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 第229章 太子:又是姓谢的秀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章 太子:又是姓谢的秀才?

赵奕这下是彻底不会了。

牛羊村村有不说,家禽免费给!麦麸糠皮免费给,这些足够让他惊讶到难以消化的消息,后面竟然跟着更大的惊喜,这老汉竟然说,如此惠及百姓的举措,竟然是整个西北都在进行。

大宴赋税大头交给朝廷。

只留下一小部分维系府衙正常开支。

一个州府级别的府衙能有多少流通银子,他心里再清楚不过。

要是记得没错,云州的知府好像是姓谭。

是廖吉昌一手提拔上来的,每三年政绩也都是评优。

老汉口中的缺心眼书生,赵奕怎么留意,他好奇问道:“官府给你们这样免费发牲畜,还有便宜的猪牛羊,这钱从哪儿来?你们云州官府总不能知府贴钱吧?”

“贴啥钱?”

老汉立刻维护:“俺们云州的谭大人,乃是天底下最好的青天大老爷!他日子都够清苦了,还叫他贴钱,这俺们哪里舍得?”

普通百姓如此维护一方官员。

这简直问所未闻。

赵奕诧异:“……那?”

“哎呦后生,一看你就是外地的,不知道怎们西北本地的官有多好!”老汉道:“咱们西北的官为了俺们百姓可是操了老了心了,你光看这些牛羊牲畜便宜卖给我们,喂养牲口的口粮,其实就是给咱们过不下去的百姓吃的!”

“生怕俺们饿死喽!”

“哎呦,前两年旱灾那会那人死的,没有数了都!”

“没有数?”赵奕拧眉,目光带上怒意,“朝廷难道没下发赈灾粮吗?”

“赈灾粮?”老汉轻蔑一笑,回想起旱灾那几年,他嘲讽道:“俺们是大前年开始旱的,朝廷的粮食啥时候来的?去年上半年来的!死人骨头都烂没了,孩子死了他来奶了!赶趟吗?”

“再说,西北大旱,朝廷下来的赈灾粮才多少?”

“你可别告诉我不知道,小孩都清楚,就是上头拨下来一头蒜,左扒一层右扒一层到了咱们老百姓嘴里,连汤都喝不着!”

“这还是咱们廖大人和谭大人英明,提前开了粮库,才叫咱们百姓没饿死那么多!”

赵奕一噎。

被老汉怼的哑口无言。

同时心里更是愤怒,户部这帮蛀虫,贪墨也不分个时候,连老百姓的骨髓都要吸食。

赵奕又绕回来,“那这牲口银钱从哪来,您还没说呢!”

“你问这个,这可有话说了!”

老汉眉宇之间仿佛过了年一样的高兴,“要不怎么说,读书人都聪明呢,这蓄养牲畜还是那个缺心眼的文曲星发明的呢,起先只是在宿川那片搞来着,是咱们云州的谭大人,见这法子对咱们老百姓有利,联合几个世家搞起来的!”

赵奕从老汉口中得知。

牲畜蓄养计划自宿川兴起。

一极其低廉的价格卖给百姓牛羊,鸡鸭鹅狗等更是几乎不要钱,而且按照牲畜大小给百姓免费发放糠皮麦麸,这等人也能吃的牲畜口粮,牲畜说是买,其实更像是一种合作。

每个百姓不论是领养免费给的鸡崽,还是要钱的牛羊,都是签订的半年契约。

半年期限一到,世家和商行便会以市场八成的价格收购回来。

这样既免去了蓄养的繁琐,收购一方也能借此获利。

并且,官府还勒令世家和商行组织了兽医,兽药一旦发现,牲畜瘟疫,便会立刻上门,兽药当然也是不要钱的。

而且如此大的家禽牲畜,并非没有销量,这些活物到了斤两都会由榷场衙门统一统筹,转手高价卖给塞外的胡人。

赵奕听完之后。

久久不言。

高实在是太高了!

他当太子这么久,不论是监国、还是詹事府的东宫小朝廷,都从未听过如此高明,既能让百姓吃饱饭,又能让官府不贴钱,各方获利的法子。

“都说那个文曲星秀才是个缺心眼,哈哈……”老汉笑了几声,“这都是咱们老百姓背地里夸他来着,这样的缺心眼,尽给咱们老百姓办实事,在咱们老百姓心里他跟谭大人一样,都是好人,大大的好人呀!”

老汉几次三番提及缺心眼的秀才。

赵奕心道,你们村人夸人可真特殊。

“书生还是缺心眼?”

