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哥!来了,来了!”

天洪急匆匆地跑到了地里,一边挥手,一边大声喊着。

李天明看似在干活,实则心不在焉的,只要想到等会儿就能见到那位老人,他就难掩激动的心情,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接着将稻秧中间的一棵杂草拔掉,招呼着李学庆。

“叔,走了!”

李学庆直起腰,看着道边的天洪,赶紧跟在李天明身后走了过去。

“人在哪?”

天洪被李天明安排在村口守着,只要车一到,就过来报信。

“在厂里呢,来了三辆小汽车呢。”

“看清来的是谁了吗?”

李学庆忙问道。

天洪挠了挠头:“不认得。”

这个时候的老人家,毕竟还不像伟大领袖在民间的知名度那么高,家家户户都在最显眼的位置张贴着画像,很多人只是听过他的名字,并不知道长什么样子。

“叔!”

李天明走到跟前,小声说了一句。

人既然已经到了,也就没必要继续保密了。

李学庆听了,顿时瞪大了眼睛。

“他不是……”

农村的消息相对闭塞,老人家刚刚复出没多久,李学庆自然不知道,前些年开大会,还要跟着一起喊“打倒xxx”的那个人,如今又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

话到嘴边,李学庆及时忍住了。

心里不由得感叹,这年头是真够怪的。

电风扇厂的车间内,老人家正听着天生介绍生产流程。

老人家听得很认真,还不时地发问。

“你们生产的电风扇,质量咋个样?听作先同志讲,这一批电风扇,要出口到国外,质量如果不过关,砸的可不光是你们的招牌,还要砸国家的招牌!”

天生忙道:“请首长放心,所有的电风扇在装箱入库之前,都要经过质量检测。”

老人家点点头:“好,就是要有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小同志,听你刚刚介绍,现在的生产任务很重,作先同志也讲喽,还有很多订单,要急着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但千万不能忽视质量,我们国家的产品,出口到国外,要和那些国外的产品竞争,质量是第一位的。”

天生赶紧表决心:“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正说着,李天明和李学庆也到了。

王作先赶紧招呼着两人过来。

“首长,这位就是李家台子的村主任,李学庆同志,这位是……”

“我晓得他,李天明,上过报纸嘛!”

本来看到老人家,李天明就已经激动得不行了,现在听到老人家说,居然知道他,一时间更是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对李天明的反应,老人家并不意外:“天明同志,不握握手吗?”

啥?

握手?

我手搁哪呢?

“首……首长好!”

李天明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赶紧握住了老人家的手。

“你的名字,我已经听到过好几次喽,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个老党员,没想到你的年纪这样小,好,年轻有为。”

被老人家当面夸奖,饶是李天明活了两辈子,心志坚定,此刻也不禁感觉像是在做梦。

别人不知道,或许连老人家自己都不清楚,他未来将会为这个国家带来怎样的变化。

李天明曾生活过的那个年代,国家能够傲立于世界之林,毫不夸张的说,都是老人家打下的坚实基础。

参观完电风扇厂,随后一行人又去了隔壁的电饭煲厂。

接着,老人家又去了田间,去了村里,不同于他之前去过的那些村子,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老人家自复出以来,因为国内的真实状况,越发沉重的心情,此刻也不禁变得畅快。

这段时间,他也在思索着,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改变国家的现状。

中枢领导中,老人家一直都是坚定的务实派。

老百姓要过好日子的期望十分迫切,当务之急,任何事都没有改善国内经济状况更重要。

可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环境之下,想要探索出一条新的路,老人家所要面临的阻力还是太大了。

在李家台子看到的这一切,给了他很大的触动。

因为阻力,感觉被捆住的手脚,仿佛一下子变得轻快了。

心情大好之下,老人家还脱掉鞋子,挽起裤脚,亲自下到田里,工作人员想要劝阻,可还没等开口,就被他挥手拦下了。

“你们可不要小看我,我小的时候也种过田,如果不是参加革命,说不定,我也是个很好的庄稼把式!”

工作人员见状,也只能学着老人家的样子下到田里,护在身侧,防止出现意外。

“学庆同志,你们村里的满工,能评到几个工分?”

呃?

老人家不等李学庆回答,自顾自地说道:“我比不上村里的壮劳力,评个6分,应该还差不多吧?作先同志,晌午喽,我看今天就在村里叨扰一顿午饭,你看怎么样啊?”

王作先能说啥,当即就想让李学庆去准备。

“不忙,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们的口粮,还是要自己来赚,作先同志,不如我们来比一比,这一垄地,看看谁先干到头!”

说着便弯下腰,仔细寻找着稻秧中的杂草。

“王主任,这……这哪能行嘛!”

中枢来的首长,现在居然下地和普通社员一样劳动。

“别说了,就按领导说的办,学庆同志,你让人准备一下,记住四个字‘简单为好’。”

简单?

李学庆看向了李天明,想找他拿个主意,这“简单”究竟要多简单?

“天洪!”

李天明把天洪叫到了跟前,低声说了几句,天洪转身就跑了。

老人家可不是做做样子,干起活来,特别认真,可毕竟是奔70岁的人了,体力还是明显跟不上,等将这一垄地中的杂草清理干净,还是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才走了上来。

“老喽,不服老不行,天明同志,未来还是要看你们这些年轻人。”

这时候,宋晓雨和张秀芝便到了,每人胳膊上挎着一个竹篮。

看到老人家的时候,宋晓雨先是一愣,脸上满是激动的神色。

“首长,先吃午饭吧!”

众人在一棵大柳树下席地而坐,竹篮里是刚烙好的大饼,一大碗炒鸡蛋,和一碗酱菜,还有几根刚从自留地摘来的嫩黄瓜。

老人家看了一眼饭食,微微蹙眉。

“村里的生活,已经这么好了吗?”

李天明实话实说:“平时还是以粗粮为主,不过隔三岔五的也能吃得上细粮,村里有养殖场,鸡蛋还是能经常吃到的。”

听到这话,老人家点点头,随后便招呼着随行的工作人员,还有王作先等海城革委的领导们一起吃饭。

“两位小同志,我们来村里叨扰,辛苦你们喽!”

宋晓雨忙道:“不……不辛苦,首长快尝尝,刚烙的大饼。”

老人家最近工作太累,没什么胃口,吃得很少,但今天的心情格外好,体会到了难得的轻松。

“有娃娃了?”

老人家看向了张秀芝,高高隆起的小腹,里面正在孕育着一个新生命。

张秀芝害羞地红了脸。

“这是好事嘛,不要不好意思,我们的事业就是要有越来越多的接班人,吃了你的饭,我也没啥子可以送的,我的老家,谁家生了娃娃,都要请村里的老先生帮着取名,我来给你的娃娃取个名字,怎么样啊?”

张秀芝闻言,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天生又不在这里,只能求助地看向了李天明,见李天明点头,这才怯生生的说道。

“好……好啊!谢谢您了!”

老人家接着问道:“娃娃这一辈排哪个字?”

“振!”

“这个振字好,如果是男娃,我看……就叫振邦,怎么样?”

李天明听得一愣,难道是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上一世,天生和张秀芝的第一个孩子,正是取名李振邦。

想着看向了宋晓雨,李天明很想找老人家为他还没出世的孩子讨一个名字,老人家亲自命名,这是多大的福分。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如果真的开了口,感觉有邀宠之嫌。

“吃饱喝足,学庆同志,找个地方,我们坐下来,好好地聊一聊!”

接下来,要做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