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们传达了会议内容。
以及冈村宁次代表驻高丽部队思令部所下达的,抵御67集团军3月以上进攻的任务。
同时给自己的其他下属画饼。
效果非凡!
得知67集团军不可能投入全部实力。
己方除去天险、防御工事之外。
还有还有海空军的支援。
江防部队的鬼子们,也是颇感日子很有盼头。
有不少人还在心中幻想着成功抵挡67集团军三个月之后,升官发财的场景。
…
鬼子,尤其是鸭江防线一带的鬼子部队做好了战斗准备。
随时迎接67集团军进攻的同时。
作为即将进入高丽半岛作战的唯一老牌部队的107军。
也早已完成了集结。
将由他们负责渡江战役。
并在高丽半岛打下一片落脚地。
此时,107军先头的机械化步兵师。
已经抵达了种桦家和高丽半岛的边界线附近。
距离鸭江,仅仅只有5公里!
“师长,各方面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
107军,机步师师部。
政委对着机步师师长廖忠汇报道。
廖忠点了点头,内心同样并不平静。
他也是67集团军的老人了。
同时,也是107军军长陈云峰的老部下。
当初在399旅时期。
他便担任陈云峰的811团下面的二营营长。
一路跟着陈云峰走到今天,成为了107军机步师师长。
并且在此时,承担了先头部队的任务。
可以说,整个67集团军乃至大半个世界的目光。
此时都聚集在他和机步师身上。
这让他不禁有些浑身战栗。
不是害怕,而是肾上腺素急剧分泌,兴奋到极点的表现。
得知部队各方面都已经做好准备之后的他大手一挥。
“电告军长和思令员,107军机步师已做好战斗准备。
随时可以投入到战斗之中!”
总思令部。
萧墨云在鬼子鸭江防线处,用记号笔打了个大红的叉子。
红色的墨水,在地图上似血一般鲜艳。
“传我的命令,航空军战斗机师第一、第二、第三战斗机大队。
轰炸机师第一轰炸机大队立刻起飞!”
轰炸鬼子鸭江防线!
海军鱼雷艇分队出击,消灭鬼子鸭江江防舰队!”
“是,思令员!”
化州机场。
原本在鬼子关东军控制时期,只是一座三线小机场。
机场内仅仅只有一条跑道以及一座小型机库。。
只驻扎一个航空小队。
而在67集团军确定攻略高丽半岛的战略之后。
这座名不见经传的三线小机场。
战略定位迅速提高。
得到了67集团军的高度重视。
在67集团军工程部队的建设之下。
已经扩大为拥有数座大型机库,8条标准的2千米跑道的大型军用机场。
在这里。
驻扎着67集团军航空军的近乎一半的飞机。
此时,机场内一片忙碌。
地勤人员如往常每一次出任务一般。
为机库中的一架架飞机进行着认真细致的检查工作。
一切检查完毕之后,便是加注燃油。
挂在机枪、机炮的航弹以及机载炸弹。
一架架飞机在地勤人员的辛勤之下。
犹如披挂即将上阵的将军。
很快,牵引车便将这些待在机库中的飞机给牵引到跑道上。
早就准备就绪的飞行员们。
鱼贯登上飞机座舱。
在塔台的指引之下。
一架接一架的启动引擎,滑翔起飞!
在空中呼啸着。
组成一个又一个的编队。
朝着距离此处不过十几分钟航程的鸭江而去。
与此同时,鸭江入海口。
一支由6艘67集团军大联海军造船厂。
以猎鹰级驱逐舰为蓝本研发改进而来的鱼雷艇编队。
正在逆流而上。
如同飞翦一般的艇首,昂然划破波涛。
两道白浪在鱼雷艇行进轨迹上,交织成一柄雪亮利剑。
年轻的水兵们站在舰桥处。
神情坚毅看着远处的景色。
目光仿佛穿过百里之遥。
“八嘎,空袭!”
原本因为江防部队指挥官高岛半秋画饼而士气大涨的鬼子鸭江防线。
鬼子哨兵们看着远处如同乌云一般袭来。
带着满满压迫感的机群。
听着耳边响起的隆隆发动机轰鸣声。
以及飞机高607速飞行时,机体穿过空气时所发出的特有呼啸声。
一个个脸色大变。
口中高呼着空袭。
同时,忙不迭拉动位于哨所的反空警报。
呜~呜~
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云霄。
经过无数次防空演练的鬼子们,并没有太过惊慌。
一个个在各级军官的命令之下。
进入到防空掩体当中进行躲避。
而在这些躲避的人群中。
有一批逆着人流的鬼子。
格外引人注目。
只见这些鬼子们汇聚在一个个防空阵地中。
一门门防空火炮揭开炮衣。
在这些防空兵的操纵之下。
调整着炮口。
如同一柄柄利剑一般昂然刺向天空。
斜对着即将袭来的67集团军机群。
在吃过大亏,尤其本土首都东京及周边都市圈都遭遇67集团军空军部队的轰炸之后。
鬼子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
对于67集团军空军的重视程度。
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尤其是作为高丽半岛第1道屏障的鸭江防线。
更是进行过无数次的防空预案和演练。
鸭江防线的各处防空阵地。
更是早早就得到过加强。
一门门防空火炮从本土紧急生产并加运到此处。
意图为鸭江防线撑起一道不可攻破的防空火力网。
“瞄准~开火!”
在一名名鬼子军官的指挥之下。
防空阵地中的火炮轰然间开火了。
鬼子江防部队的防空火炮主要有两种。
大正14年式105毫米高射炮。
以及67集团军防空部队曾经装备过的98式20毫米高射炮。
前者作为一款大口径的高射炮。
对空的射高超过1万米。
后者只是一款高射速的小口径高射炮。
对高空目标的打击性能近乎为。
最大射高,也仅仅只有1千米左右。
此时,在鬼子军官指挥下。
开火的也仅仅只有大正14年式105毫米高射炮。
由于鬼子国内的工业水平相对于其他的老牌工业强国差了不少。
原时空,大正14年式105毫米高射炮在整个二战期间的产量仅仅只有70门。
这虽然有鬼子陆军对于防空方面并不重视的原因。
但很大程度上,也受限于其工业能力。
即便经历过东京大轰炸之后的鬼子。
意识到高射炮的重要性。
并集中大量的资源,用于生产高射炮。
就连海军那边。
也在天皇的命令之下,被迫让出不少资源份额。
可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内。
能够生产出来的大口径防空火炮的数量依旧有限。
即使是作为高丽半岛第1道屏障的鸭江防线。
也仅仅只分配到了36门105毫米高射炮。
此时,这36门105毫米高射炮的炮声稀稀拉拉的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