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操明白自己想要兵不血刃,亦或者是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少的伤亡夺取昌东,显然是有些困难。

只要自己往昌东运兵,就一定会被北海军团发现。

因此在戏志才的运作之下,曹操采取了一个令常人都想不到的打法。

众所周知,简单又复杂的计策,有声东击西。

可谁又能想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声东击东的计策。

曹操先假意暗中集结兵力,打算由齐国发兵,突袭北海。

实则暗地里转兵向北打算,越过北海,偷袭东莱。

他非常清楚,刘羽既然敢派魏延、徐庶等人驻军北海,魏延、徐庶这些人,就绝对不是籍籍无名之辈,想必有一定的能力。

自己这条计策,肯定也瞒不过他们。

倘若让他们知晓,曹操声东击西的策略,肯定会派人暗中守住通往东莱的通道,防止曹操偷袭东莱。

与此同时,也会暗中调动大军,准备随时北上,支援东莱,阻挡曹操偷袭。

因此。

曹操在率领大军,暗中偷袭东莱的道路上,却再次转兵南下,又一次折返回来。

悄无声息,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昌东战场。

只要能够顺利的夺取昌东北海,门户大开。

曹操便能够凭借着绝对优势的兵力,长驱直入。

加之曹操已经将北海军团的主力大军,调往北方之地。

魏延即便是发现了端倪,想要回援,也为时已晚。

只要消灭了北海军团的主力,曹操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夺取北海与东南两郡,从而完成自己全取青州的战略构想。

夺取青州之后,曹操不仅能够彻底解决北海军团的隐患,消灭自刘羽安插在自己背后的钉子,更能够以青州为根据地,发展自己。

待到天下有变,无论是北上夺取冀州之地,还是南下中原,图谋徐州、兖州之地,都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存在。

那一张宏伟的蓝图,早就已经在曹操的心中,被构想出来。

他的胸中波涛汹涌,那张黝黑的脸颊上,都遍布着自信。

一股浓厚的杀机,正悄无声息的凝聚出来。

不由的将目光,放在旁边的戏志才身上,笑呵呵地说道:“志才,你倒是说说,你这条连环计策,是否能够瞒得过北海军团徐庶与魏延等人?”

“根据咱们所掌握的情报,那徐庶的确是非常之人,颇有谋略,然而正是他那种大智慧的人,反而更容易上当。”

“咱们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一定瞒不过徐庶。”

“正因为如此,徐庶才会中计,将所有的注意力以及兵力,都放在北方,阻止咱们夺取东莱。”

说到此处,戏志才突然停顿了一下。

那张带着几分苍白的脸颊上,也流露出些许诡异的笑容:

“退一万步来说,纵然徐庶与魏延有所察觉,咱们还有着备用方案没有用,无论他们是否反应过来都无济于事。”

听闻此言,曹操的脸上,也流露出些许诡异的神色。

仿佛已经成竹在胸,整个北海、东莱之地,都已经在曹操的掌控当中。

突然察觉到,自家军师的情况有所不对劲,忍不住询问一声:”志才,我看你的脸色有些苍白,是否生病了?”

“咳咳咳……”

戏志才捂着嘴巴,咳嗽几声,强装站定道:“主公不必,担心只是接连行军,偶感风寒,小事罢了。”

“既然如此,志才你还是……”

还不等曹操,将后面的话讲述出来,戏志才却摆了摆手道:“区区一丁点小毛病,不足挂齿,主公还是继续进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夺取北海、东莱之地,到时候我可要去北海治所,好生的休养几个月。”

“好,一切都听志才的,到时候肯定让你好好的休养。”

曹操也不再多说什么。

摆了摆手,当即传下命令,大军继续出发。

……

当曹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昌东之地杀过去的同时,魏延、徐庶等人,已经率领大军朝着都昌的方向行进。

准备率领着麾下数千大军,与率先抵达都昌的甘宁大军会合,一同抵挡曹操大军的进攻。

先前的一场军事会议上,徐庶已经推测出来,曹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着攻打北海之地,实则是想趁机偷袭东莱之地。

故而在派甘宁,率领大军镇守都昌的同时,自己亲自率领着主力大军北上,打算与甘宁汇合。

并且加派斥候探查曹操大军的行踪,侦查曹操大军的动向。

与此同时,甚至还暗自向锦衣卫求援,请求锦衣卫监控曹操的情报。

曹操早就已经料想到,魏延等人一定会派探马,监控自己大军的动向。

因此派遣夏侯惇,率领着三千兵马,以及万余民夫,装作数万人的模样,继续朝着都昌方向逼近。

而曹操自己则是率领着主力大军,昼伏夜行,悄无声息的南下昌东。

不得不说,曹操的疑兵之计,的确是骗过了魏延所派出去的密探。

当密探发现夏侯惇所率领的万余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昌东开进之时,也愈发证实了徐庶的判断。

因此魏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让甘宁做好防守准备的同时,自己率领着主力大军,快速北上打算与甘宁汇合。

魏延非常清楚,曹军的实力,远在自己之上。

倘若在平原上与曹操大军决战,他们没有任何一丁点的优势。

此刻唯一的希望,就是借助城池的坚固,严防死守,跟曹操打持久战。

他魏延完全耗得起,即便耗上几年的时间,都没有任何问题。

反正魏延这支军队对于朝廷而言,只是一支偏师,并非特别要紧。

魏延耗的起,曹操却耗不起。

因此只要打持久战,曹操必退无疑。

黄昏时分。

魏延亲自率领着六千步骑大军,距离都昌城不过五十里。

此时探马来报曹操大军,尚未赶到都昌。

因此,魏延还有着足够多的时间,并没有连夜行军的意思。

当即便让大军就近驻扎,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