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过来了!”
张建国很热情地喊了一声,这让本来眼睛红红的何桂芳,赶紧站起来也和他打了一声招呼。
一边的何玉芳说,小姨过来住几天,一会儿给她清理一个房间出来。
“不用那么麻烦,大姐,我跟红月一起住就好。”
何桂芳觉得自己给人添麻烦了。
“红月睡觉不老实,你跟她一起睡,哪能睡得好,回头给你收拾一个房间,你就安心的在我这里住下,我看那刘金水要不要脸……”
何玉芳怒气冲冲的说了一句,张建国一听就知道,小姨应该是在家里受气了。
小姨的性格很好,几乎是任劳任怨,这次竟然连两个孩子都不管了,看来事情应该闹得比较大。
果然,晚一点的时候,张建国还是从母亲的口中得知小姨的事。
原来小姨回娘家的时候,刘金水就因为还粮食和小姨闹,说是他们家人多,口粮紧张。
又说张建国家里条件不错,今年就先不要还粮食了,等过两年宽松一点再说。
当时何桂芳心里来气,责怪刘金水打肿脸充胖子,说他不该买自行车的,那么贵的自行车顶多少粮食?
而且家里有点余钱,不管办什么事心里都不慌,现在好了,搞得家里,因为买自行车还借了外债。
两人当时就吵了起来,刘金水骂骂咧咧,不肯陪小姨回娘家。
当时小姨觉得没面子,又觉得日子过得艰难,男人只管自己舒服,不跟她一条心。
可又怕外婆他们担心,所以那天就服了软,求着刘金水和她一起回去,好歹不让爹娘担心。
谁知道细心的外婆还是看出了端倪,后面小姨又说了一些家里的糟心事。
还说刘金水跟他闹离婚,这话让外婆心痛不已,难过的不得了,觉得闺女日子过得很难。
那天张建国进厨房,其实就是因为这事,当时她们瞒着张建国。
其实还是抱有一丝侥幸,想着劝说一下刘金水,让他们两夫妻好好过日子。
谁知道,等何桂芳回家后,两人为了一点小事又吵了起来,刘金水打完她,还让她滚。
这让何桂芳伤心不已,自己的爹娘年纪又大了,又是跟大哥大嫂住在一起。
大嫂陈幺妹的性格,哪里容得下回娘家的她,估计最多吃一顿饭,下一顿就要骂人了。
思来想去,刘桂芳觉得大姐那里,还能去一下,所以收拾了一下东西,就来到何玉芳这里。
“大姐,我家那情况,你是不知道啊,两个儿子也不贴心,我苦啊,要不回头看看你们这里有没有活干,要是能在窑上帮着烧个饭,或者干点重活都行……”
何桂芳也是个勤快人,她也不想在大姐这里白吃白住,她想找点活干,养活自己。
一想到自己的男人,冲着他动手,并且张嘴就喊她滚的话,她心里就特别的难受。
自己在家当牛做马,任劳任怨,带大了三娃儿,还要挣工分。
她也没觉得苦和累,但是自己男人的做法,太让她寒心了,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出来。
“这得跟你外甥商量,你先在我这住着,回头我找刘金水去,这搞的什么名堂,哪有动不动赶老婆走的……”
何玉芳也气的要死,自己这妹子真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从来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家。
就没好好想过自己,这还动不动被男人打,让她滚,这多寒心呢。
所以和何玉芳就找到儿子,让他帮着小姨拿拿主意,至少让她日子好过点。
可不能让小姨被人欺负了,没有路走。
听到小姨的遭遇,张建国其实也挺气愤的,前世的时候,小姨过得也格外艰辛。
她虽然一直在家守着,但是动不动被刘金水打骂,后面虽然大舅小舅,为这事儿找过刘金水,甚至还动过手。
可换来的是小姨的两个儿子,都不认舅舅,甚至和他们断亲了。
小姨倒是没有离婚,最后说是长了什么癌,就那样拖着没几年就去了。
现在想一想,小姨应该过得格外艰难,她那病怕是被气出来的。
“妈,你别担心,你让小姨安心住下,咱家不缺她这口吃的,回头她真要做事,有活干的……”
张建国马上答应了一声。
只有张元顺有些犹豫,他说哪有不拌嘴的夫妻,那天刘金水一切看起来很正常,根本就不像吵架的模样。
这夫妻吵架都是床头吵床尾和,何桂芳都有两个孩子了,就算男人不好,冲着孩子看,回头把刘金水骂一顿。
只要他能知错就改,这日子看孩子的面子,还得过下去啊。
何玉芳也叹气,大骂刘金水不是东西,骂完了刘金水,又骂何桂芳,说她当初脑子进水了。
这时,张建国才知道,当初外婆和外公,不同意小姨嫁给刘金水,可架不住小姨愿意 。
这婚事最终是成了,然后就变成这样了。
张建国劝小姨安心住下,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骑着自行车去了公社那边。
卖肉的老早就排起了长队,张建国拿着票,刚想在后面排队。
就看到排在前面的刘强喊他,一问才知道,他也是天没亮就过来排队。
“张哥,你要啥跟我说,我给你买,你一边等着就好。”
刘强压低声音,直接表示自己给他买。
张建国看了一下长长的队伍,马上一口答应。
“我小姨来了,你给我买两斤肉,然后边边角角的骨头和大肠猪肺什么的,有就多买点……”
张建国是打算给点点弄吃的,他想点点快好起来。
“好嘞,你到一边去等着就好,我爸在那边,你去坐车边歇歇脚……”
刘强答应了一声,让张建国去找他的父亲。
而张建国在等刘强买肉来的时候,趁机和刘二闲聊起来,他问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
比喻他小时候,是不是遭过什么大难,被人救过性命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