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冷笑连连:
“好,好啊……连你赵子龙也胳膊肘往外拐!朕原以为你是忠勇之臣,今日看来,也不过如此!”
他越说越怒,指着殿门喝道:
“来人!送赵将军出宫,朕乏了!”
赵云面色惨然,还待再言,却见刘禅挥袖转身,显然一字都听不进去了。
“末将告退……”
赵云长叹一声,只得无奈退出大殿。
殿外寒风凛冽,赵云望着天际漂浮的铅云,满腔苦涩:
“丞相,末将尽力了……”
……
竹林草庐中。
诸葛亮焦灼等待,见赵云满面黯然归来,心中便知不妙:“子龙,如何?”
赵云跪地长叹:
“陛下他……一句也听不进去!甚至说末将胳膊肘往外拐……”
诸葛亮闻言闭目仰天,神情悲愤交加:
“刘禅执迷不悟,竟至于斯!糊涂,糊涂啊!”
赵云低声道:“那杨仪之危……”
诸葛亮猛地摆手,沉默片刻,缓缓吐出一口气:
“事到如今,只能静观其变了。”
他一字一句道:
“若到了万不得已的关头,我自会出面阻止……希望刘禅到那时,还肯听本相一言吧!”
五日后,江陵城下蜀军大营。
这日傍晚,军营外尘土飞扬,一骑快马风驰电掣而至。
来者手持一面鎏金镶玉的虎符金牌,高声喊道:“奉天子诏令,前来宣旨!”
营门守军大惊,急忙放行。
片刻功夫,那使者便被引入中军大帐。杨仪早已率姜维等众将候在帐中。
“陛下旨到!”使者不敢怠慢,双手捧起金牌,朗声宣读圣旨。
只听那圣旨之上,言辞严厉非常:
“杨仪擅权专断,穷兵黩武,破坏三分安定,实乃不臣之举!”
“今特下金牌诏令,命杨仪即刻罢兵,班师回朝,将兵权交予朝廷另行调度!”
“如有违抗,便是谋逆大罪,绝不轻饶!”
诏令宣读完毕,帐中霎时死一般寂静。
杨仪面沉如水,未发一语。
倒是众将忍耐不住,纷纷怒喝出声:
“朝廷这一纸诏书,未免太过荒唐!”
“我等将士南征北战,流血牺牲才夺下荆州江陵,难道要束手退还不成?”
“一旦退兵,不但前功尽弃,天下人都会将我蜀汉视作笑柄!”
众将群情激愤,斥责声不绝于耳。
站在一旁的那名传旨使者吓得面如土色,连连后退两步,小心道:
“诸位将军慎言!这可是圣旨……”
姜维冷冷瞪他一眼:
“圣旨又如何?!”
使者被瞪得心胆俱裂,再不敢吭声。
杨仪缓缓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直视那惶恐不安的使者,淡淡道:
“回去告诉陛下!杨仪领旨。”
使者如蒙大赦,忙不迭点头:
“是,是!小人这就回禀陛下!”
“不急。”杨仪却摆了摆手。
“你先在营中稍歇,明日一早再走也不迟。本相还有一封亲笔奏书,待写毕后一同交与你带回成都。”
使者愣了愣,有些诧异:
“这……是。”
杨仪令亲兵将使者带下安置,然后转身看向众将,眸中寒芒毕露:
“你们怎么看?”
姜维按捺不住,拔剑出鞘,厉声道:
“末将只知一条!江东不破,誓不收兵!丞相但有号令,我等万死不辞!”
“没错!”“誓死追随丞相!”帐中将领们轰然响应,纷纷亮出兵刃,义愤填膺。
见此情景,杨仪缓缓点头,神情郑重:
“既如此!”
他一字一顿道:
“圣旨可弃,战机不可失!本相便与尔等并肩,誓灭江东,再讨昏君!”
这一声铿锵有力,震得帐顶帷幕都微微颤动。
众将无不热血沸腾,纷纷跪地高喊:
“末将等誓死追随丞相,讨伐昏君!忠义不负,死而后已!”
喊声久久回荡,直冲帐外云霄。
杨仪深吸一口气,朗声道:
“好!诸军即刻各归本部,整肃兵马,严防敌军今夜突围。”
“再传令后方粮道,加紧运送辎重粮草,不得有误!”
“诺!”
众将齐声领命,斗志更盛,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须臾,人群散去,大帐中重新安静下来。
杨仪负手而立,凝视着桌案上那块冷冷泛光的金牌令符,眼中露出一抹讥诮之色。
身为来自后世之人,他并不似古人这般畏惧背负“不忠不孝”的骂名。
成王败寇,史笔由胜者书就!
只要能成就统一大业,又何惧千夫所指?
杨仪嘴角浮起一丝冷笑。
刘禅,这是你逼我的,可莫要怪我无情……
当晚,杨仪亲笔写就一封加急奏书,声称江东贼势尚炽,蜀军无功不敢擅退,请陛下暂允宽限时日。
表面恭顺,字里行间却透着不破江东终不回师的坚决。
他命人将此书封缄交给那传旨使者,连夜快马送返成都。
同时,杨仪下达军令:全军坚守不出,继续严密围困江陵,不得有误!
杨仪深知,刘禅这一诏,意味着他与朝廷的决裂已成定局。
接下来唯有速战速决,尽快击垮东吴,方能回师西向,与刘禅清算到底!
洛阳,魏国宫中。
傍晚金殿上灯火通明,魏帝曹叡紧握手中竹简,脸色阴晴不定。
殿下群臣屏气凝神,司马懿立于一旁,也是眉头紧锁。
“杨仪……”
曹叡低声怒哼,将竹简掷于案上。
“好一个杨仪!竟敢威胁于我!”
原来,那竹简乃是蜀军密信,系杨仪遣使秘密呈交魏廷的亲笔书函。
信中言明,若曹魏大军南下一步,驻扎天水的蜀军便挥师东进,长驱直入关中腹地!
言下之意,蜀军已在陇右严阵以待,一旦魏军分兵援吴,杨仪便要令蜀军乘虚攻破长安、直逼洛阳!
此等威胁,委实叫曹叡投鼠忌器,进退两难。
殿中群臣你望我,我望你,一时无人敢言。
司马懿上前一步,抱拳道:
“陛下,杨仪此计,当真歹毒。”
曹叡脸色铁青,冷冷道:
“依仲达之见,该如何应对?”
司马懿沉吟片刻,叹息道:
“杨仪孤注一掷,悍然与蜀主决裂,以东吴为饵挟制我大魏,不惜两线开战……此人真是难缠啊!
“眼下蜀军势如破竹,江陵旦夕难保。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可强出头。”
曹叡双拳紧握,半晌无言。
早先还雄心勃勃计划伐蜀,如今却要避其锋芒,实在令他无比憋屈。
但回想起前番诸葛亮数度北伐,险些倾覆魏国社稷的情景,曹叡心头一寒。
如今杨仪兵锋正盛,若逼急了他,天水蜀军当真长驱关中……后果不堪设想!
思及此,曹叡终于一咬牙,喝道:
“传朕旨意,令曹真等将帅暂缓南下,十万大军即刻撤回!”
“告诉东吴,魏军暂不南下,让他自求多福!”
“诺!”殿中众将领齐声应命。
曹叡甩袖而起,愤然道:
“传令下去,加强关中防务!来日再与蜀贼计较!”
司马懿等人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众魏臣虽对放弃良机心有不甘,却也知此时别无他法,只能遵从皇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