家的孩子天天摆摊送货挣钱。”

“你没见,连家的老大也天天在球场上呢,老二老三老四也跟在操场上玩。”

“不摆摊了?”

“一周摆两三天,其他时间就操场上打球呗!”

“连家蒋家一群可怜孩子,这是聚一起了,怎么连挣钱都不干了,天天一起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