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初听后险些身子不稳,一把抓住了扶手才不至于倒下,在漼氏开口的那一刻。
她的四肢软绵绵,耳朵也是嗡嗡的。
良久,逐渐恢复正常,语气尽可能地平稳;“还说什么了?”
漼氏一咬牙索性全都说了:“他还说一年后西关有战事,会有雪灾,让云王府备足了炭火和棉袄御寒。”
锦初微愣。
“早在两年前祁予安就亲自来过西关,见过了王爷,那时王爷对他嗤之以鼻,但此人接连说了好几件事,说服了王爷。”漼氏也是现在才想起来有这么件事。
她侧过头看向了灰蒙蒙的天气:“西关的天一向如此,未必能有大灾,纯属巧合罢了。”
云王爷信了,可漼氏没把这事儿放在心里,压根就没有多准备粮食,衣裳,和炭火。
云王府什么没有?
足足两年不出户也吃不完,用不完。
“他还说西关会有一群流民来,身上带着病毒,会传染,到时候会死很多人,简直无稽之谈!”
锦初的脸色再次泛白:“他可曾说什么时候开始?”
漼氏看着锦初脸色变了,被吓了一跳:“你,你这是信了?太子妃,这么糊弄人的话,信不得啊,翻过了年初一就要出事。”
初一,离年末还有两个月。
锦初想想一定要尽快将此事告知殿下,早早做些准备。
“那赵甄呢?”她冷静下来,继续追问。
漼氏眼神虚闪。
“漼浩犯的罪不小,他要是出了什么事,漼氏一族必定恼上了云王府,如今云王府就靠着漼氏一族支撑呢,漼夫人可要想好了权衡利弊。”锦初幽幽开口。
“太子妃。”漼氏急了,道:“赵甄送来了一份藏宝图,和安郡王约定,促成安郡王成事后,让安郡王许以正妻之位,王爷只是个见证人。”
这话锦初半信半疑,赵甄怎么会有藏宝图呢?
而且那个时候赵甄又怎么确定姬琛未来会上位,不惜千里迢迢来找他?
还有,赵甄的藏宝图是从哪弄来的?
锦初百思不得其解,又听漼氏道:“我听说是因为赵甄捡到了一个册子,上面写着一些事,包括藏宝图,赵甄来府上待了三日,从不许外人靠近身边,就连沐浴也是册子不离手。”
册子两个字提醒了锦初,萧相被废黜临死之前也交给了北梁帝一本册子,莫非殿下是背后主使者?
可殿下为何要这么做呢?
“太子妃,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您可千万不要忘了在殿下面前美言几句。”漼氏道。
锦初点头:“殿下来了,我会劝说几句,至于听不听那就是殿下自己的事了。”
“多谢太子妃。”漼氏连连道谢,更不敢多耽搁,起身就要走,走之前还不忘提了一嘴:“太子妃,还有一事,安郡王已经怀疑您腹中子嗣会在六个月之后生产。”
锦初眉毛几乎都要拧到一块了。
漼氏悻悻退下了。
人走后锦初不淡定了,飞雁劝道:“安郡王应该是怀疑您月份不对,故意提前放出的消息。”
锦初摸了摸小腹,对外她现在才两个月左右,可实际上已经三个多月了再有六个月可不就是生产的日子?
她现在最后悔的事莫过于当初姬琛入京时,没有将人弄死,留在眼前,祸害无穷!
“去请殿下。”锦初道。
她要尽快和姬承庭商议,大雪,天灾,还有人祸。
等了大半天飞霜回来了:“奴婢见着殿下了,殿下知道您今日见了漼夫人,只让奴婢给您传话,不必着急,耐心等待。”
她不禁皱起眉头,飞霜劝道:“殿下向来足智多谋,一定是早有准备,否则也不会来西关的,太子妃,您先养好身子。”
锦初深吸口气逼着自己冷静下来,对着几个贴身大丫鬟吩咐:“都开始收拾吧。”
“是。”
汀兰苑整整收拾了两日。
第三天清晨临嬷嬷早早就探过脑袋看过来:“太子妃,老奴已经收拾妥当了,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看着临嬷嬷一副着急模样,锦初指了指身后的几个大箱子:“都准备妥当了,就等殿下那边了。”
临嬷嬷又看了眼空落落的四周,果然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她脸上不自觉挂起笑:“还是京城水土养人,来了西关这些日子,浑身酸痛,太子妃回了京城也能好好养胎。”
养胎两个字,被临嬷嬷重点咬紧了说。
锦初佯装没听懂,也懒得理会,临嬷嬷仍自顾自地说:“太子妃这一胎若能一举得男,那就是殿下的嫡长子,将来您的地位就稳固了,谁也不敢越过您,更不会提及从前的身份。”
“啪!”
锦初将茶杯重重搁在了桌子上,打断了临嬷嬷的话。
临嬷嬷脸色讪讪,触及锦初不悦的脸色,不敢再开口,默默退了下去,出门时遇见了林韵昭,身后还跟着两个嬷嬷。
林韵昭是知晓临嬷嬷底细的,皮笑肉不笑的说:“好几日不见临嬷嬷了,近来可好?”
