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在朱方正的领导之下,亮山那可真是蒸蒸日上,

犹如那初升的朝阳,光芒愈发耀眼。

朱方正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以及 “替天行道” 这堂堂正正的大义,

就像那磁石一般,接连吸引了不少好汉入伙上山。

亮山的势力呢,恰似那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日益强大起来,在江湖上的名声,更是如同那敲响的洪钟,

愈发响亮,传得是四面八方皆知。

而这一切,都被宋河看在眼里。

他看着朱方正的一系列举动,心中就像被猫抓了一般,

泛起了别样的心思。

眼见着朱方正因为招揽众多好汉,威望是一日高过一日,

宋河心里那是既羡慕得紧,又充满了不甘。

于是,宋河也开始对外宣称,自己也要为亮山出一份力。

可实际上呢,他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在亮山的地位罢了。

这宋河心思一动,便开始一番打探。

还别说,真让他盯上了一个人,

正是那因重义气放走犯人而被发配到沧州的朱仝。

宋河心里明白,这朱仝为人忠义无双,

武艺更是高强出众,在江湖上也算是有一号人物。

他寻思着,要是能把朱仝拉上亮山,

那自己在亮山的话语权,必然会大大增加,地位也能水涨船高。

主意打定,宋河便找来李盔。

只见他满脸算计,眼中透着一丝狡黠,对李盔说道:

“李盔兄弟,我听闻那沧州的朱仝,可是个厉害角色啊。

你去把他照看的小衙内劫了,引他来追。

到时候,以小衙内为人质,

不怕他不听话,咱们趁机劝他上亮山。

只要他肯入伙,日后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

李盔一听,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问道:

“宋大哥,你说这法子能成吗?

咋感觉有点太狠了点呢?”

宋河不耐烦地摆摆手,说道: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照做便是,哪来这么多废话。”

李逵平日里本就对宋河言听计从,

当下也不再多问,领命而去。

且说那朱仝,在沧州因办事得力,

把沧州知府哄得那叫一个开心,

知府对他那是相当赏识,

甚至将自己的心肝宝贝小衙内都放心地交给他照看。

这一日,风和日丽,朱仝如往常一样,带着小衙内外出游玩。

小衙内一路上蹦蹦跳跳,欢声笑语不断,朱仝看着也满脸笑意。

就在这时,李逵瞅准了时机,犹如一头恶狼般猛地窜出。

他二话不说,一把抱起小衙内转身就跑。

朱仝听到动静,回头惊见小衙内被劫,

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心急如焚地大喊起来:

“贼人休走!快放下小衙内!”

喊罢,拔腿便追。

李逵一边跑,一边故意放慢脚步,

还时不时留下些线索,就这么引着朱仝一路追赶。

追到一片偏僻的树林时,

朱仝眼前出现了宋河和李逵等人。

朱仝顿时怒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

他手指着宋河,大声吼道:

“你是谁,是不是你指使他劫走小衙内的?

你究竟想干什么!”

宋河脸上露出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慢悠悠地说道:

“朱仝啊,我们这可是看重你的本事,真心想请你上亮山啊。

你瞧瞧如今这朝廷,腐败得不成样子,

你在这沧州为知府卖命,能有啥前途呢?

不如跟我们一起,去亮山干一番大事业,那才叫痛快。”

朱仝气得浑身止不住地发抖,大骂道:

“你们这群卑鄙小人!

为了达到目的,竟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

还以为亮山都是好汉,原来也是欺世盗名之辈

要是小衙内有丝毫损伤,我定要你们血债血偿!”

这时,李逵却嬉皮笑脸地冒出来,说道:

“那小衙内嘛,咬我一口,跑丢了

这荒山野岭不会被豺狼叼走了吧。”

朱仝听闻此言,犹如遭了雷击一般,

整个人都呆住了。片刻之后,

悲痛欲绝的他双眼瞬间通红,像是要滴出血来,

他嘶吼着,提刀便冲向李逵:

“李逵,拿命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只听得一声大喝:

“住手!” 原来是朱方正带着人匆匆赶到了。

原来,朱方正得知宋河的计划后,

心急如焚,马不停蹄地赶来阻止。

朱方正满脸怒色,看向宋河,大声斥责道:

“宋河,你怎能用如此下作的手段!

