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场没有眼泪,真男儿永不后退。

看着双方共计十五万人马陷入激烈厮杀,率领十万兵马压阵的何可纲,紧握刀柄的右手微微颤抖。

这是他自从辽东调回京师后的第二场大战,而且还是对战蒙古。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不仅关乎大明收复河套平原的计划,更有着江宁的信任以及恩师沈有容的厚望。

何可纲不敢想象,倘若这一战失利,将会给大明带来怎样的影响。

毕竟此时的大明,不仅在塞外与蒙古人展开大战,远在云南的赵率教也正领兵攻打缅甸东吁王朝,两线作战的风险之大,他再清楚不过。

见何可纲神情紧张,杨肇基轻抚胡须,出言安慰道:“何将军不必忧虑。

此次朝廷出动二十万大军,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军饷足额发放,还有神机营的各类火器助阵。

况且林丹汗还得防备辽东的建奴,未必敢与我们全力死战。”

何可纲听后,默默点头,目光仍紧紧盯着眼前激烈的战局。

此刻,林丹汗的心情复杂至极。

原本在他印象中战力不强的大明军队,此刻所爆发出的战斗力却让他大为震惊。

面对蒙古铁骑的猛烈冲锋,明军阵营稳如磐石,毫无溃败的迹象。

然而,林丹汗却不敢将手中剩余的五万骑兵全部投入战场,毕竟对面还有十万明军严阵以待。

在满桂、黑云龙的率先冲锋带领下,巴特尔、乌日根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都被明军成功阻拦。

年轻一辈将领黄德功、虎大威、张世泽也奋勇拼杀,将领们带头冲锋陷阵,手下士兵们更是个个杀红了眼。

如今的明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军饷全额发放,就连战死或负伤后的一系列问题,朝廷都会妥善安排。

士兵们心中只剩下建功立业四个字了,他们知道即便战死,也能在英烈祠中享受香火,朝廷和大明百姓不会忘记他们这些为国捐躯的士兵。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神机营骑兵手中的弹药逐渐告罄。

毛茅元仪见状,立刻组织神机营骑兵有序后撤。

随着神机营骑兵撤离战场,满桂也率领剩余骑兵开始向后撤退,不再与蒙古骑兵纠缠。

看到明军终于开始后退,林丹汗心中大喜,赶忙传令巴特尔、乌日根全力追击。

未曾想,神机营骑兵与三千营骑兵脱离战场后,迅速向两边分散撤离。

追击的蒙古骑兵迎面撞上了早已严阵以待的步兵以及居中的神机营火炮部队。

见时机已到,孙元化果断下令:“点燃引线!”

旗手迅速传达军令,架设在战车上的虎蹲炮开始发射弹药。

经过改良的虎蹲炮威力更强,射程更远,且分为实心弹和散弹,杀伤力巨大。

随着一声声炮响,无数碎石、铁钉如雨点般打在蒙古骑兵身上,一时间战马嘶鸣,士兵纷纷倒地,蒙古骑兵的阵型瞬间变得散乱。

巴特尔见状,大声吼道:“全都稳住阵型,不许乱!

全军冲上去!

明军火炮装填弹药需要时间,只要冲上去,咱们就赢了!”

然而,话音未落,第二轮火炮便再次轰鸣,炮火声瞬间淹没了巴特尔的呼喊。

蒙古骑兵的阵型愈发混乱。

几轮火炮过后,蒙古骑兵虽已向前推进了一段距离,但孙元化再次下令,将改造过的小型投石机拉了上来。

士兵们打开木箱,取出一颗颗人头般大小的瓷罐,放置在投石机内,点燃引线后迅速发射。

看着从天而降的瓷罐,蒙古骑兵满脸茫然。

刹那间,瓷罐落地,火光四溅,不时还传来爆炸之声,激射而出的碎石、铁钉打在战马与士兵身上,蒙古骑兵阵营顿时大乱。

见一招奏效,孙元化再次传令:“装弹,投弹!”

先前撤出战场的骑兵也迅速来到步兵前方,列阵防御,以防蒙古骑兵冲破防线,扰乱神机营火器部队。

看到神机营炮兵展现出如此强大的威力,杨肇基惊叹不已,赶忙向何可纲询问:“何将军,这神机营使用的虎蹲炮末将知晓,但这虎蹲炮射程似乎远了许多,还有这投石车发射出去的是什么玩意?

怎么还会燃起明火?”

