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林大军近在咫尺,又有一番威逼利诱,终是叫各族降了。

然各族虽降,却有三处紧要之处,尚未解决。

其一,各族因大军威逼而降,心中必有不满,若大军离去,恐反复矣。

其二,各族语言不通,即便抽青壮入赵林麾下,也只能令本族之人统领本族士卒,然各族未曾心服,长此以往,必生祸乱。

其三,庞义已送来粮草分与诸部,若不见诸部发兵,必来质问,待得知赵林迫降诸部,恐引兵来攻。

此三处紧要,若要解决,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若能使刘备派遣得力之人前来统计各族百姓,登记造册,搬迁至汉人郡县,善待其民,如此潜移默化,必能使其诚心归汉。

然而刘备尚在夷陵,此地道路难行,一来一回,恐耗费两月之久,而大军又不可轻离,如之奈何?

幸有陆逊在此,进言曰:“不若先请元直先生来此安抚诸部,元直先生与五溪蛮数族交好,或有良策。”

赵林闻言,回忆起上半年徐庶在荆南与武陵蛮交厚之事,遂从善如流,遣亲卫持亲笔信去请徐元直。

如此,一难已解。

至于二难,陆逊虽无妙计,却也言语提醒了赵林。

陆逊曾言:“既然忧虑统兵之人生乱,何不遣亲信行监军事?”

此计虽不妥,却令赵林想到另外一个办法。

此难在于本族之人统领本族之兵,若生反叛,则一部皆反。

然若将青壮拆散,融入汉人军中,虽有语言不通,却先叫蛮人学会战阵列队之法,再教授闻鼓而进,鸣金而退等常例,辅以伍长、什长言传身教,少则月余,多则数月,亦能令行禁止。

这也是赵林这两月间居于河口瑶族寨中,能学会一些日常瑶族语言的经验之谈。

如此,二难亦解。

至于三难,却是最容易解决的。

河口瑶族地势险要,不通时政,赵林大军虽围困此地,然外人却不得而知。

只要将大军隐藏起来,赚庞义亲来,而杀之,或招降此人,便可解决此难。

赵林与陆逊皆为智谋之士,如何赚得庞义亲来,已有定计。

如此,三难皆有解决之道。

赵林遂依计而行。

先亲笔书信一封,差人送去夷陵大营,请刘备派遣得力之人来河口,命赵贺携书信去请徐元直来此安抚众蛮。

再差人将此间种种禀告赵云,先退兵回交趾郡,通报士燮,边境祸患已解决,当速速交接州郡。

最后又命盘青派遣机灵的蛮人去请庞义前来河口,谎称欲倾全族之力,相助庞义攻汉中,赚其亲至。

如此安排妥当,赵林又清点诸部从军青壮数目。

合七族之力,共得青壮一万余。

赵林分了两千河口瑶族至沙摩柯麾下,委任蛮王为先锋大将,每日操练兵马,勤学汉语。

其余八千人,遴选身材高大之人充入破阵营,善射者充弓弩手,善刀盾者充入中军。

又将剩余三千余人送去赵云军中。

如此,赵林原本拥兵三千五百,先得龙胜各族一千五百余蛮兵,又得巴马瑶族三千人马,于河口之地得七千各族青壮。

经过拆分散于军中,赵林虽兵力大涨,然则战斗力暂时却是大减。

最终统计,赵林本部兵马合计一万两千余人。

其中骑军一营八百余,刀盾兵两营两千余,长兵士卒两营两千余,破阵营两千余,弓弩手三营三千余,斥候营一千,督战队五百,鼓手、旗手、工匠各二百,军医百余。

赵林亲卫亦扩充至百余人。

兵力大增,兵甲不备,是以屯住河口之时,只管操练兵马,仍以原来汉军精锐着甲,新进蛮兵留待日后回军江陵,自有兵甲装备。

时光荏苒,月余已逝。

徐元直接到赵林书信后,先将郡县人事安排妥当,便星夜赶来。

跟随徐元直身侧的亦有武陵蛮人,河口诸部闻武陵蛮人介绍徐元直乃族中亲厚友人,心中戒备稍减。

徐元直先是与各族族长亲自会面,言辞温和,态度恳切,详述刘备仁德宽厚,又提及少年任侠的往事,以及与武陵蛮的诸多趣事。

待交情渐浓,又言及归汉之后各族可得多少好处,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渐让各族信服。

而赵林操练兵马月余,亦有所获。

起初蛮兵比汉卒人多,时常发生争斗,然赵林麾下士卒皆为职业战兵,武艺非蛮兵青壮可比。

男人之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在赵林举办了几次军中比武之后,一众蛮兵皆服汉卒战力,遂再无争斗发生。

如此,每日上午操练战阵,下午便叫汉卒教授蛮兵军中规矩、号令,月余之后,一众蛮兵皆已粗通军中常用汉语,队列及战法亦有所得。

再说盘青遣人去说庞义,那机灵之人数日前回返,禀报庞义不日便会亲来河口,与诸部族长商讨大事。

赵林得信,便命谢旌领斥候三百余骑,往来打探,若见得庞义前来,速速来报。

又将大军屯于山寨之后,隐于林中。

只命沙摩柯率五千蛮兵驻扎在寨中。

如此又过旬月,未曾发现庞义踪迹,刘备派遣的得力之人却先到了河口。

赵林得报,亲出寨门迎接。

远远瞧见一队人马约莫三五百人,沿着山路而上。

及来者行至寨门前,赵林已见到队伍中有许多生面孔,但也有一二面熟之人。

遂上前几步,拱手一礼,迎道:“孝起先生、巨达先生,未曾想主公竟将二位先生派来河口,林未曾远迎,万望恕罪。”

当先两位文士,正是与赵林见过几面的陈震陈孝起,向朗向巨达。

陈震为今年初刘备自领荆州牧时,听闻其才华,遂征辟为从事。

向朗则是司马徽弟子,曾被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刘表病故,曹操南下,向朗便随刘备去了江夏。

二人虽年长赵林不少,却也知赵林乃刘备爱将、女婿,遂急忙下马,与赵林见礼叙话。

三人客套一番,赵林见一武官滚鞍下马,立于不远处,便抬手招呼过来,拱了拱手,言道:“仲邈兄,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那武官正是奉刘备之命,护送官吏前来河口的霍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