胁迫他人入伙,这岂是我亮山所为?

咱们亮山向来行事光明磊落,

你这般行径,简直是给亮山抹黑!”

宋河却不以为然,冷哼了一声,说道:

“我这都是为了亮山好,

你别在这里假惺惺地装好人。

你能拉人入伙,我就不能?

各凭手段,你何必大惊小怪。”

朱方正气得脸色铁青,手指着宋河,怒声斥道:

“手段不同?你这分明是不择手段!

亮山‘替天行道’,靠的是大义,是人心,

靠的是让天下好汉心甘情愿地追随,

而不是你这种胁迫的脏手段!

你如此行事,与那朝廷的贪官污吏又有何区别?”

朱仝泪流满面,悲愤交加地看着朱方正,

又看看宋河,说道:

“你们亮山行事如此狠辣,如何面对世人?”

朱方正赶忙说道:

“朱仝兄弟,宋河此举我绝不认同。

我这就命人去找小衙内,只要他还活着,定将他平安送回。

亮山兄弟众多,并非人人如此。

我真心希望你能加入,一同为百姓谋福祉。

我们亮山的宗旨,绝非他这般歪门邪道所能代表的。”

朱仝心中五味杂陈,想到自己如今在沧州已无立足之地,

再看看朱方正那真诚的眼神,长叹一声:

“罢了,罢了!我朱仝与朝廷恩断义绝,

若你能找回小衙内,我便随你们上亮山。”

朱方正立刻吩咐手下,在树林里四处仔细寻找小衙内。

众人不敢有丝毫懈怠,分散开来,在树林中仔细搜寻。

终于,在一处草丛里,发现了昏迷的小衙内。

众人赶忙将他救醒,小心翼翼地把他带到朱仝面前。

朱仝见小衙内安然无恙,心中那块沉甸甸的大石这才落地。

他看着朱方正,说道:“朱方正,今日之事,我暂且记下。

希望你日后莫要让我失望。”

朱方正点头道:“朱仝兄弟放心,我定不负你。”

随后,朱仝随朱方正上了亮山。

经此一事,亮山众人对宋河的行为都颇为不齿。

大家私下里纷纷议论,对宋河的手段表示鄙夷,

而对朱方正的正直与正义更加佩服。

有人说:“宋河这手段,实在是太不地道了,哪像个好汉所为。”

还有人附和道:“就是,还是方头领行事光明磊落,让人信服。”

宋河察觉到众人的态度转变,只觉得颜面尽失,

心里那股对朱方正的怨恨,就像那熊熊燃烧的烈火,愈发浓烈。

过了几日,朱方正再次找到宋河,一脸严肃地说道:

“宋河,亮山是大家为了正义相聚之地,不是你谋取私利的工具。

若你再这般行事,休怪我不讲兄弟情面。

亮山能有今天,靠的是大家秉持正义,

齐心协力,而不是靠你这些歪门邪道。”

宋河却冷笑道:“朱方正,你少在这里教训我。

你以为你有多高尚?

不过是运气好,先拉了几个人入伙罢了。

别以为你如今腰杆子硬了,对我指手画脚。”

朱方正气得浑身发抖,说道:

“你执迷不悟,亮山容不下你这般行径。

你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亮山的名声,

更违背了我们‘替天行道’的初心。”

宋河梗着脖子,怒视朱方正,大声说道:

“我看是你容不下我!你怕我抢了你的风头,坏了你的好事。

你不过是嫉妒我也想为亮山出力,想打压我罢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矛盾愈发激烈。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这紧张的气氛点燃了,

亮山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格外紧张。

众好汉看着两人争吵,心中也各有想法。

有的好汉皱着眉头,暗自担忧亮山的未来;

有的则在一旁摇头,对两人的争吵感到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