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执政之前,当朱厚照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建议弘治皇帝,将那些不听话的大臣都杀了,他们若想辞职,那就让他们辞职,朝廷又不是没有人在。
可等他执政之后,他才知道人才多么难能可贵,杨廷和上台后,朱厚照把国家大小事全部交给他了,他知道杨廷和的能力,在治国上,杨廷和从来都不用朱厚照操心,将所有事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所以此时杨廷和要辞职,他才断然拒绝。
但同时他也不想就此杀了谷大用,毕竟谷大用还能给自己敛财,还能给自己弄来许多好玩的东西。
今日朝会就这样不欢而散,朱厚照以为这样的情况会维持住,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内阁那边就给朱厚照上了一封奏疏,杨廷和因病请假了,此时已经离开京师,回四川老家了。
谁会想到杨廷和会如此干脆?朝廷缺少人才吗?不缺少,多少有才之人全部被压在底层历练,好让他们知晓升迁的辛苦,谁能不在乎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力和地位?谁一路走来不是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如此难以得到的位置,杨廷和居然丝毫不留恋,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朱厚照看到内阁的奏本,气咻咻的将奏本扔出去,怒道:“他以为大明离开他就转不了?”
“他以为他是是谁?他不是想辞职吗?那就不要干了!”
朱厚照在乾清宫大发雷霆。
小太监小心翼翼走来,对朱厚照道:“太子殿下,靳阁老求见。”
“嗯,让他进来。”
没多时,靳贵抵达大殿,找到朱厚照,道:“太子殿下,今年的经费需要您批一下。”
“还有六日出海仪式要开,原定阁老出面安抚出海的军士,此时杨阁老不在,臣请殿下指派一人。”
“出海的路线也需您在核实一下。”
“还有面对灾难、攻击等如何应对,臣做好了对策,也请殿下批示。”
朱厚照看了一会儿,便不耐烦的道:“这些事从来都是你们内阁拿好了章程然后送过来给孤,现在你们却要让孤去给你们拿主意?”
靳贵拱手道:“启奏殿下,杨阁老不在内阁,这些事本都需要他处理,我们无权处理,只能拿给殿下亲自批阅。”
朱厚照一脸无奈,只能耐着性子将靳贵送来的奏本看完,然后当场一个个给批了。
“殿下,当让谁出席出海仪式?”
朱厚照道:“让梁阁老过去吧。”
“遵旨。”
靳贵港离开没多时,吏部尚书又来求见朱厚照,今年全国各地的官吏升迁考核名单全部送到了吏部,吏部已经批好,请朱厚照再次批阅。
朱厚照愈加不耐烦:“两京十三省那么多人名单,你让孤一个个给你批了?都批了孤今天还要不要做其他的事了?”
“去找内阁。”
吏部尚书无奈开口道:“启奏太子殿下,杨阁老不在,内阁无人能批啊。”
“你!”
朱厚照无奈,只能捏着鼻子全部批‘可’,也不管里面有些官吏资质对不对,更不清楚会不会有人在其中取得利益。
到傍晚时分,翰林院几名学士上奏,请求处置谷大用。
朱厚照心烦意乱的驳回,然后这群翰林院学士竟也直接称病不办公了。
六部衙署内,所有官吏的办公积极性都大打折扣。
好一些人找到六部尚书请求辞职,不过却被他们按住了。
几名翰林院学士称病不办公已是极限,不能在出现更多的人替杨廷和站台,这也是杨廷和临行前交代过他们的。
若是站出来的人越多,那杨廷和就越危险,到最后真要让皇帝和太子感知到杨廷和的影响力比他们还要大,那杨廷和就真没机会再折返回内阁了。
现在这些情况已经足够了,让太子知晓内阁离开杨廷和后的运转困难已经足够了。
……
二月初十这天,京杭运河京师段,以梁储和蔚王为首的官吏抵达这里,亲自给太监李荣等人送行。
朱厚炜并未做太多的交代,这一场下西洋,朝廷的队伍走不了太远,也无法从海外得到其他东西,朱厚炜只是叮嘱李荣,若是发现国内没有的植被果子之类的给带回来。
其余的则再无交代。
浩浩荡荡的船队从京杭运河京师段出发,直奔浙江,然后抵达福建,船只队伍将从福建港口出发,朝南海活动。
乾清宫。
弘治皇帝背着手找到朱厚照,父子二人正在谈心。
弘治皇帝知道朱厚照压力很大,于是开口道:“从明日开始,你莫要来此了,好好放松一些日子。”
朱厚照愣了一下,激动的道:“父皇,你要收回监国啦?”
弘治皇帝点点头,“父皇看你成日愁眉不展,便知晓你最近压力很大,好好放松吧,余下的事交给朕。”
“好!好啊!”朱厚照从未有过如此的激动,也不等弘治皇帝再说什么,立刻离开了乾清宫,直接朝万岁山跑去狩猎了。
谷大用和钱宁笑呵呵的跟着朱厚照来到万岁山。
朱厚照笑着道:“告诉你们个好消息,从今日开始,我父皇要重新执政了。”
听到这则消息,刚才还眉开眼笑的钱宁和谷大用,脸色顿时一变。
皇上要重新执政了。
两人心里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朱厚照笑道:“你们放心好啦,有我在,你们不会出事。”
“多谢太子殿下。”
……
弘治二十六年,二月十一,奉天殿大朝会。
当弘治皇帝身穿龙袍出现在奉天殿的时候,百官惊愕不已,早就习惯了太子执政,陡然看到皇上归来,他们一时间竟有些没反应过来。
然后百官在齐齐开口,躬身拜谒:“微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弘治皇帝淡淡扫视了众人,平静的道:“诸卿可有政务启奏?”
都察院几名御史立刻开始出列弹劾谷大用。
弘治皇帝淡淡的问道:“你们弹劾谷大用,可有证据?”
几名御史道:“地方太监贪墨,早就被地方三司抓住,他们交代了很多谷大用的欺上媚下的证据,全部确凿,请陛下过目。”
弘治皇帝挥挥手,道:“既然证据确凿,朕就不看了,去召谷大用来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