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号傍晚,mh区,常顺家小别墅一楼餐厅里。
此时餐桌上摆满了饭菜,这些菜,除了几样家常菜,另外他还专门买了两样比较高档的海鲜:
一样是澳洲龙虾,另外一样是南非鲍鱼。
至于为啥买这两样菜,因为今天是七夕。
除了菜,餐桌上放着的还有一瓶果汁以及一瓶茅台。
过节的原因,之前在白天的时候,常顺已经给宋芫买过玫瑰百合花。
两人也都说过节日祝福的话语。
“阿顺,之前问你龙虾、大鲍鱼多少钱,你不说,现在可以说说了吧!“
吃饭的时候,父亲问他道。
晚上在这边吃饭的是他们一家五口人。
本来打了电话让常静过来一起吃的,但她说蒋宏成要她去他家吃饭,就没有过来。
半个月前,蒋老中医把两家人约到一起,在xh区的一家星级酒店吃过饭,也算是认可了两人交往的事情。
目前这个年代,不像后世物流那样便捷,澳龙、南非鲍的价格是很高的。
另外一般的超市,也不销售这类高档海鲜物品。
常顺是专门从某星级酒店花钱买回来的。
龙虾、鲍鱼各买了四只,一共花了差不多5000块钱。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吃顿饭用五六千,也算是——“吃的是一头牛”的生活了。
当然,这样的食材还算不上顶尖,还有更好、价值更大的。
以他现在的实力,天天这样吃喝肯定吃不起。
但以后,特别是过几年,十几年后,自己手里的那些绿松石、股票、沉香、售卖之后,钱会越来越多。
到那时,实现了财富自由,那些钱只是用来吃的话,不乱花钱,吃些美食肯定是消费得起的。
再说也不可能长期天天都吃得那样好、花费那么多的钱。
“爸、妈!先说好,我要是说了价格,你们可不要怪我乱花钱,怎么说这些都是吃的东西!”
看着父母,他笑着道。
并没有急着告诉他们具体花了多少钱,而是先提前进行了声明。
这样说的话,哪怕他们一会儿听到了真实的价格,也不会太过吃惊。
不过跟宋芫,常顺还是说过了的。
对于钱方面的事情,她还是让他自己做主就好。
两人在一起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他们的感情,特别是宋芫对他,已经是那种深入骨髓的爱。
主要还是常顺各方面都没有让她失望,能给她带去足够的安全感。
目前他的房产、包括在京城买房,买的那些股票、投资的公司等,她也是知道的。
两人最初的相识,一方面是特定的相遇。
另一方面,也是对方被他的成熟稳重、眼神里面的沧桑所吸引,觉得他跟别的年轻人不一样。
“爸、妈!你们尽管吃就是,不要关心价格了,管它多少钱呢!”
宋芫看着他俩也笑了笑,跟着说道。
“芫芫说的对!你们还是不要问价了,反正已经上了餐桌,吃就是了!”
常顺说着,打开了酒瓶,先帮父亲倒了一杯酒,又跟他自己倒了一杯。
而宋芫则是打开了果汁,跟母亲满上了一杯,之后又给她自己也倒了一杯。
“那行吧!我不问了,免得听了价格心疼!”
可能还是儿媳的话起了作用,父亲在看了看他俩后,动起了筷子。
他先帮母亲夹了一只南非鲍,又跟他自己夹了一只。
南非鲍比较大,拿在手里,像块大馒头。
不论是鲍鱼还是龙虾,常顺买的大小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龙虾他并没有买那种特大的,一只大概两三斤。
如果是特大的澳龙,七八斤,十来斤左右的都有。
帮宋芫夹了一只鲍鱼、剩下的那只,他连盘子一起端到了面前。
在喝酒之前,几人都先尝了下这种南非鲍的口感。
跟平时吃的小鲍鱼有些区别,但他觉得区别也不是太大,只能说肉更多一些,另外吃着有那种吃年糕的感觉。
如果不缺钱,吃这种无所谓。
但论性价比,那肯定还是吃普通鲍鱼划算,毕竟普通的鲍鱼价格要便宜了太多。
吃了会儿,常顺也陪着父亲喝起了酒。
“阿顺!你三舅、三舅妈昨天跟我说想在下个月或者十一之后买房。
他们说你对沪市这边比较熟悉,想让你帮他们参谋一下,看买到哪里比较好。”
又过了一会儿,母亲像是想到了啥,对他说道。
“三舅他们要买房子了吗?”
听见这消息,他看向了孙春荣。
“是啊!今年他们除了捡铁卖了些钱,捡到的那些古玩类物品,也有一些收入,在郊区镇上买房的钱已经够了。
另外他们的想法是房子买了之后,简单装一下,明年过来就可以住。
一方面以后不用出房租,另外一方面,住自己的房子也更自由。”
母亲又说道。
“那等他们买的时候跟我说一声,我到时候开车带着他们在周边的几个镇上看看。”
三舅、三舅妈想买房子,他当然是会帮忙的。
其实mh区、SJ区包括周边其它区,未来几年、十几年发展的都很快,买哪里都很好。
“行!晚点我打电话跟他们说一下,让他们买的时候告诉你。”
常顺现在的想法,帮三舅、三舅妈买房,跟自己买房子不一样。
他打算按照记忆,帮他们把房子买到拆迁区,那样等以后拆迁的时候,就能获得更多的拆迁款。
另外等他们以后几年的时间,有余钱了,他还会建议他们买房,多买两套,不论是拆迁还是售卖,都能赚钱。
之后的吃饭时间,大家聊起了房子相关的话题。
主要还是围绕SJ区、mh区这边几个镇子进行的。
“阿顺!以后生活上还是要节俭,不能浪费、乱花钱!”
饭后坐了一会儿,父亲起身离开时,又对他强调道。
“我知道的!你还是认为我浪费钱了!”
他笑着回道。
对于父母、爷爷那一辈的人来说,都节省惯了。
但一个人在对待钱这一块,他个人觉得还是要根据客观情况做出客观的“使用”。
比如说你已经很有钱了,特别的有钱,你不“扶贫”、不消费,那你手里的钱,又有啥价值?
钱,只有用出去、合理的用出去,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当然,这种使用,也是要“物美价廉”,觉得用的值。
至于说今天他自己花了几千块钱,在家里吃饭值不值的问题。
常顺觉得人生在于体验。
你不吃一下南非鲍,你怎知道它是啥味儿?
你不亲自去一趟长城,怎能真正切身体会到那种壮观?
…………
话说回来,终其本质,这种值与不值,还是要看自己的能力、实力。
没能力,那就生活过得普通、平淡点。
有实力,那就可以多体验、让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多彩。
“你知道就好!”
说完他就离开了。
常书鸣还小,晚饭之后,常顺跟宋芫二人并没有外出看电影或者逛街,只是在家里上网用电脑找了一场电影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