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在明末奋斗 > 第241章 军屯第一穗麦:数字不会说谎,人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1章 军屯第一穗麦:数字不会说谎,人会

军屯的麦子抽穗那天,林缚正在院子里看新绘制的农田水利图。赵虎兴冲冲地跑进来,手里举着一穗饱满的麦子,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大人,您看!第一穗麦!” 赵虎把麦子递到林缚面前,“今年的麦子长得真好,比往年的穗子大了一圈,颗粒也多。”

林缚放下水利图,接过麦子仔细看了看。麦穗确实饱满,金黄的麦粒紧紧挨着,透着丰收的喜悦。他点点头:“不错,看来今年的收成错不了。”

“可不是嘛,” 赵虎得意地说,“自从上次谷种的事之后,我对军屯的庄稼上心多了。每天都去田里转几圈,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林缚笑了笑:“光看不行,还得有实实在在的数字。让各屯把今年的麦子预估产量报上来,我要看看具体能收多少。”

赵虎点点头:“好嘞,我这就去办。”

没过几天,各屯的预估产量就报了上来。赵虎把账册送到林缚面前,脸上带着得意的神情:“大人,您看,今年的预估产量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各屯的屯长都说,这是托了您新政的福。”

林缚接过账册,翻了起来。账册上的数字确实喜人,每个屯的预估产量都高得惊人。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看到最后,索性把账册往桌上一扔。

“赵虎,你觉得这些数字可信吗?” 林缚问道。

赵虎愣了愣:“大人,这都是各屯屯长报上来的,应该…… 应该可信吧?”

“应该?” 林缚冷笑一声,“你去看看田里的麦子,虽然长得不错,但能有这么高的产量?我看这些数字,水分太大了。”

赵虎还是有些不相信:“大人,会不会是您多虑了?屯长们应该不敢虚报产量吧?”

“不敢?” 林缚站起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虚报产量,既能得到奖赏,又能在上面面前露脸,你说他们敢不敢?”

赵虎沉默了。他知道,林缚说得有道理。在军营里待了这么多年,他见过太多为了利益而说谎的人。

“走,” 林缚说,“我们去田里看看,让数字自己说话。”

赵虎点点头,跟着林缚出了门。

他们先去了离得最近的第一屯。第一屯的屯长姓李,是个看起来很老实的中年人。看到林缚和赵虎,李屯长赶紧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林大人,赵统领,您们怎么来了?” 李屯长恭敬地问道。

“来看看麦子。” 林缚开门见山,“你报的预估产量是每亩三石,是吗?”

李屯长点点头,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是啊,大人。今年的麦子长得好,肯定能达到这个产量。”

林缚没说话,径直走向田里。他随便选了一块地,让赵虎数了数一亩地有多少株麦子,又选了几穗有代表性的麦子,数了数每穗的颗粒数。然后,他拿出算盘,噼里啪啦地算了起来。

算完之后,林缚看着李屯长,淡淡地说:“按照这个计算,每亩地最多能产两石五斗,怎么会有三石?”

李屯长的脸色一下子变了,眼神有些闪躲:“这…… 这只是预估,可能…… 可能实际收的时候会多一些。”

“哦?是吗?” 林缚冷笑一声,“那我们再去别的地看看。”

他们又去了几块地,计算出来的结果都差不多,最多也就两石五斗。李屯长的额头渗出了汗珠,再也笑不出来了。

“李屯长,” 林缚看着他,“为什么要虚报产量?”

李屯长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说:“我…… 我就是想让大人高兴高兴,也想让屯里多领点奖赏。”

“奖赏?” 林缚叹了口气,“虚报产量,看似能得到一时的奖赏,可实际收上来的粮食少了,朝廷和百姓都会失望。到时候,谁来负责?”