“劳侧妃记挂,一切都好。”临嬷嬷道,目光一转视线落在了另外两个嬷嬷身上,其中一个叫谭嬷嬷,她曾在慈和宫见过。
“谭嬷嬷怎么来了?”临嬷嬷诧异。
谭嬷嬷道:“我是奉命来照顾林侧妃这一胎的。”
另一个叫黄嬷嬷,同样来自慈和宫。
几人进门,临嬷嬷不放心又跟了进来。
林韵昭瞥了眼也没赶人,对着锦初行礼:“太子妃,这位是谭嬷嬷,黄嬷嬷,极有经验,您瞧瞧哪一位顺眼?”
两个嬷嬷是林太后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送一个到锦初身边留着,林韵昭特意送来给锦初先挑。
“林侧妃,太子妃身边还有老奴呢,就不劳烦两位嬷嬷了。”临嬷嬷抢先一步开口。
林韵昭当即冷了小脸:“这是太后的一番心意,嬷嬷这是在质疑太后?”
临嬷嬷忙道不敢,嘴里却说:“老奴伺候过先皇后,也养过一阵子太子殿下,论经验,老奴不属于两位嬷嬷,而且老奴在太子妃面前待得久了,太子妃也习惯老奴了。”
临嬷嬷立即朝着锦初看去,她心知肚明锦初对慈和宫两个嬷嬷必定排斥,若要二选一,那肯定是自己胜算更大。
锦初频频蹙眉:“我院子里的人足够了,多谢侧妃好意,这两个嬷嬷都带回去吧。”
林韵昭惊讶:“太子妃,这可是太后赏赐的,长者赐不可辞。”
她不明白锦初为何会拒绝,难道太后还能害人?
“太子妃,现在不是任性妄为的时候,姑祖母绝对是为了咱们着想。”林韵昭来到锦初面前,低声劝说。
锦初长眉挑起,语气隐有几分不耐:“林侧妃莫要僭越坏了规矩,这两人你都带回去吧。”
可林韵昭还不肯死心,继续劝说:“谭嬷嬷手艺好,会做很多小吃,黄嬷嬷体贴细心,做事稳妥,留在身边也不过是多双筷子的事,你又何必招惹太后不痛快呢?”
“太子妃是不是不放心老奴?”
“还是太子妃质疑太后娘娘的动机?”
两位嬷嬷同时开口,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锦初,眼中没有丝毫的恭敬,反而有种高高在上的傲气。
锦初直接冷了小脸,目光紧盯着林韵昭,犀利的眼神看得林韵昭有些不自在:“林侧妃,临嬷嬷会伺候人,不如将临嬷嬷赠给你照顾孩子吧?”
林韵昭急了:“不行!”
“怎么不行,临嬷嬷可是伺候过先皇后的,难道林侧妃担心临嬷嬷会害你的孩子?”锦初质问。
林韵昭不敢再说了,临嬷嬷是皇帝的人,她怎么敢让皇帝的人留在身边?
“我身边已经有了太后赐的嬷嬷了……”
“多一个人多个照顾,而且临嬷嬷是东宫的人,早就熟悉你了,她留下,殿下也安心!”锦初立即对着临嬷嬷说:“有劳嬷嬷收拾行李去照顾林侧妃,等林侧妃生下孩子之后再回一并回京。”
临嬷嬷张张嘴心里是一百个不乐意。
林韵昭慌了,赶紧摆手:“多谢太子妃好意,君子不夺人多好,就让谭嬷嬷和黄嬷嬷一并照顾我,临嬷嬷还是伺候您吧。”
生怕锦初再多说,林韵昭慌忙带着两个嬷嬷灰溜溜离开了。
这头临嬷嬷也松了口气,转而看向了锦初:“太子妃留下老奴就对了,太后与您一向不睦,突然送来两个嬷嬷,万一存了什么歪心思,到时候还不是林家占了便宜。”
“出去!”锦初呵斥。
临嬷嬷惊了下,看着锦初铁青的小脸,识趣退下。
……
爱莲苑
林韵昭领着两个嬷嬷又折回了,谭嬷嬷道:“侧妃为何不顺着太子妃的心意来,太后可是交代了,定要留下一个在太子妃身边,若是太子妃平平安安诞下子嗣,与您不利。”
“而且您到现在都没有探出来太子妃这一胎的是男是女,等月份大了,就棘手了。”黄嬷嬷也紧跟其后的说。
林韵昭眼皮子跳了跳,自从她这一胎诊断出是男胎后,有些心思就变了。
“一旦太子妃生下嫡长子,您这一胎可就不吃香了。”
“是啊,物以稀为贵,老奴可是听说您怀上子嗣后,殿下就来过一次,这怎么行呢?”
“有了孩子,见面三分情,太子妃没了孩子,殿下最多怜惜一两年就抛之脑后了。”
两个嬷嬷轮番劝说。
林韵昭揉了揉眉心:“容我再想想法子,这事儿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