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遥远的天际升起一抹火红的太阳,将天空渲染地红彤彤一片,朝霞遍布,美轮美奂。
皇宫后院的某处巨大寝宫之中,苏铭依旧躺在床上入睡,身旁分别是糜兰和吕铃绮。
昨夜她们二人使了浑身解数,连书上的知识都用遍了,仿佛为她们打开了新天地的大门。
原来房事还可以这样!
这是她们脑海中闪过的想法,后果就是她们现在身心疲惫,需要好好休息一番。
起身后的苏铭让人通知御膳房熬制大补的人参汤过来给她们补补身子。
当然,他也不会厚此薄彼,蔡琰、甄姜、张宁,还有刚生完孩子的貂蝉都有。
一个月后,挺着大肚子的甄姜也开始分娩了,她深刻地体会到了貂蝉所体会的痛苦。
“姜姐姐叫的太痛了,蝉姐姐,是不是真的很痛呀?”还未经历过分娩之痛的吕铃绮害怕地咽了咽口水。
“当然,那种痛难以言喻,我感觉死亡都没有它恐怖。”身着红裙的貂蝉微微颔首。
她现在谈起,眼里闪过一丝恐惧,那是非常痛苦的回忆。
好在为她带来了一个可爱的宝贝闺女,让她觉得受这个罪也是值得的。
“这么恐怖吗?”
“铃绮妹妹是不是害怕了?”一袭白裙的糜兰捂嘴轻笑。
“谁……谁说的?我可不怕,我也要为陛下生小孩。”吕铃绮硬着头皮回了一句。
“一回生二回熟,铃绮妹妹多生几个就觉得没什么了。”蔡琰莞尔一笑。
“生……几个?”
“对呀!”
吕铃绮瞪大美眸,一想到要生几个小孩就有些抗拒,不过当他看到苏铭挺拔的身姿,又将这种恐惧抛掷脑后。
【为凌云哥哥生小孩,再大的痛苦我也愿意承受。】她内心这样想着。
“陛下,不用太过担心,一定会平平安安的。”穿着青衫的甄逸开口安慰了一句。
他话虽这样说,但从他紧握的双手就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紧张。
听到女儿分娩的消息,他就匆匆来到了皇宫里面。
按理说后宫是不允许外人进来的,尤其是男子。
考虑到特殊情况,苏铭也就应允了。
“嗯,这些日子太医也是隔三岔五检查,里面还有六个经验丰富的稳婆,自然不会有事。”苏铭微微点头。
“是极,是极!”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那扇紧闭的门里终于传出了一阵微弱的、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婴儿啼哭声。
这声音起初很轻,像是被什么东西捂住了一样,但渐渐地,它变得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清晰,直到变成了嚎啕大哭。
“生了,生了!”
甄逸连连惊呼,激动地胡须都在颤抖,此刻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也终于做外公了。
经过两次的苏铭已经适应了这种情况,倒也没有那么激动,但还是非常开心的。
不久后,打扫完毕的稳婆走了出来,“恭喜陛下,德妃娘娘为陛下生了一个皇子。”
“好,每个人赏黄金百两。”苏铭大笑一声。
上次苏瑶诞生的时候,他给的也是黄金百两,这一次自然不会多,不然就显得他重男轻女了。
“谢陛下赏赐!”几个稳婆面露惊喜。
她们倒希望苏铭可以多生一些孩子,这样她们就可以赚的更多。
一次一百两黄金,她们给那些大户人家接生,最多的一次也不过十两黄金。
这还是那位老爷老来得子,太过高兴才有这么多的,不然也就几十两白银罢了。
苏铭、甄逸、蔡琰等人纷纷走入寝宫,空气里面飘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甄姜原本红润的脸颊此刻变得无比惨白,分娩时失血过多便会如此。
她的头发被汗水打湿,两鬓垂落的秀发紧紧贴着她的脸颊,我见犹怜。
“姜儿不必起身,安心休息便是!”苏铭阻止了准备起身的她。
“多谢陛下!”甄姜虚弱的声音响起,不复之前的中气十足。
“诶,自家人,不必弄的如此客套。”
“姜儿,多喝些大补之物,补一补血气,过几日便好了。”甄逸看到她如此虚弱,心疼开口。
“嗯嗯,女儿会的,请父亲放心。”
“陛下,我能否抱一下小皇子?”
“哈哈,这可是你的亲外孙,子言随意便是,不用咨询朕。”苏铭大笑一声。
“谢陛下!”
甄逸说着抱起裹在襁褓中的苏峰,这就是苏铭定下的名字。
希望他长大后可以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嗯,眉宇间英气十足,和陛下很像,希望日后可以有陛下的三分才华。”甄逸端详过后夸赞了几句。
“子言放心,朕必定会多加培养的,作为朕的子女,若是太过平庸可不行。”苏铭微微一笑。
“以陛下的才能,若是亲自栽培,诸位皇子公主定将是人中龙凤。”
……
不久后苏铭再次诞生皇子的消息传了出去,郭嘉、典韦等人全都跟着高兴。
城里面的百姓亦是跟着开心,因为天仙楼又打折了。
上一次打折还是貂蝉生苏瑶的时候。
“听闻陛下再添皇子,出生时遥远的天际竟有金光闪过,实在是不可思议啊!”
“我怎么听说的是五彩祥云遍布虚空,那可是圣人诞生才有的异象!”
“我听说的是……”
酒楼里面百姓们议论纷纷,实则根本没有异象。
只是以讹传讹下,即使假的也被说成真的。
当然,更多的是希望苏铭可以多生一些皇子公主,这样他们就可以多喝几次打折的天仙醉了。
这可不单单是洛阳城的天仙楼打折,而是大乾皇朝内的所有天仙楼一起打折,而且是连着三天。
所有人都因此替苏铭感到高兴,因为他们跟着受益了。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又是数个月时间过去,整个大乾皇朝都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之中。
因为科举考试即将来临,这可是首届科举啊!
学子们都兴奋异常,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市井小民,都对这场科举充满了期待和渴望,希望自己能一举夺得第一,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