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们虽然也拿着武器,但和眼前几人手上拿着的东西一比,差别就有点太大了。
几个猎人手里的武器,是一根木棍,上面潦草的绑着一块磨制很粗糙的石器,戳出去的力道若是不对,怕是会直接歪到另一边。
有个猎人的背上也背着弓箭,但箭羽肉眼可见参差不齐,一看就知道射出去准头够呛,不出意外,箭头必然也是磨制的石器,因为青铜和铁器的使用,还没有流传开呢。
女娲氏的武器虽然也是长矛,但却是浇灌在磨具里面的统一制式,茅尖是特意磨过的,闪着锋利的寒光。
茅尖另一端,底部套筒的部分插入一根削至合适形状的木棍,戳刺的时候,矛头不会掉落,也不会歪倒,只要力气够,怎么戳都行。
背后的箭篓中,装满了箭支,每一支顶部的箭羽都整齐划一,因为都用火苗细细的修整过,保证射出去的准度更高。
簇新的箭头因为插在箭筒中,所以猎人们无从看到,但只从露出的箭羽来看,就知道这箭支制作的比猎人们的要好得多。
女娲氏的人一看就不好惹,这种不好惹的气质,猎人们只在祝葵的那些侍从们身上看到过。
而且女娲氏还穿着和山下的祝葵队伍一样形式的衣服,所以她们这么一说,猎人们就信了。
这种怪模怪样的衣服,也就只有新来的风氏以及游商的人会穿。
猎人们倒没想过山上这些人其实也是风氏的,他们长居山里,除了赶集换东西,很少和山下的部落打交道。
上一次集市,只是听说新来了个风氏,会做白色的陶器,仅此而已。
猎人们麻溜的转身离开,去另一片山头了。
女娲氏的人还在身后喊着:“告诉你们认识的人,最好不要往这边走,下一次再让我们逮到,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猎人们头也不回,走的更快了。
谁敢惹山下那位游商?
“哎,你说这个游商真的这么厉害啊?一报她的名字,你看这些人吓的。”巡逻的人和同伴对视一眼,笑出声。
寒枝之前在山下写了书信让山下那些运输物资的人带上来,信里已经提前预知过这种外人闯入这片山的情况。
“如果遇到外人要从这片山过,直接告诉他们,我们是游商的人就行。”她在信中这样写。
这片地方,没有谁的名头比祝葵还好用了,所以寒枝直接狐假虎威给山上的工坊套上了祝葵的马甲。
该借势就借势,能借势也是本事。
她们女娲氏现在名气太小了,打出来也不好使,山上小孩多,最好少起冲突,直接报祝葵的名,保证这些人不敢打什么鬼主意。
事实也是这样,从那以后,还真没有外人敢再靠近这片地方。
籽带着族人们,在山里重复着挖煤挖土制煤饼的工作,偶尔还要开窑烧一窑白陶。
但其实住在山里的生活一点都不平静,因为野兽实在是太多了。
老猎户也说了,他在这山里住了几十年,从来也没有在附近见过这么多大型野兽。
“真是怪了你说,怎么以前看不到这些野物。”某天女娲氏的狩猎队又猎回三只麋鹿,还有一只头上长角,十分怪异的动物。
如果寒枝在这里,就能认出,这是一头野生水牛。
但她不在这,所以没人认识,只知道长得怪但能吃。
籽站在一旁没吭声。
根据老猎户的说法来看,她有种感觉,似乎自从女娲氏来到这片山林之后,这些动物便紧随其后出现了。
不过也有可能是她想多了,说不定只是凑巧呢。
这样挺好的,动物一多,狩猎队进山就很容易有收获,族里也能一直都不缺肉食和兽皮用。
而且因为三只小狼越来越懂事,不管白天在山里玩的多野,晚上一定会回来帮忙看守夜间安全,所以女娲氏的住处夜间也很安全。
白天就更好说,她们已经在高处建好了了望塔,每天都有好几班人轮流拿着望远镜在上面巡视。
塔里巡视的活小孩也能干,所以籽安排的都是小孩。
赤已经是狩猎队的队长了,每次打猎都是她带着人进山的。
“这边的很多动物,我在平原都没见过,像枝说的一样,这里物种很丰富啊。”
“你说山上这么多没见过的东西,山下是不是更多?”籽和赤说悄悄话。
她们两个都很想下山,奈何没人能顶替工作,所以只好一直忍着。
不过枝说了,也就这几年,女娲氏要山上山下的两头顾,等时机一到,就能都搬去山下。
目前白陶还是族里的重要产业,所以得看好。
以及寒枝在信里说,山下因为奴隶的存在,并不适合小孩待。
“我不想让族里的孩子从小就接触奴隶,我并不是责怪奴隶会对孩子们造成负面影响,因为这样的负面影响,完全不是由奴隶们的自由意志造成的。”
“我不喜欢现在这个世界,她们也不会喜欢的,可他们还太小了。”
年纪太小,经历的事情以及学习的东西太少,很容易就被带歪。
寒枝是个身体里住着成年人灵魂的穿越者,偶尔都会有迷茫的时候,何况是真正的小孩们。
这些孩子都是从平原跟随她而来的,她既有责任也有义务,力求不要让她们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