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常顺依然去了拆迁区,虽然又扫荡了一些有年代特色的物件,但没有遇到价值特别大的东西。
中午的时候,他去打印店把预订的名片拿到了。
期间杨建超打了电话,说昨晚回去已经把青花罐拿了过来,两人约定下午一点半左右到昨天购买脚踏琴的地方见面。
午饭之后,常顺坐着休息了会儿,差不多一点,他骑着车子向约定的地方驶去。
路过拆迁区一处岔路口,他发现那边有三名回收废旧的人正在争吵。
而旁边围着的还有几名路过看热闹的人。
因为好奇,他骑着车子靠近了那里。
在距离他们只剩下六七米远的地方,常顺停了下来,此时能够听见争吵之人的说话声:
“酒当时是装在你的车子里面的,现在你说不见了,这个责任肯定要你承担。
如果只是一般普通的酒或者说是这几年常见的低档酒,我们肯定不会说啥。
但那可是八十年代的茅台,一瓶有多值钱你自己心里清楚!”
说话的这人是个胖子,年龄四十多岁,另外两人的年龄也差不多。
“你的车子故意落在了后面,中途说上厕别人趁机把酒偷走了,这肯定是你谋划好了的,找人把酒藏了起来,你肯定想把它们占为己有!”
另外一名回收废旧的人气呼呼的跟着附和道。
这人个子比较高,有一米八左右。
听见两人的话,常顺明白了原因,看样子他们是一起合作收东西,遇到了价值大的有人动了歪心思。
类似这种情况,以前那么多年的经历,他在拆迁区也遇见过。
搞回收的人哪怕不合作,看见对方的车子里有好货,趁其不备“顺手牵羊”拿走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很多人吃亏上当之后,会更加小心,会专门焊接一个铁箱子用来储存“贵重物品”。
人大多都是自私的,特别是在如今人人只顾着搞钱的年代,曾经的吃大锅饭为了集体利益、无私奉献的人,又有几人?
“我当时肚子不舒服,总不能不去厕所吧,明知道有贵重东西,你们在前面跑那么快,你们没有责任?
要是我们三人一起走,特别是你们一前一后的跟着,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听他们对话,很显然酒就是这位收废品的人给弄丢的。
这人一米七左右的个头,说话嘴角偏向右方歪斜,从面相看,属于很狡猾、不老实的那一类人。
所谓“眼斜嘴歪心不正”,看到对方的第一眼,常顺对这人的感官就很不好。
不过他刚刚说的话也有道理。
要是三人一起行动,还真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应该是那两人比较相信他,也或许那两人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并不是理由!酒在你的车子上不见了是事实,你必须赔偿我们!”
胖子又说道。
“我们都是这么多年的交情了,还都是一个村子出来的,想不到你今天居然做出了这样的事!”
高个子男人跟着说道。
“我做出什么事了?我说了,酒被别人偷了!你们不相信我,我有什么办法?”
面容看着有几分狡黠的男人说道。
“现在不是到处都有监控吗?你们看看酒丢失的地方有没有监控?”
一名看热闹的女人说道。
“那地方没有监控,偷东西的人,人家也不傻!”
高个子说道。
“你们也不要争吵了,现在的茅台,特别是八十年代或者之前的,十瓶里面八九瓶恐怕都是假酒,就算是被人偷走了的也未必就是真酒!”
另外一名看热闹的50岁左右的男人出来劝解道。
“不会的,我们那酒肯定是真酒!是在别人家历史建筑老房子很隐蔽的角落找到的!”
胖子很确定的说道。
“那你们花了多少钱购买的?”
50岁左右的男人又问。
“这些我们不方便说!”
高个子回道。
他不说但是常顺心里清楚,肯定没花钱,去别人家买东西谈好了价格,打包购买一起藏着拿出来的。
像这样的情况,在拆迁区比较常见。
而卖东西的人因为时间久了,哪怕是很重要的东西,也可能会遗忘。
常顺自己就是这样,平时买的东西多了,拿回去放着后,或许三五天还记得,但是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那肯定就忘记了。
何况有些时候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
当然,也有其它更复杂的情况。
“酒已经丢了,我现在心情也很不好,要是以后还有机会遇到老酒,到时候我再补偿你俩,你们看怎样?”
嘴角看着有些歪的那人说道。
这话无非就是一个托辞罢了,想再遇到八十年代的茅台,估计很不容易。
“老李,你怎么看?”
高个子问胖子。
“我们以后监督他,要是看见他弄到了好酒,就要过来,直到抵消我们三人平分的那种份额,老魏,你没有意见吧?”
胖子说着看向了嘴角向一边歪斜的那人。
这也算是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法。
“我没意见,就按你们说的!”
对方答应的倒是很干脆。
答应是答应了,所谓“事不过当时”,至于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会变淡或者发生变数。
看到这里,常顺也没有继续看了,而是骑着车子继续向跟杨建超约定的地方驶去。
他到的时候对方已经等在了那里,也是刚到不久。
两人简单打过招呼,对方就把罐子拿了出来。
罐子不大,高度只有约16公分,最大肚径也只有约12公分,比较厚实。
现场看实物比图片效果更好。
青花折枝花卉很形象,颜色古色古香,罐子的釉面温润,没有那种“贼光”。
还是按照之前的估价,他花了2000块钱把它买了下来。
杨建超带来的东西并不止一个罐子,还有两本相册、一本邮票、一把提梁壶。
两本相册基本上都是生活照,一本是五六十年代,还有一本是八九十年代。
从相册里面的照片、人的穿衣风格,都能看出很明显的时代气息。
一本邮票,里面的数量比较多,不过没有特别稀少的品种。
当然,目前的邮票市场行情并不好,那些稀少的价格也大打折扣,不像前几年,特别是十多年前热度高时那样值钱。
因为行情不好,古玩城的不少“邮币卡”店都倒闭了。
提梁壶是特殊年代“粮棉丰收”壶,壶面上有谷穗、灯笼、“为人民服务”伟人书籍封面、棉花图案以及“粮面丰收”文字。
两本相册50块钱,一本邮票300块钱,提梁壶200块钱。
邮票缩水是最多的,以前行情好的时候,这一本哪怕再不值钱,价值至少是现在的十倍以上。
期间两人闲聊,他把不久之前遇到的那三名搞回收的老板之间发生的事也跟杨建超说了下。
提醒对方以后要更加注意保管好自己的东西,特别是价值大的,一定要锁好、放好,最好是尽可能不要让外人发现。
杨建超也跟他说了一些回收废旧人之间的相互竞争、勾心斗角。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收废品的圈子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