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驻印军在蓝姆迦整训的同时,滇西、缅北的远征军也在展开整训,部队接收了大量美式武器和装备。美国军事顾问团派遣了大量的教官和技术人员,负责训练中国官兵掌握和使用这些新式装备,以及传授现代战术。与驻印军相比缅北、滇西远征军后勤补给方面就要差了不少,但与国内的其他部队相比又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缅北、滇西远征军主要包括:第11集团军、第20集团军为主干,辅以直属部队及预备队。第11集团军司令宋希濂,部队包括第2军、第6军、第76军,第200师从第5军调出,成为第11集团军直属师。第20集团军军长霍揆漳,部队包括第53、54军。滇西远征军总预备队是第8军军长何绍周。

缅北、滇西远征军总兵力20万人,通过系统的训练、美援装备的引入和现代化的军事训练的理念,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反攻力量,为最终配合盟军反攻缅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缅甸战役的主力第5军,新22师去了印度列多脱离了建制、第200师又暂时调离去了第11集团,第5军只剩下第96师,部队将从缅北调离去昆明,杜光亭将任昆明警备区司令。这是国府与史迪威妥协的结果,史迪威手中掌握着外援物资分配权,杜、史两人在缅甸共事时闹得很不愉快,国府为化解矛盾,只能将杜及第5军调离缅北。

第74军第58师廖龄奇部在缅北局势稳定后,部队扩编为二个师。以第173团、补充团为基础扩编的师保留了第58师番号,原58师副师长张灵甫任师长,在他的带领下离开了缅北,去江西与第74军其他部队会合,回归74军编制。以172团、174团为基础整训扩编为师后留在了缅北,脱离了74军建制,加入了滇西远征军第11集团军,成为直属师。第58师师长廖龄奇与74军军长王耀武长期不和,在老领导俞济时的撮合下,廖龄奇加入了宋希濂部,俞、宋两人同为黄埔一期生。172团团长王伯雄、174团团长邓竹修也留了下来。

8月底中、美、英三国协商的中印公路建设也提上了日程,线路的勘测和设计正在进行。工程技术员利用了历史上存在的、极其原始的部落通道和骡马小道的“大致走向”作为勘探和设计的初步参考。

目前缅甸正处在雨季,中印公路工程开工要等到雨季结束之后,缅甸的雨季5一10月,北部地区可能提前至4月下旬或延后至11月初。

美军在列多利用这段时间做修路的准备,美军第45工兵团和823工兵营将是最核心的施工力量。他们还指挥着大量附属的工兵特种兵营(如筑路、架桥、浮桥、铁道等专业营),有着先进的工程机械(推土机、压路机、起重机等)。中国驻印军工兵第10团和第12团也将加入施工,成为修巩中印公路的骨干力量。

美军还在大量招募印度阿萨姆邦、尼泊尔廓尔喀劳工以及缅甸克钦等地的劳工。他们主要从事最基础的土方挖掘、碎石搬运、材料装卸等繁重体力劳动。

中印公路准备从列多和密支那两头开工建设,缩短公路建设周期。缅北远征军在密支那也在做修路的准备工作,准备调集工兵部队,大量招募滇西、滇南百姓、缅北华侨、少数民族的劳工,密支那这边因为缺乏工程机械,修筑公路多以人力为主。

戴海欧在棠吉俘虏的缅甸独立军重要人物波莫也回到了缅北,协助远征军稳住缅北缅族反抗势力。波莫在缅甸战役结束后被送去了重庆,国府私下表示可以支持他在缅北发展势力,赶走日本人后支持缅甸独立,但前提是不能与远征军为敌。波莫考虑到当前战事不明朗,缅甸独立军需要在同盟国与轴心国两边下注,才能保证战后的利益。他答应了国府的要求,同意回缅北协助远征军,也同意了和缅甸独立军昂山取得联系,化解缅甸独立军与远征军的矛盾。

除了准备修路外,滇西、缅北远征军还在积极备战。可以预想到雨季结束之后,中印公路的修建必将引起日军的疯狂进攻。日军千辛万苦截断了滇缅公路这条国际援助通道,他们绝对不会允许中印公路开通,让中国重新打通国际援助通道。

目前中印公路建设还处干保密状态,不考虑情报泄密的因素,只要中印公路一开建,日军一定能侦知,接下来的肯定是日军狂风暴雨般的进攻,因此远征军要提前在中印公路设计线路做好防卫工事,滇西、缅北远征军最低限度需要确保密支那、孟拱、八莫、腊戍的安全,才能保证中印公路的施工安全。在雨季结束前远征军还要调空军过来,取得缅北制空权,才能彻底保证中印公路的正常建设。

中印公路设计起点是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列多,在印度境内60公里。公路从雷多向东进入缅甸,穿越缅北山区,途经胡康河谷、勐拱河谷,抵达缅北重镇密支那。然后公路分为南、北线。

北线:密支那→跨越伊洛瓦底江→进入中国云南猴桥口岸→经腾冲→龙陵→连接滇缅公路(原昆明—畹町段)。

南线:密支那→向南经八莫→南坎→进入中国畹町口岸→直接衔接滇缅公路。终点:中国昆明。南北两线最终均汇入滇缅公路抵达昆明。缅甸境内段约1000公里,中国境内段约670公里。

工程技术、勘测人员,防卫工程建设部队提前在雨季进入了缅北丛林。他们才见识到了雨季下的缅北丛林比预想的还要可怕。特别是缅北胡康河谷与野人山,覆盖全球最密集的热带雨林。瘴气弥漫、毒虫遍布(毒蛇、疟蚊、蚂蟥)、野兽成群。横断山脉南延段岩层破碎如饼干,暴雨触发滑坡,泥石流频发,一场暴雨就可使河谷秒变激流,处处都吞噬人命的陷井,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人的力量变得那么渺小。

缅北热带雨林环境很险恶,但为了尽早修建好中印公路这条生命线。中、美两军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付出大量的人员伤亡后,终于在雨季结束之前斟定了中印公路的线路。在公路设计线上,在地形险要处建好了防卫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