何可纲微笑着解释道:“杨总兵有所不知,这是经过兵杖局与军器局改良后的新式虎蹲炮,威力更胜以往,射程也大幅增加。

就连专门拉虎蹲炮的战车,也是特别打造的,拆卸后可组成炮台,所用木材皆用桐油浸泡过,结实耐用。

至于投石机投出的是轰天雷,里面除了火药,还添加了碎石和铁钉。

而能燃起明火的,是加装了火油。

这些可都是兵杖局和军器局的最新成果。”

听到何可纲的介绍,杨肇基不禁啧啧称奇。

他对朝廷火器的状况还停留在几年前,先前得知儿子杨御蕃被派往神机营中卫担任指挥使,还暗自埋怨江宁不厚道,为何不把儿子安排到五军营或者三千营。

但今日亲眼目睹神机营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杨肇基瞬间意识到神机营的厉害,它完全起到了决定战场走向的关键作用。

难怪朝廷的神机营到如今只有三万人马,敢情这三万人全都是宝贝,自己儿子杨御蕃更是宝贝中的宝贝,江宁对他杨肇基实在是太照顾了,他们老杨家怕是祖坟都要炸了。

看着战场形势陡然逆转,原本还抱有一丝期待的林丹汗,心中顿时一阵苦涩。

他深知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了,否则手下兵马消耗过多,即便明军不进攻,自己内部各部落之间也会大乱。

于是,林丹汗果断下令鸣金收兵。

随着这声令下,蒙古骑兵迅速撤退,只在战场上留下了大片士兵和战马的尸体,以及一些无人驾驭的战马。

何可纲见此情形,并未下令追击。

毕竟草原是蒙古人的主场,今日已经取得不小战果,若贸然追击,极有可能阴沟里翻船,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他传令打扫战场,收集阵亡将士的尸体和蒙古骑兵散落的战马,就连战死的战马也没浪费,准备拉回去给士兵们加餐,只留下那一堆蒙古骑兵的尸体。

回到大营后,何可纲信心倍增,立刻召集各营将领商议后续作战计划。

反观林丹汗,收拢残兵败将回到大营后,经过清点,今日竟然足足折损了两万八千人马,这损失着实不小。

要知道,今天不过是交战的第一天,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又能支撑多久呢?

只见大营之中,一众将领和各部落首领皆是垂头丧气。

林丹汗强压心中怒意,好言安慰众人一番,还拿出不少金银财帛赏赐下去,试图凝聚人心。

今日战场上,除了明军和林丹汗的蒙古骑兵,还有不少聚集在河套平原的蒙古部落派人前来打探情况。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明军火器的威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而且战场上明军骑兵竟然能够与林丹汗麾下骑兵正面抗衡。

前来打探消息的各部蒙古探子,皆是心惊不已,赶忙派人回部落传达消息。

毕竟,就目前局势来看,大明和林丹汗势必要分出胜负。

他们这些散落在河套平原的蒙古部落,必须尽快考虑自己的退路了。

究竟是投奔林丹汗,还是投靠大明,亦或是继续迁徙?

当下的形势容不得他们犹豫,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否则,等明军和林丹汗决出胜负,第一个遭殃的便是他们这些散落在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

……………

与此同时,辽东的努尔哈赤开始调兵遣将,大军北上,企图吞并更多蒙古部落,从而扩充自身实力。

代善和阿敏分别率领各部人马前往辽阳、沈阳一带进行牵制,黄台吉和杜度则率领兵马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大肆掠夺粮草。

面对这一情形,熊蛮子和洪老九二人频繁互通书信,商讨是否能抓住机会,将阿敏或者代善歼灭其中一人,以此来削弱建奴的实力。

对于朝鲜的局势,熊蛮子直接传令海贼王毛文龙坚守皮岛,不得主动出击。

至于朝鲜的存亡,熊蛮子不在乎,洪老九更是无所谓,海贼王毛文龙更是压根不放在心上。

究其原因,朝鲜可是没少给大明挖坑。

当年丰臣秀吉进攻朝鲜,朝鲜军队毫无抵抗之力,一触即溃,随后便哭天喊地向宗主国大明求援。

这使得大明不得不亲自出兵,帮这个小弟对抗倭寇。

如此一来,辽东大批精锐被抽调至朝鲜战场,导致辽东地区出现了几年的军事空窗期,给了努尔哈赤发展壮大的机会。

最终,大明虽成功帮助朝鲜击退丰臣秀吉,但为此消耗了大量钱粮,致使大明军事实力整体下滑。

再加上朝堂之上党争不断,李如松又意外战死,无人能压制努尔哈赤,最终导致努尔哈赤势力彻底坐大,起兵反明。

紧接着,萨尔浒之战爆发,明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在辽东地区只能被迫转入防守态势。

大明在辽东搞到今天这种尴尬局面,虽然有诸多内部因素,但朝鲜的“神助攻”也是关键。

朝鲜当年要是能够有效抵挡丰臣秀吉的进攻,大明便无需亲自下场,努尔哈赤也就没机会趁机发展壮大。

而且,当年露梁海战之时,明军已将倭寇团团围住,可李舜臣却为了装逼出风头,擅自行动,最终致使局势失控,名将邓子龙战死。

此事让大明武将对朝鲜厌恶至极,朝鲜可谓是典型的逮谁坑谁,而且坑得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