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国与大梁的边境线上。

随着摩擦的升级,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两方对骂了,而是直接动起了手来。

郑国大部分军力都受制于大秦,对大梁的防御也是有心无力。

而大梁又是有心算无心,因此几次冲突下来,郑国边疆守军不可避免的落了下风。

被迫丢了几座城镇。

退守到了一座名为凤口关的大型城市中建立防线。

这里是郑国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抵御大梁的关键之地,一座雄关横跨于此,隔绝了大梁继续进军的步伐。

但退守至此地,也就代表着郑国已经丢失了关外六座城镇了。

若是凤口关再一次的失守,那郑国这个本就不大的国家将无险可守。

大梁也能一路畅通,直达郑国王都。

而对于大梁来说,这也是一个关键口。

按照宋濂定下来的战略,只要大秦与郑国起冲突,他们便能乘机以最快的时间攻下凤口关这以关键点。

毕竟,郑国的那点军力,并不具备两线作战的实力。

来防他们大梁,那大秦怎么办?

郑国对大秦,可不像对大梁一样有一座凤口关挡着。

所以郑国必定会调用大量力量防御南部的大秦,而忽视凤口关这边。

只要他们能一举拿下凤口关,那郑国便入无人之境,可随意拿捏。

到时候郑国的主动权便在他们大梁手中。

同时也证明了他们大梁的实力。

那么与大秦谈判的本钱便有了。

接下来大秦是战还是和,就要看大秦的选择了。

如果大秦要打,那大梁便转头支持郑国,促进北方联盟重建,以此来针对大秦。

如果大秦不打,那两方握手结盟,一同瓜分了这北方诸国。

所以,在大梁的先头部队逼退郑国守军,夺下六座城市,看见凤口关的时候,便停止了进军。

并且,不断的派遣大军屯兵于此。

先前就被藏匿在大梁边境城镇的十几万大军开始源源不断的集结过来,虎视眈眈的盯着凤口关。

据他们的情报,凤口关内守军甚至不足一万。

十几万打一万,随随便便的事情。

他们只需要等待,等待着大军齐聚,等待着郑国与大秦起冲突的消息传来即可。

虽然宋濂已经启程回京复命了,但相关命令已经传达到了每一个将领的手中,即使宋濂不在,大军依旧在按照他的指令行动。

只是,聚集在凤口关外的大梁士兵们怎么也不会想到。

关内的守军已经默默更换了一批。

自郑国王都门口暴乱发生开始,仅仅三天的时间,局面便开始朝着不可预计的方向发展。

暴乱发生的第二天清晨,大秦空军降临郑国王都压制郑国王族,令其交出罪魁祸首。

而这个时间,宋濂也才刚刚接到暴动成功的消息,兴奋的派遣人潜入郑国接应。

殊不知,这个点,大梁的奸细已经成排的被绑着交给了大秦,连带着皇帝郑天瑞也被威胁,前往大秦请罪。

当天下午,宋濂收拾好行囊,交代完毕一切,才踏上回京的道路。

而同一时刻的另一边,郑天瑞以及大梁的奸细便已经被押送到长安请罪。

且,长安的命令紧跟着传出,位于常州军事演习基地的秦翦等人接令,同时,大秦空军已经转遍了半个大梁。

布防图等都已经送到秦翦和秦启的桌面上。

对于这时候的大梁人来说,还有许多人在惊叹天空之上出现了巨大的未知生物缓缓飞过,有人还以为是神明现世,百姓们当街跪拜不已,大梁王室甚至都不知晓此事。

暴乱发生后的第三天清晨,宋濂还赶着马车,摇摇晃晃的朝着大梁王都而去,起码还有一天一夜的路程。

但同一时间的常州军事演习基地内,大秦国防军北部第一兵团已经完成休整,大军开拔,堂堂正正的跨过郑国领土。

郑国连一点反抗的意思都没有,便直接跪了,任由大秦肆意妄为,而大梁还依旧被蒙在鼓里。

大秦空军五个编队也已经到齐了三个,都进入了大梁的领空待命,

另外还有两个空军编队也已经在昨夜便从秦州飞艇制造厂起飞,不断的接近凤口关。

当天下午四点整,大秦空军最后启程的两个编队抵达凤口关,几十艘飞艇悬停在凤口关的上空。

六点整,大秦国防军北部第一兵团抵达凤口关。

数万大军威风凛凛,声势浩荡。

原本驻守在风口关的一万郑国士兵们面露绝望,怎么也没想到敌人来自后方,一度以为郑国亡了。

幸好大秦嫌弃郑国命令下达太慢,顺道将大梁的丞相一并带上,让他亲自来此传递命令。

凤口关接下来由大秦全面负责,郑国的士兵退守后方别来碍事即可。

而同一时间的大梁,宋濂还在马车上思考着大秦与郑国的冲突何时爆发,王室刘子玉还沉溺在温柔乡内,对外界不管不顾,一心只想着宋濂为何还没到王都。

风口关处,大梁十几万大军在缓慢调动,两至三天的时间,才堪堪完成了一半,还有至少八万人在周边城市没来得及动弹。

而已经聚集在风口关门口的大梁七万士兵们也是个个疲惫不堪,防备心趋近于无,毕竟在他们的观念之中,现如今的郑国和大秦或许还在扯皮之中,冲突甚至都可能没有爆发。

他们还有大把的时间。

区区两三天的时间,面对这等突发事件,能做什么呢?

或许从一开始这就不是什么公平的对决。

一场战争的胜败,在开战之前便已经注定。

大秦超乎想象的信息传递速度,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便接收到关键信息。

远超这个时代所有国家的军队纪律,也让大秦的军队彻底拧成一股绳,令行禁止,不带有丝毫拖拉,拥有世界最高效的行动力。

外加上科技发展带来的更加快捷的交通工具大规模装备部队,实现了大部队高速的转移。

无论哪一方面,都形成了绝对优势的断层碾压。

这些平常并不起眼的因素汇聚在一起,形成了现如今的局面。

这些因为提前部署,所以好不容易才赶到凤口关的七万大梁士兵们浑然不知,此刻他们所在的地方已经被数之不尽的火箭炮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