老汉见这年轻人,一副被雷劈了似得表情。

沾沾自得地给赵奕已经在蹦迪地精神上,又重重来了一下,“我跟你说啊,你可别看这秀才缺心眼,我听人说,他还是什么、什么百年难得一遇的文曲星,还是什么、什么大小的三元哩!”

“连再往北边的瘟疫都这缺心眼的孩子治的!”

瘟、瘟疫……

赵奕的脑子好似想起了什么。

但巨大的信息冲击下,那个记忆里简短出现过的名字忽然又跑远了。

老汉见年轻人呆愣愣地跟傻了一样,好奇看了他两眼,“那啥,跟你说了这老半天,你到底是不是买粮食的?”

“……嗯?”

“买粮?”

老汉皱眉,“你不是买粮食的?不是你耽误我半天干啥!”

就在这时,田埂那头见太子迟迟不回来的几人冲忙跑过来。

黄直半扇身子肥肉乱颤,在距离太子几步远的距离,一见尊贵的太子殿下衣袍下的手,竟然在掐自己的大腿!心头警报顷刻拉响,一边跑一边指着老汉咒骂,“个老不死的东西,跟我家爷说什么了!”

“活腻了你!”

黄直老母鸡似得阵仗给老汉吓了一跳。

连一边的牛犊都吓跑了。

老汉本来就是看年轻人是粮商人,乐意多跟他说两句,这下可好,一个傻子问了老半天,耽误干活不买粮食不说,又蹦出来个不男不女的二椅子,指着他就骂。

一看后面还跟着好几个人。

虽然怕惹麻烦,老汉仍旧回嘴地道:“是他拉着我说个没完,你骂谁你?”

“俺还没说你家少爷耽误俺干活呢?”

“死二椅子!假娘们!”

“脑子有毛病你们!”

“嗨!你这个老不死的东西,你骂谁呢你!”

“谁先喷粪骂谁!”

老头一见不好,撵着小牛犊撒腿就跑。

太子要是出了差错,他们这些人全家的脑袋都得掉,葛兆阳连忙朝太子拱手道:“殿下赎罪,是我等保护不周!”

赵奕这才回魂,不过也才回来一半,他道:“周臣工、葛臣工你们说,这天底下真有缺心眼能考中秀才的吗?”

葛兆阳:“……啊?”

周滔一贯严肃的脸上出现了裂痕。

老头刚才跟太子说什么了?

太子这是怎么了……

这样的疑问揣在他们的心里,直到进入云州城内都没有消散,太子非但不允许他们到官府的驿馆休息不说,到了客栈下榻之后,太子便丢下他们几人仅带了两个侍卫出去。

云州早已实行宵禁。

此时天色尚早,太子逛完了米粮店,对云州本地的粮价有些了解。

云州本地,底层百姓果腹的粗粮十分便宜,粟米才五文钱一斤,比京城还便宜,糠皮麦麸什么的更是遍地都是,用作米粮店招徕顾客的添头,他更在云州东城发现一处商行,东西便宜得简直让人咂舌。

一问之下,竟然又是出自哪个缺心眼的书生之手。

不过此时,赵奕已经想起这百姓口中称赞不断,缺心眼的文曲星是谁了。

走到府衙对面。

赵奕在茶摊上坐下,看着夕阳下有序忙碌的百姓,感叹道:“云州街道整洁,百姓吃饱穿暖,这是本宫出京以来一次感受到为何安居乐业。”

黄直哪有坐下的份,即便站在太子身后,也不妨碍他嫌弃茶摊的粗陋,他道:“这还不是陛下和殿下英明,西北的百姓都该感谢您和陛下才是!”

傍晚,茶摊上的人不多。

经营茶摊的是父子俩,年迈的老父亲烧水,三旬书生样子的儿子招待客人。

“客官您的茶。”

书生一瘸一拐地放下茶碗,眼睛却盯着府衙门前人群聚集处。

赵奕好奇地看了一眼,起先没觉得怎么样。

劣质的茶刚入口,他皱了一下眉,夕阳下瞧出了府衙大榜跟前,围着的竟然全都是书生打扮的人,他向茶摊书生问道:“老哥,他们这是做什么呢?”

茶摊书生的眼睛仍旧瞄着前方。

他道:“这是准备明年乡试的秀才,都在这摘抄临摹谢小三元的文章和丈量笔迹?”

“摘抄?”

“丈量笔迹?”

科举考试引用经典名句,乃是惯常操作,若是连名句都不会背,那几本跟文盲无异。

但笔迹什么意思?

赵奕自己钻研书法一道,都是用的临摹。

“笔迹?是模仿哪位姓谢的秀才的字?”

赵奕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