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程锦月勒马驻足于官道旁的山坡上,远眺前方蜿蜒的道路,冬日的风还带着阵阵寒意,吹动她束起的长发和浅青色的斗篷。身后传来马蹄声,呼延常驱马来到她身旁。
\"银月,再有半日路程就到金州了。\"呼延常的声音温和而沉稳,\"祖父他们应该已经收到信鸽,想必正盼着你呢。\"
程锦月轻轻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缰绳。一直想来看望外祖父,这次终于要见面了,这一路上她既期待又忐忑。从未谋面的外祖家会如何看待从未谋面的她?母亲当年不顾家人反对去,离家而去,最终落得那般下场,呼延家可会因此怨恨她?
\"前面有官差设卡。\"呼延常突然压低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程锦月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见前方百丈处的官道上,几名身着皂衣的官差正在搜查过往的车辆行人。一个商队被拦下,货物被翻得乱七八糟。
\"近来各处关卡都查得严。\"呼延常皱眉道,\"据说是追查什么物品。\"
程锦月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古媚儿和她那个所谓的哥哥,借着弯月族的名号不知笼络了多少地方官员。这一路上他们已经遇到三次严查,若非三表哥提前打点好的通关文牒,恐怕难以如此顺利。
\"我们走。\"她轻夹马腹,与呼延常并肩向关卡行去。
官差见到呼延常腰间的玉佩,立刻变了脸色,恭敬地让开道路。那是呼延家的信物,在金州地界无人敢拦。
过了关卡,道路渐渐开阔,两旁开始出现零星的村落和田地。程锦月的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与呼延常聊起了沿途见闻。这位三表哥虽然只比她大两岁,却见多识广,谈吐不凡,相处下来,两人已如亲兄妹般亲近。
\"锦月你看,\"呼延常突然指向远处,\"那就是金州城。\"
程锦月抬眼望去,只见地平线上,一座雄伟的城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高耸的城墙如巨龙盘踞,城楼上旌旗招展,气势非凡,打听祖母和哥哥们分配何处时,曾匆匆一过。
\"比我想象的还要壮观。\"她轻声感叹。
待会儿进了城,我先带你去看最热闹的市集,那里有最好的羊肉汤饼...\"
他兴致勃勃地介绍着,程锦月却渐渐听不进去了。随着距离拉近,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她心中翻涌。这就是母亲长大的地方,每一处街巷或许都曾留有她的足迹。
金州城东门,守城士兵见到呼延常立刻行礼让道。穿过高大的城门洞,喧嚣的市井声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
\"三少爷回来了!\"有商贩认出了呼延常,热情地招呼着。
呼延常微笑颔首,却未作停留,领着程锦月径直向城中心方向而去。街道越来越宽敞,虽是边境,但也不失繁华。终于,他们转过一个街角,一座宏伟的府邸出现在眼前。
朱红色的大门敞开着,门前整齐地站着两排家丁丫鬟。正中站着三位衣着华贵的长者,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那是...\"程锦月的心突然跳得厉害。
\"外祖父、外祖母和大哥。\"呼延常轻声道,眼中带着温暖的笑意,\"他们亲自来迎你了。\"
程锦月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缰绳。她从未想过呼延家会以如此隆重的礼节相迎。记忆中,除了被当作\"灾星\"关在偏院的岁月,被生生饿了七天的回忆。而眼前这阵仗,分明是在迎接一位贵客。
\"别怕。\"呼延常似乎看出了她的紧张,安抚道,\"你是小姑姑的女儿,是呼延家的血脉。\"
他们缓缓策马向前。围观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
\"那不是呼延家三少爷吗?他身边那姑娘是谁?\"
\"看那气度,怕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子。\"
\"能让老太爷和老夫人亲自出迎,定是了不得的人物!\"
程锦月深吸一口气,在距离府门十丈处翻身下马。她整了整衣衫,缓步向前走去。随着距离拉近,她看清了站在正中的两位老人——老太爷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老夫人雍容华贵,眼中含着泪光。
就在这一刻,老夫人突然向前踉跄了一步,颤抖着伸出手:\"澜儿...是我的澜儿回来了吗?\"
程锦月怔住了。澜儿——那是母亲的小名。
老太爷连忙扶住老伴,声音也有些发颤:\"不是澜儿,是澜儿的女儿,我们的外孙女锦月啊!\"
程锦月再也忍不住,快步上前跪倒在两位老人面前:\"外祖父、外祖母,不孝外孙女程锦月,前来拜见。\"
老夫人一把将她搂入怀中,泪水夺眶而出:\"好孩子,快让外祖母好好看看你...像,太像了,简直和澜儿年轻时一模一样...\"
老太爷也红了眼眶,轻抚着程锦月的发顶:\"这些年苦了你了,孩子。从今往后,呼延家就是你的家。\"
站在一旁的大表哥呼延灼上前一步,温声道:\"祖父、祖母,表妹一路奔波,还是先请进府再叙吧。\"
\"对对对,瞧我这老糊涂。\"老夫人抹着眼泪,却不肯松开程锦月的手,\"锦月,跟外祖母进去,我让人准备了你母亲小时候最爱吃的点心...\"
在众人的簇拥下,程锦月迈入了呼延府的大门。穿过几重庭院,她被带到了一个布置精美的院落。院中一株老梅树正开着最后几朵花,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飘落。
\"这是你母亲出阁前住的院子。\"老夫人怜爱地说,\"这些年一直保持着原样,就盼着有朝一日...\"
她的话没说完,但程锦月明白。母亲离家后再未归来,这座院子便成了呼延家永远的等待。
进入正屋,丫鬟们早已备好了热水和干净衣物。老夫人亲自为程锦月梳头,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母亲小时候的趣事。老太爷则坐在一旁,时不时补充几句,眼中满是追忆。
梳洗完毕,程锦月换上了一袭淡紫色的衣裙。老夫人满意地端详着她:\"这颜色衬你。当年你母亲也最爱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