李屯长不敢说话,只是一个劲地低着头。

离开第一屯,他们又去了其他几个屯。情况和第一屯差不多,几乎每个屯都虚报了产量,有的甚至虚报了一倍还多。

赵虎越看越生气,忍不住骂道:“这些人太不像话了!大人这么信任他们,他们竟然敢虚报产量!”

林缚的脸色也很不好看,但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田里的麦子。

回到府邸,林缚把所有屯长都叫了过来。账册摊在桌上,每个屯的预估产量和实际计算出来的产量都写得清清楚楚。

“你们自己看看,” 林缚指着账册,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威严,“这些数字,是我和赵统领亲自去田里算出来的。为什么你们报上来的数字,和实际情况差这么多?”

屯长们一个个低着头,谁也不敢说话。屋子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过了好一会儿,第二屯的王屯长抬起头,小心翼翼地说:“大人,我们也是一时糊涂。想着虚报点产量,能让上面高兴,也能给屯里争取点好处。”

“争取好处?” 林缚看着他,“你们知道虚报产量的危害吗?如果朝廷按照你们报的数字来安排粮食调配,实际收上来的粮食不够,会是什么后果?百姓们会挨饿,军队的粮草也会出问题!”

王屯长低下头,再也不敢说话了。

林缚看着眼前的屯长们,他们都是军屯的老人,跟着自己出生入死,按理说不该犯这样的错。可现实是,他们为了一时的利益,竟然选择了说谎。

“数字不会说谎,” 林缚缓缓地说,“但人会。可谎言终究是谎言,总有被揭穿的一天。你们虚报产量,不仅是欺骗了我,更是欺骗了朝廷和百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从今天起,所有屯的产量都要重新计算,以实际测量为准。虚报产量的屯长,扣除今年的奖赏,还要写一份悔过书,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

屯长们纷纷点头,表示愿意接受惩罚。

“还有,” 林缚补充道,“以后每年的产量都要如实上报,谁敢再虚报,别怪我不客气。”

屯长们散去后,赵虎看着林缚:“大人,这些人也太让您失望了。”

林缚叹了口气:“是啊,我没想到他们会这样。但也不能全怪他们,毕竟谁都想多得到点好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好的制度,让他们不敢虚报,也没必要虚报。”

“那该建立什么样的制度呢?” 赵虎问道。

林缚想了想:“首先,要建立严格的测量制度,每年收获前,由专人负责测量产量,确保数字的准确性。其次,要把产量和奖赏挂钩,但不是虚报就能得到奖赏,而是要根据实际产量来定。产量高的,多奖赏;产量低的,不仅没有奖赏,还要找出原因,及时改进。”

赵虎点点头:“这个办法好,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再虚报产量了。”

“嗯,” 林缚说,“还要让他们明白,真实的数字比虚假的数字更重要。只有知道了真实的产量,朝廷才能合理地安排粮食调配,才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从那以后,军屯建立了严格的产量测量和上报制度。屯长们再也不敢虚报产量了,因为他们知道,数字不会说谎,任何谎言都逃不过严格的测量。

到了收割的时候,军屯的麦子果然获得了大丰收。虽然实际产量比之前虚报的要低一些,但比去年还是增长了不少。看着粮仓里堆满的粮食,所有人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赵虎拿着真实的产量账册,走到林缚面前:“大人,您看,这才是真实的数字。虽然没有虚报的那么多,但也很可观了。”

林缚接过账册,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丰收。数字不会说谎,人会,但只要我们坚持用真实的数字说话,就一定能把军屯建设得越来越好。”

赵虎重重地点了点头。他明白了,真实的数字虽然可能不那么光鲜亮丽,但它能反映出实际情况,能让人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而那些虚假的数字,看似美好,却像空中楼阁一样,迟早会崩塌。

军屯的第一穗麦,已经被林缚用玻璃罩子装了起来,放在了书房里。它不仅是今年丰收的象征,更是一个提醒,提醒着所有人,要尊重事实,要相信数字不会说谎。

而此刻,窗外的阳光洒在玻璃罩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仿佛在预示着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