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季犹如一个冷酷的巨兽,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热情,整个春节除了走亲戚,家家户户基本都如冬眠的动物般蜷缩在家里。
雷晓晓确认有孕后,春节期间唯一一次出门,便紧紧跟随着吴战到魏将军家拜年,其余时间都如那慵懒的猫咪,安静地在家里猫冬。
好在买的柴火足够,炕上犹如温暖的小窝,丝毫不感觉冷意。
雷晓晓再次出府时,已是二月了,此时的她已怀孕三个月,大夫把脉后道胎相稳定,吴战这才放心地陪着雷晓晓出府游玩。
雷晓晓只是觉得自己仿佛被禁锢了一个多月,心中烦闷异常,这才如那渴望自由的小鸟般,想要出来逛街,感受那外面世界的精彩。
二人漫步走在热闹的街市上,身后跟着丫鬟侍卫。
而吴战则如那忠诚的卫士,紧紧护着雷晓晓,眼神里满是关切与宠溺,不时轻声提醒她小心脚下,又小心翼翼地将她拉到远离人群拥挤的地方。
街道上早已有那勤劳的小蜜蜂,早早开始了忙碌的生意。
街边做各种吃食的小贩是最多的,他们的叫卖声犹如一曲曲动听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共同演绎着这美妙的人间烟火。
雷晓晓犹如那好奇的孩子,兴致勃勃地东瞧瞧西看看,在那些令她垂涎欲滴的吃食小摊面前驻足停留,遇到好吃的便大快朵颐,遇到不好吃的,就浅尝辄止,剩下的全部被吴战一一包圆。一路逛过去,两人的肚子已如那鼓鼓的小皮球,吃撑了。
除了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吃食摊子,其余的东西雷晓晓觉得有趣的也会买上一些,不过数量并不多。
将这一条街逛完后,一行人犹如鱼入大海般,又步入了另一条街道,这条街道更加繁华,道路两旁没有小贩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店铺,宛如繁星点点。
雷晓晓一家一家地逛过去,遇上喜欢的便直接买下。其中最吸引雷晓晓的,是一家绸缎庄,那色彩斑斓的绸缎,犹如天边的彩霞,令人目眩神迷。
雷晓晓看着这些绸缎,眼中闪烁着喜爱的光芒,仿佛这些绸缎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吴战看出了她的心思,当即让老板拿了几匹上等的绸缎包起来,绸缎的颜色皆是雷晓晓最喜欢的那几种,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制的一般。
雷晓晓娇笑地看了他一眼,心中暗自夸赞:“嗯,不错,真有眼色。”
逛了大半天,雷晓晓感觉有些疲惫,吴战便带着她找了家酒楼,点了些她爱吃的菜,让她好好休息了一番,而后才慢悠悠地回府。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在不经意中流转,转瞬便来到了三月份。
三月份的庄园里,人们开始忙碌地翻地、堆肥,为新一年的播种做准备。
此时,雷晓晓的腹部已经微微隆起,但她依然不放心,便亲自前往庄园,将所有事项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而后又亲自到地里查看一番,这才放心地回城。
当晚,吴战下值归家,得知雷晓晓去了庄园之后,便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急忙回房和雷晓晓商议。
吴战让她今后将大部分事情都交待给下人去做,若是实在需要她外出处理的,一定要带上足够的侍卫和丫鬟,以确保她的安全。
雷晓晓见他那如临大敌的模样,宛如一只受惊的兔子,只好笑着答应。
之后,雷晓晓便时常派遣人去庄园里打探情况,回来后再将所闻所见一一告知于她。
而吴景霄和吴景言这两个小家伙,自从得知娘亲肚子里有弟弟或者妹妹后,每日都要隔着肚皮与弟弟或妹妹窃窃私语,那模样活像两个小大人,把雷晓晓逗得前仰后合。
如此一来,雷晓晓的日子也不再那么难熬。
……
而雷老大一行人的新年是在驿站中度过的,好在还有他们四人相依相伴,倒也不至于太过孤寂。四人在驿站中度过初二,才又踏上归家的路途。
雷老大一行人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遇到下雪、下雨时,便停下脚步稍作歇息,待天气转晴,又继续启程赶路。
就这样,不紧不慢地一路前行,终于在三月二十三这日抵达家门。
此刻,天色已渐渐接近傍晚。雷家人恰好准备用晚饭,仿佛是在迎接远方归来的游子。
陈氏见四人归来,如一阵风般立即冲向厨房,让厨娘再做几道菜。三位厨娘的动作快如闪电,没一会儿,便将丰盛的饭菜如变戏法般呈了上来。
一家人先是热热闹闹地用过饭,才围坐在一起闲聊。雷老大兴奋得像个孩子,手舞足蹈地说起一路上的奇闻异事,还如献宝般拿出在外面买到的一些小物件分给家人。
雷老二则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途中遇到的趣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仿佛那趣事就发生在眼前。
覃氏和田氏则一人抱着一个小孩,犹如两座温暖的港湾。每当大家问到京都之事时,两人总是像抢答似的,第一时间回应大家,将京都之事描述得活灵活现,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惹得大家心驰神往,对那遥远的京都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当众人得知县主的为人犹如和煦的春风一般,都不禁感叹四郎的运气真是好到爆棚,竟然能够迎娶如此温婉的县主。
陈氏和雷老爷子自然清楚四人为何如此匆忙地往家赶,但听着众人的议论,却丝毫感觉不到他们有半分的艰辛。
然而老两口心里明白,他们这一路必定是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只是儿子儿媳们不愿多言,他们也默契地选择了不追问。
闲聊了一会儿,陈氏便让大家回去洗漱歇息,等养足精神,再慢慢聊也不迟,于是大家便各自回房,如倦鸟归巢般洗漱休息去了。
次日,村里人得知雷老大四人归来后,便如潮水般涌来串门,聊着聊着,话题就不由自主地朝着京都和县主这两个方向蔓延开来。
四人则是犹如诲人不倦的夫子,不厌其烦地为众人一一解答,每次都要讲到口干舌燥才肯罢休。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七八天才逐渐平息。此后,四人又回到往昔的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