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第一条铁路在加班加点中终于修到了成都,段尘和转移而来的各军也开始了北上的征程。
通常情况下,铁路的修建速度不会如此之快,主要原因在于轨道的铺设对地形的要求极高。
尤其是北边的秦岭和大巴山脉,想要翻越蜀地可谓是困难重重。
然而,在这神话般的三国世界里,这些都不成问题。
任何险要的地形,只要精锐大军发起一次冲锋,一个隧道便能迅速搭建出来。
至于桥梁,在文士精神力的操控下,再加上北方迁移而来的【匠人】默契配合组装,速度更是快了一大截。
就这样,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铁路便从秦地贯通到了蜀地,一路畅通无阻,如履平地。
大军南征结束后,浩浩荡荡地北归,平民们也纷纷迁移北上。
而段尘则率领着部分军队穿越益州东部山脉,来到了荆州武陵。
东部山地,此时的武陵蛮族已被彻底收服。大军在山地中行军,速度丝毫不减,翻山越岭间,逐渐能看到一片片聚集地。
“主公,这里便是武陵蛮了!”关羽紧跟在段尘身后,眼见目的地已到,便出声讲解道。
段尘闻言下马,仔细端详起来。
他看到一些沿着河谷修建的梯田,里面种植着稻谷,但显然,这些耕地远远无法养活如此众多的蛮族。
大部分武陵蛮人,还是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因此他们分为多个部落。经过千年的演化,这些部落也形成了自己的组织。而眼前大军经过的地方,便是这部分蛮夷最大的聚集地,也可以称之为王都了。
“走吧,过去看看!”段尘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急切,他的步伐也随之加快。
远远望去,一条自北方延伸而来的道路穿过此地,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向北伸展,直至抵达长江。
这条道路,正是辽东早先围攻荆州时修建的补给通道,如今却成为了百姓迁移的必经之路。
踏入那勉强可称之为城的武陵蛮聚集地,段尘的目光四处搜寻,却惊讶地发现此地已空无一人。
大多数百姓都已随着道路迁移北上,只留下一片寂静和荒凉。“这群武陵蛮将要安置到什么地方?”
段尘转头询问身旁跟随的郭嘉,移民工作他也曾参与规划。
郭嘉不假思索,直接回答道:“自这里北上,而后沿着长江迁移,准备安排大批洛阳西部的山地开垦耕种,此外也迁移了一批辽东汉人与之混居。”
段尘微微点头,心中对郭嘉的安排表示认可。
然而,经过一番思虑,他还是再次发问:“武陵的气候和作物与江北大有不同,具体有什么解决方案吗?”
这次,郭嘉倒是回想了片刻,才缓缓说道:
“我们有专门的作物种植教习,会教导他们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此外,在洛阳我们将进行重新建设,等道路修建好之后,他们可以参与洛阳的重建工作,这样就不会失业了。”
段尘听后,心中的忧虑稍稍减轻了一些。
百姓迁移,辽东有着丰富的经验,即使农业承载能力不足,但工业也能吸收大量的人口。
实在不行,还可以招募他们参军入伍。
想到这里,段尘满意地点了点头:“往后,南蛮、山越这些蛮族,人口体量庞大,达上百万之多,安置工作一定要细致入微,同化也必须要跟上步伐了。”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维护天下稳定的关键所在。
大军继续向东行进,这也算是基本统一之后,段尘对这天下的一次重要巡视。
当他重新踏上荆州这片土地时,心中的某种顾虑终于如烟雾般消散。
他最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荆州和扬州这片地方,并没有因为孙曹的迁移而出现一个无法填补的大窟窿。
虽说无论如何,整个秦岭淮河以南的百姓都要迁移到北方,但南方土地的失去,终究是让人膈应的。
这个时代,缺人而多地,特别是工业生产力,神话体系生产力提上来之后,人口聚集,人口迁移已经成为必然。
段尘不可能在原地等待几十年,等着各地人口自然上涨之后,再开始建设。
而是优先集中人口,开发一部分划定的地区。
这点,是和诸葛亮等内阁成员讨论求证过的。
况且,辽东的核心是昌黎,这座联通东北和华北的核心城市,与江南隔着几千里,哪怕有铁路存在,这东一块西一块的聚集区,也极难管理。
不如就将人口聚集到辽东和中原这两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