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弄春潮 > 第142章 血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有想到这场婚礼会如此收场,新郎官也不见踪影。

宾客抹着额上的细汗赶回了家,随后约束家中老小,近日是多事之秋,一定要安分守己,不许再出去胡闹,连玩耍都不允许。

就怕玩着玩着误入禁卫军杀人现场,一并被杀了那可就冤了!

毕竟大家都看见了,那名册可不薄,上百位官员啊,杀都要杀好几日。

还有些人则是为苏虞担忧,不知道她能不能活下来,同时又有些不敢说出口的愤懑,那些英雄的后人难道还要步他们后尘吗?!

今日的新郎官根本无心顾及宾客与新娘,他此时堵在沈府角门,看着隐星漠然道:“带他们跟我来。”

指的是她旁边的林卿时和杨念晚。

隐星却不动,何石着急得很:“你糊涂啊,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瞒着大人呢?!”

隐星攥紧了手道:“苏虞说了,此事与大人无关,让大人不必管,也不要掺和进来,恕属下不能从命。”

林卿时也抱拳道:“多谢沈大人,但此事我们自有打算,先告辞了。”

杨念晚惦记着苏虞安危,也忙着回去施行计划,她果断道:“告辞。”

三人毫不犹豫的出了门,沈清衍眸色沉沉地看着他们身影吩咐何石:“他们应该还有计划,派人暗中保护好他们,必要的时候帮一把。”

何石将隐月沐一派去帮忙,隐月见到隐星第一句话就叹息:“妹啊,你这回真是闷声干大事,胆大包天!”

隐星半点不心虚:“姐,我只是顺心而为,这回真的危险重重,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隐月歪头打量她,含笑一点其额头道:“也不知让你跟着苏虞是对是错。”

闻言隐星望着天边弦月,语气笃定:“当然是对的。”

同一轮弦月下,沈府书房行人匆匆,沈清衍不断下达命令,其属下不断进出书房汇报领命。

这时候侍女来报:“大人,该去新房了,公主还等着您呢。”

回应她的是沈清衍含着杀意的一个“滚”字。

侍女微微缩了缩脖子,快步回了主院向淑仪公主汇报此事。

于是淑仪公主自己揭下盖头,她在屋内走了一圈,惊讶地发现里面没有任何沈清衍的东西。

就像是根本没有打算住在这里一样。

淑仪公主缓缓在桌前坐下看着喜烛发愣。

从前就听闻沈太傅极宠爱苏虞,可成亲前她想着不过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女人,无伤大雅。

可今日喜堂上的这一出让淑仪公主意识到苏虞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很勇敢,很聪明,还很貌美,最重要的是,她先遇到了沈清衍。

这些都让淑仪公主心里不舒服,可她又讨厌不起苏虞来,甚至于她不可抑制的有些欣赏苏虞,同情苏虞,还担心其活不下来。

同样是从小就挣扎求生,苏虞还有这么复杂的身世,生母一家被生父参与杀害,背负了那么多人命,宁死也要为他们伸冤,淑仪公主真的恨不起来,即使自己的新婚夫君现在心心念念都是她。

喜烛只剩一半时淑仪公主才轻声道:“安置吧。”

他肯定不会来了。

此时监牢里身穿囚服的苏虞看着那小小的一方天窗缓缓闭上眼休息,虽然不知道事情结果如何,可她尽力了。

第二日的朝堂吵闹如菜市口,有人觉得吴进冤枉,有宗亲为永成王辩解,有人坚持彻查此事。

看着为永成王辩解的宗亲,皇帝意味不明的看过去:“若永成王真的贪了那么多银两至国库空虚,他拿那么多银两做什么呢?像燕王那样豢养私兵吗?!”

原本喋喋不休的宗亲霎时闭嘴,生怕沾上乱党名号。

这些反向火上浇油加重皇帝疑心的人是沈清衍安排,此刻他站在首位一言不发。

监牢里的苏虞通过天窗亮起又暗下数日子,十日过去了。

她不知道外面已经吵翻了天,此事已经在林卿时杨念晚隐星的推波助澜下激起民愤。

二十日后,随着时间过去此事没有淡下来,反而越演越热,甚至有百姓聚集堵住了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问结果如何,什么时候能放了苏虞?

连昭华郡主都去向皇后求情,请她帮忙说说苏虞好话,让皇帝放了苏虞,可却无功而返,只能跟在百姓身后同问,何时放了苏虞?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对视一眼,眼里皆是无奈,证据确凿,他们速度又快,当时贪污官员几乎都在沈府,事发突然贪官毫无准备,轻易就被拿下。

现在他们已经将调查结果呈给了皇帝,皇帝也派了赵凯去江南捉拿贪官污吏,可永成王和吴进那里,皇帝却迟迟没有下令,只让人圈禁着。

这次朝廷可以说是大换血,没有参与贪污的官员趁机提拔自己的人补上空缺,上朝的时候多了许多生面孔。

可这一切一切的源头就是永成王和吴进,这两人不死难以平民愤,皇帝在犹豫什么呢?

他们知道,皇帝在想怎么平衡权阀与寒门。

是的,从苏虞看到名册时就知道会有这一刻,因为上面贪污受贿的只有极少部分的寒门出身官员,绝大部分都是权阀世家官官相护。

寒门没有背景人脉,做不成这样大的事情还不露出任何蛛丝马迹,毕竟有上级和下级盯着,只有那些权阀出身的官员上官相护下官畏惧。

而这次朝廷大换血换上了很多寒门举人,可这样一来,皇上只怕寒门独大,世家势弱,无法相互制衡,这不是皇帝想看到的。

所有人都在观望皇帝的态度,可还不等他做出决定,三月十五那日,城中百姓已经集结在宫门口长跪不起,请求皇上斩奸佞,放苏虞!

彼时正是上朝时间,听到御林军禀报的皇帝眉头皱得死紧,恰好这时候从江南回来的赵凯请求觐见。

皇帝大手一挥:“宣。”

一身戎装的赵凯从朝臣中间走过,大臣皆侧目看去,只见他跪在前方道:“回皇上,江南百姓写下万字血书,求皇上斩奸佞,放了苏虞!”

朝上顿时一片哗然,众臣低声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