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阿婆如今这光景,是没有办法到四方居和其他酒楼去对比一下这些酒楼的肉质是否有差别,但她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
四方居生意火爆,其他酒楼必然受到冲击,就连清溪镇首屈一指的云梦阁如今也是门庭冷落,这是清溪镇最豪华的酒楼,它依山傍水,装潢奢靡,原本是清溪镇乡绅大户聚集的地方,可如今,风头全被名不见经传的四方居抢走了。
崔阿婆来的时候,云梦阁的老板赛老板正在大发雷霆,看见一身粗布麻衣的农家老太太,她气不打一处来,张口就骂道,“我们云梦阁如今已经落魄到这种地步了吗,一个乡下老太太也能自由出入。”
她们这里可不是谁都能来的,需得有她家特有的名帖才行,所以看见崔阿婆她深深地觉得被冒犯了。
伙计也是吓破了胆,忙赔不是,“赛老板,我这就把人撵出去。”
崔阿婆不慌不忙地说,“赛老板,我知道我这个身份站在这里污了你的眼睛,可是再这么下去,恐怕像我这样的客人你们都接待不着了,所有人都在四方居呢。”
“我这云梦阁以后能接什么样的客人还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我这里可不收留乞丐,把人给我撵出去。”赛老板对怎么可能听一个村妇的话。
眼看着自己就要被丢出去了,崔阿婆也不敢再拿腔拿调,忙亮出王牌,“赛老板,我知道四方居生意火爆的原因了,您想听一听吗。”
这句话果然奏效,赛老板给了伙计一个眼神,崔阿婆就被放开了。
赛老板往椅子上一坐,举手投足间都是利落干练,她斜晲了崔阿婆一眼,不紧不慢地说,“说吧,你都知道什么,若是敢狂骗我,你可就走不出这云梦阁了。”
她声音极低,语气也温柔,可听起来总让人觉得心头发毛,崔阿婆吓坏了,可如今骑虎难下,她只有孤注一掷了。她声音颤抖地提出了要求,“我可以告诉你,但是解决危机之后,你要给我一百两银子。”
赛老板轻笑一声,“胃口倒是不小,我倒要瞧瞧你这个邋遢的妇人值不值得一百两银子。”
观察了赛老板这反应,崔阿婆就知道自己赌对了,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赛老板,大家都爱去四方居,是因为他家的肉口感比别家好。”
听了崔阿婆的话,原本斜倚着椅子的赛老板突然直起了身子,大发雷霆,“这是全清溪镇都知道的消息,你就想用这个方法诓我一百两,你当真以为我云梦阁已经落魄到谁都能来踩两脚了吗,来人,给我打死这个骗子。”
“同样是鸡,同一个品种,凭什么他家的肉就好吃,还有那人人都嫌弃的兔子,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大家趋之若鹜的佳肴,赛老板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吗?”
差点要挨打,崔阿婆只得歇斯底里地喊出这几句话。
她说这些,赛老板不是没想过,她甚至还派人去暗中查探了一番,给四方居提供兔子和肉的那家人到底用什么养兔子的,可他们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她甚至想过出高价给那个叫青璃的村姑,让她也给自己家供货,可是那个不识好歹的女人,说她已经跟四方居签了契约,未来几年里,她的兔子和鸡只供给四方居,这可把赛老板气坏了,但她又不能强买强卖,只能憋了一肚子气回家。
崔阿婆的话让她忍不住又去思考这个问题,她暗自想道,难道这肉里面果然有猫腻,可我的人什么也没查到啊?
她抬头看着崔阿婆,“这么说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出在青璃他们家身上啊,她们家的玄乎事情可不止这一桩,怎么看都觉得她们有问题。”崔阿婆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青璃他们家下手。
赛老板轻蔑地笑了,“说了半天,你还是什么也不知道,你个臭老太婆,拿我当猴耍呢。”她虽是笑着的,可脸上的不耐烦已经溢于言表。她抬起一只脚,搭在崔阿婆面前的椅子上,杀气逼人,崔阿婆吓得腿软,终于不再卖关子,把自己的最新发现说了出来,“是水,是水的问题。”
“你要想和我做买卖就拿出态度来,把你知道的说出来,我可没什么耐心。”赛老板虽是女流之辈,可她能在这个必须仰望男人鼻息生活的时代做出一番事业,可见她绝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崔阿婆不敢再卖关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青璃家的鸡和兔子的吃食与别人家的毫无二致,但我发现他们从来都不出去担水,家里的用水都是靠院子里的温泉水,动物们的饮用水也是温泉水,可照理温泉水并不适合饮用。”
“你是说那些动物好吃,都是水的缘故?”赛老板竟然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他们什么都查了,唯独忘了喝水的问题,难道真的是那水的问题。
不管是不是,赛老板都不会坐视不理,她的人生信条是,对于敌人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既然唐青璃不肯把鸡和兔子卖给自己,那就把她的温泉拿下,她有的是钱。
“赛老板,钱你是不是可以给我了?”看着赛老板若有所思的样子,崔阿婆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成功激起了云梦阁和四方居的矛盾,让他们把矛头都指向青璃,赛老板不是善罢甘休的人,青璃的好日子到头了,她得了一百两,还愁女儿嫁不出去。
“哈哈哈,就说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还有脸问我要钱,不知死活的老太婆,打秋风都打到老娘头上来了,识相的赶紧滚。”赛老板横眉怒目,需要的信息已经到手,她才不稀罕跟这样粗鄙的老太婆打交道,没得降低自己的身份。
“塞老板,我可是给你提供了别人都没注意到的信息,而且你身份尊贵,有些事不方便出面,我一个乡下老太婆什么事做不出来。”守寡多年的崔阿婆,最是知道,人要有用处才不会被弃之如敝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