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 第261章 唇亡齿寒,魏军南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1章 唇亡齿寒,魏军南下!

坐山观虎斗?唇亡齿寒!

洛阳,魏国皇宫大殿之上。

几名内侍匆匆忙忙地奔入殿中,脸上满是难以掩饰的惊慌。

曹叡正批阅奏章,见状不禁皱起眉头:

“何事如此慌张?”

内侍跪伏在地,双手高举一封加急军报,声音发颤:

“启禀陛下,江东急报!”

“江东?”

曹叡心中一紧,急忙接过军报展开细看。

只见那军报上寥寥数语,却如平地惊雷!

继蜀军突袭江东,拿下荆州之后、公安江面一战,东吴水师大败,损失惨重!

现在,蜀汉水军已经朝着江陵进发!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魏臣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地望着面色铁青的曹叡。谁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迅速!

“这……怎会如此?!”良久,曹叡方才回过神来,一拍御案,失声惊呼。

他原以为蜀吴交战,两败俱伤之下,魏国正好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

然而短短时日,东吴竟连丢两城,元气大伤!

这东吴竟然这么不堪一击?!

“陛下,东吴使臣尚在洛阳求援候旨……”

司马懿上前一步,低声提醒道。

曹叡闻言,心中更加烦躁。

几日前,东吴荆州兵败后便派使者前来向魏国求援。

当时魏廷上下大多主张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曹叡也是这般打算,毕竟蜀汉新丞相杨仪不过一介无名之辈,岂能轻易吞下江东?

魏国何不趁机观望,让蜀吴相斗,两败俱伤,再伺机收拾残局?

可如今,杨仪的动作之快、战果之辉煌,完全超出了魏国君臣的预料!

曹叡脑中飞速闪过各种念头,一时间心乱如麻。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沉声道:

“传朕旨意,宣东吴使臣上殿!”

片刻后,东吴使臣被带到了大殿之上。

来使正是东吴重臣步骘,数日前奉孙权之命出使魏国,请求援兵。

步骘此刻尚不知江东又遭逢巨变,一步跨入殿中,便拱手朗声道:

“吴国步骘,参见魏帝陛下。我主孙权遣臣前来,愿与贵国重修旧好,联手共拒蜀贼,还望陛下……”

“不必多言了。”

曹叡强压下心中烦闷,抬手打断了步骘的话,脸上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

“步将军远道而来,想必劳顿。朕会命人好生款待,将军先行下去歇息吧。”

步骘闻言一怔。

他本拟陈述孙权愿与魏结盟共伐蜀汉的条件,却被曹叡如此轻飘飘一句便打发下去,一时不知魏帝态度究竟如何。

正待再开口,司马懿已上前一步,拱手笑道:

“步将军,请随我来。陛下金口玉言,许下招待,您的使命暂时已了,不如先休息,静候佳音。”

步骘瞧了瞧满朝魏臣似笑非笑的表情,又看了看曹叡挥手示意的模样,只得暗叹一声,躬身行礼:

“那臣,告退。”

说完,便被侍卫引下。

步骘心里明白,东吴而今战败,作为东吴使者,他在曹魏君臣面前自然没有尊严可言!

待步骘离开后,大殿之上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曹叡阴沉着脸,猛地一拍御案:

“诸位爱卿,方才军报所言,想必诸卿也都听见了。”

“杨仪此獠,竟在短时间内克复荆州,击败东吴水师,这绝非等闲之辈!众卿以为,接下来朕该如何应对?”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一名身着锦袍的老臣上前一步,沉声道:

“陛下,杨仪骤然兴兵攻吴,想必东吴已有不测之危。”

“我魏若坐视不理,任其鲸吞江东,待蜀吴合为一统,我朝腹背受敌,唇亡齿寒哪!”

此言一出,不少文武纷纷点头称是:

“东吴虽然不堪一击,可东吴沃野千里,财力雄厚,倘若就这样让蜀汉取了去,最不利的,还是咱们大魏!”

“正是!东吴一亡,蜀贼做大,下一步便要北侵中原。到那时,我大魏将首当其冲!”

曹叡眼中闪过一丝焦虑,缓缓点头。另一名武将却出班反驳:

“陛下,不可不防!然亦不可妄动。蜀军远离腹地,深入江东,粮草补给艰难。”

“杨仪初战告捷,锐气正盛,若我军此时贸然插手,与蜀军直接交锋,于他不过是添一道口粮而已!”

此言颇有道理,一时朝臣中又响起一片附和声:

“张将军所言极是。眼下蜀吴相争,我军不宜仓促入局。”

“可是!”

之前那位老臣急得胡子直抖。

“倘若坐等杨仪攻灭东吴,再出兵就晚了!诸位难道忘了,当年先帝失荆州的教训吗?”

“若非东吴暗袭荆州,蜀汉又怎会元气大伤?眼下局势倒转,蜀汉若夺江东,实力暴增,我大魏焉能独存!”

双方争论不休,一方主张立刻援吴,以防蜀强;另一方则建议谨慎观望,避免轻启战端。

曹叡听着群臣各执一词,只觉得头皮发麻,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军报上的那几个字。

“荆州……公安……东吴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他喃喃重复着,脸色阴晴不定。良久,他将目光投向一直未发一言的司马懿:

“仲达,依你之见,我该如何?”

司马懿目光闪烁,沉吟片刻,拱手道:

“陛下,依臣愚见,此刻杨仪兵锋正盛,东吴却已显颓势。”

“我军若贸然南下,与蜀军决战,胜负难料。不如……权且按兵不动,继续静观其变。”

“还要观望?”有主战的大臣不满道,“司马大人,此番东吴可就撑不住了!”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

“正因为撑不住,才更该等一等。”

他上前一步,沉声分析道。

“杨仪初战告捷,接下来必然乘胜追击,直取江陵,甚至东吴都城建业。东吴若再不济,也总会倾全国之兵死守江陵。”

“杨仪想要一鼓作气灭吴,也绝非唾手可得。不如让我军先遣精兵十万,驻扎在宛城以南,与东吴交界处,随时准备出兵。”

“十万精兵驻南境?”

曹叡眉头一挑。

司马懿点头道:

“正是。若蜀军久攻不下,自会退兵,我军可不必出动;”

“但倘若蜀军连江陵也攻陷,势如破竹,那我军便立刻挥师南下,援救东吴!到时杨仪两线受敌,自然不敢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