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陈伟东突然皱着眉头开口:“爹……”
“陈伟南一年到头靠接席挣的钱可不止两百块钱。”
“每场席除了两三块钱工钱,我听说他帮主家买肉还能赚最少两块钱。”
“这个混蛋靠接席一年最少能挣四百块钱,比喂两头猪挣的钱都要多。”
陈建国脑子里瞬间冒出一个念头,皱着眉头反问:“帮主家买肉挣钱……”
“这不是投机倒把吗?”
“你听谁说得,会不会搞错了。”
陈伟东脱口回答:“我有个玩的好的去年找陈伟南办过酒席。”
“买猪肉,买猪头,猪下水……本来只要花十九块钱,但陈伟南要了他们二十一块钱才肯帮忙买肉。”
听到这儿,陈建国就跟吃了兴奋剂似的,满脸激动叫道:“这就是投机倒把。”
“以十九块的价格从县城买肉,再以二十一块钱的价格卖给办席的主家,陈伟南从中间挣两块钱,典型的低买高卖,赚取差价。”
“告到公社的话一告一个准,肯定会以投机倒把的罪名把陈伟南给抓起来。”
看自家男人越说越激动,大伯母忍不住泼了一瓢冷水:“老陈……”
“我劝你不要高兴太早。”
“我记得你以前去公社告过陈伟南投机倒把,结果不仅没把陈伟南给送进去,自己反而被公社关了好多天。”
“我听着总觉得伟东说得这件事儿不靠谱。”
“既然你认识的那家人知道陈伟南问他们多要了两块钱,为什么不自己去买肉,或者请别的厨子来做席。”
见老爹陈建国脸上也闪出一丝不解表情,陈伟东赶忙解释:“当时我也问了。”
“结果人家告诉我,只有陈伟南这个厨子能保证买到猪头跟猪下水。”
“买回去的猪肉也是上好的五花跟肥膘肉,既能做粉蒸肉,又能炸猪油。”
“他们自己去县城几乎买不到猪头跟猪下水,买到的猪肉也只有三成肥肉,炸不出多少猪油,到时候还要另外花钱买油。”
“折算下来多给陈伟南两块钱反而更省钱。”
“所以他们宁愿多花两块钱让陈伟南帮忙买肉,也舍不得换厨子。”
陈建国两口子脸上的疑惑表情顿时消失的一干二净。
他们不知道陈伟南是通过什么途径买到猪头跟猪下水的,但只要陈伟南通过帮主家买猪头跟猪下水挣了钱,那就是典型的低买高卖,投机倒把。
陈建国反应最夸张。
直接“啪”的一声把握在手里的筷子拍在桌子上,把孙子陈平吓得差一点儿哭了起来。
看着儿子陈伟东很严肃道:“这件事儿你先不要声张,就当没听说过。”
“等过完年,陈伟南那个小畜生开始在附近接席,咱们再好好打听打听。”
“如果陈伟南这个小畜生真的通过帮主家买肉来赚差价,低买高卖,咱们再把这件事儿举报到公社。”
“只要把陈伟南投机倒把这件事儿给定死了,这次咱们一定能把他给送进去。”
说到这儿,陈建国心情明显比刚才好了不少。
拿起筷子往孙子碗里夹了一大块油汪汪的红烧肉道:“乖孙……”
“咱们今天先吃红烧肉……一会儿爷爷就给你拿糖吃。”
“等过完年咱家也喂两头猪,到时候挣了钱就给你买老母鸡,炖鸡汤喝。”
“爷爷你没骗我,吃完红烧肉真的有糖吃。”小孩儿都是经不起糖果诱惑的,一听到可以吃糖,孙子陈平顿时就忘了刚才的不愉快。
满脸期待简单:“耶……”
“我也有糖吃了。”
“爷爷……我现在就吃红烧肉。”
看孙子开始乖乖吃饭,陈建国心情大好,很满意夹了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边吃边开口。
“既然咱们过完年也要喂两头年猪,那猪食肯定要提前准备好,否则天天让两头猪饿肚子,再好的猪也养不大。”
“过完年我们就去把自留地翻一遍,全部种上洋芋……”
“等洋芋收上来就给两头猪吃洋芋,吃完洋芋再吃红薯,争取把咱家的两头猪也养到三百斤重。”
以前家里的自留地要么用来种菜,要么用来种苞谷,正常情况下一年顶多翻上两遍。
现在改种红薯,洋芋,白菜跟萝卜,保证家里的自留地不闲着,一直有东西在长,意味着自留地比原来最少要多翻一遍。
因为洋芋跟红薯都是地里刨食,就辛苦程度而言也比原来增加了一倍不止。
陈伟东跟媳妇儿都是那种做事儿喜欢偷奸耍滑的人,脸上顿时露出一副充满无奈的苦笑。
很想拒绝,但面对老爹脸上的坚定表情,果断选择闭嘴。
但他还想再挣扎一下,犹豫着反问:“爹……”
“这样的话咱们伺候自留地的时间最少要比原来多一倍,上工怎么办?”
“要不我跟我媳妇儿去上工挣工分,你跟娘留在家里伺候自留地,种洋芋。”
陈伟东的想法很简单。
在生产队上工的工分是固定的,只要不是春耕和抢收时期,上工都不是太累,而且还能偷奸耍滑,别太过分就行。
伺候家里的自留地就不行了。
爹娘在旁边盯着,切自留地没伺候好,种下去的粮食也没啥好收成,肯定会非常累。
相对而言,陈伟东更想去上工。
知子莫若父。
陈建国太了解自己儿子了,一看他脸上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当场反驳:“只有春耕和抢收的时候生产队才强制每个社员必须上工。”
“年后又还没到春耕,不上工也没事儿。”
“而且上工那点儿工分哪儿比得上喂猪挣钱多。”
“没时间上工就不上,先把家里的自留地伺候好了再去上工。”
听到这儿,陈伟东想要偷奸耍滑的美梦瞬间就碎了。
跟媳妇儿对视一眼后,只能带着满脸苦笑回答:“爹……”
“我们听你的,你说先伺候自留地就先伺候自留地,到时候生产队里的工分挣少了,你可不要怨我们,毕竟不上工的决定是你下的。”
陈建国瞪了儿子一眼后回答:“只要你们两口子好好伺候自留地,不偷懒,该上工的时候好好上工,我能说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