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460章 今天卖了4000多,你也算是盆满钵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0章 今天卖了4000多,你也算是盆满钵满!

三个摇铃,形状大小不一样。

一个木柄黄铜摇铃、一个三叉红铜手柄摇铃、一个铜环挂铃。

它们的表面或有太极八卦图案,或有符文图案,或有文字。

10个令旗,是道士布阵专用的五方令旗,它们是两套。

这种令旗,颜色各不相同,分为青、红、黄、白、黑五色,据说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

同时也与五方:东、南、中、西、北相对应。

可以号召五方兵马。

三个木头雕刻的木雕像,是三清像,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它们的高度,都在一尺到40公分左右,材质是黄杨木,也算是比较名贵的木材。

两幅装裱过的字画,跟之前拿出来的那两幅又不一样。

展开之后,常顺发现其中一幅是钟馗画像。

另外一幅,居然就是《黄庭经》。

关于《黄庭经》,曾经听拆迁方面的小说,他了解过,也查过资料,说的是道家修仙养生、长生的功法。

里面讲述的就有人体穴位、经络运行方面的知识,是道家五大经典之一。

等以后年龄大了,闲着没事干的时候倒是可以研究研究。

两个葫芦,一个红铜材质,一个纯天然。

红铜材质的葫芦,不是很大,高度约15公分。

纯天然的葫芦,要大很多,高度差不多有一尺。

葫芦的表面,也刻画的有星宿或者符文、八卦图案。

5个龟壳,最大的一个有成年人手掌大小,最小的一个只有一角钱纸币那么大。

它们的面上,图案同样复杂。

这几样龟壳,应该也是“法器”。

香炉,青石材质,双耳方形,有四足,整体高度约35公分。

表面雕刻有灵芝、祥云纹饰。

以前在拆迁区,他也购买过道教类似的物品。

包括佛教、天主教的一些物件。

今天过来看见的这些,基本上都是老货,五十年代之前的东西。

提梁壶,是七十年代的彩瓷花卉提梁壶。

它的表面画有竹子、梅花花卉。

写有诗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铜火锅,“囍”字罐,都是民国时期,这两类物品不算少见,拆迁区经常能够遇到。

装在蛇皮袋里的旧书,是陈老板单独选出来的杂志、小说、画册等,这些有62斤。

看完之后,两人商量了价格:

4幅字画,600元。

6把剑,300元。

22块令牌,400元。

3个摇铃,300元。

两套令旗,150元。

三清像,500元。

两个葫芦,100元。

5个龟壳,150元。

香炉,100元。

包着牛皮的紫檀木箱子,跟里面的道教古籍一起计算的价格,1500元。

紫檀木箱子,肯定是捡漏了。

提梁壶,50元。

铜火锅,50元。

囍字罐,60元。

62斤旧书,93元。

共计:4353元。

“常老板,这武功秘籍,买回去了你可以好好了解一下,你还年轻,锻炼锻炼,说不定哪天就成了绝世高手。”

把东西往他的面包车上装着时,陈老板笑着道。

“这世间哪里有啥绝世高手,你影视剧看多了!

我买回去,最多挂在家里看看、欣赏一下!”

常顺觉得这种字画,象征意义更大,就像之前购买的太岁,看见它们,就能让自己联想到一些事情。

看到这幅字画,能提醒他多锻炼锻炼身体,让自己更加健康,说不定未来能够多活几年。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拆迁区,从那些千家万户的住户家长期收购老物件,有时真能遇到很多意想不到、以前不曾见到过的东西。

这就像过来之前,他完全没想到过会购买一幅《内景图》。

“我开开玩笑!我当然知道任何武功秘籍无非都是假的而已!”

陈老板又笑着道。

“今天卖了4000多,你也算是盆满钵满!”

常顺看了看对方,笑着转移了“秘籍”方面的话题。

如果是单卖其它废旧物品,4000多,在这年头还是需要不少货物的。

而古玩,就这么一点点。

另外他又想到,在拆迁区,这些收购废品的人,逮到一家有大货的,对于他们来说,就能发财。

而那些回收废旧的人,最初在从事这个行业时,可能只想着回收废旧。

但随着认知不断的深入,见识的增长,会知道去别人家买废品时买到一些古玩。

拆迁区那些搬迁户在搬家时,处理家中的废品,很多时候,都是让那些收废品的人自己进去捡。

特别是老房子,家里老人不在了,儿女在外地,又不缺钱的人,就直接打包出售,半卖半送。

往往遇到这样的住户,他们家老房子里面说不定就有很多的老物件,各种各样被遗忘的有收藏价值的东西。

有经验的收废品的人,就是等待这样的机会,三年不遇到,遇到吃三年。

甚至要是遇到一次真正有“高货”的老房子,发现一些价值大的物品,一次就能发大财。

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他曾经就听别人说过有搞回收废品的人遇到这样的机会发了大财的。

“也希望你能多赚钱!我们互惠互利,各赚各的一份!”

陈老板又说道。

两人聊着,东西就都装好了。

常顺付了钱,又说了几句,让对方弄到了东西再联系,他就开着车离开了。

走了大概200米,在一处巷子口,他又看见了搞回收的赵老板。

此时对方骑着的三轮车上也放了不少的废旧物品。

从面上看到的情况,有大量的废纸壳,一些塑料制品以及一辆坏掉的自行车。

既然遇到了,他就把车靠边停了下来,打算顺便问问对方有没有弄到他可以购买的物品。

“常老板,我车子上有两瓶老酒!”

在他下车往对方三轮车走去时,赵老板也看见了他。

可能急着卖货,对方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道。

说完就停下了车子。

“两瓶老酒吗?我看看!”

很快,赵老板就把酒拿了出来,是两瓶“赊店老酒”。

酒瓶是白瓷的,53度,面上的电话号码是3位数。

单看电话号码,就知道有年份。

看了一下日期,是八十年代。

“多少钱?”

看完,常顺问价道。

“你给100块钱吧!”

赵老板想了想,然后说道。

这样说,他也没有还价。

“还有其它东西吗?”

付钱时,常顺随口又问了一句。

“这里没有了,不过住的地方倒是有几样,那个等改天下雨做不了生意,你再过去购买!”

“那行!先这样说。”

拆迁区业务多,对方赶时间卖货,他们简单聊了几句就各自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