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弟可能有所不知吧,我们行内已经给这艘船估出了它的价值。若是整艘船完整的打捞出来其价值绝对不会低于500亿!”

“什么?五百亿!”我听后大吃一惊。

原本觉得我所发现的那艘船价值差不多有百亿,现在看来远远不止了。

见我吃惊的样子陈云书似乎很满意。

“陈师傅,现在能告诉我照片上的这些瓷器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了吧?”

陈云书听我再次问起,便笑着点头说道:“昨晚一回来,再次拿出照片仔细的研究比对。这么说吧,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可以确定你照片上的这些瓷器应当来自于宋朝。”

“具体是南宋还是北宋要等见到实物后才能百分百的确认。因为这些照片并不是很清晰,一些具体的花纹纹路看的并不真切。”

“说实话,干我们这一行多数人对于瓷器的研究并不深,大多数只懂个皮毛而已。如果换做别人绝对不会像我这么肯定的跟你说是宋朝的,你该庆幸遇到了我,因为我光是瓷器就研究了七八年,对于瓷器比较擅长。”

“你看看我木架上所摆的瓷器,虽然大多数是一些不值钱的明清时期私窑所产的瓷器,但却都是真品,原本有几件值钱的官窑大货都让人高价买走了。”

我看到他在说这话时表情似乎很得意,不用说肯定是那几件官窑让他挣了大钱。

古玩这行就是这样,有时半年不开张,开张管饱几年。

一个大买卖就能让他们挣的盆满钵满。

一番交谈便从他那里学到得到了不少知识。

不得不佩服人家,不愧是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当真是博学多识!

他跟我说了不少之前去北京古玩市场淘货的事,包括那几件已经出手的官窑瓷器也是从那边淘来的,虽然说当时也花了大价钱,但比起卖价当真是不值一提。

早些年的时候,各个古玩市场鱼龙混杂,有真有假。

那玩意就和赌石一样,全靠眼力见和运气,此行的高手云集。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才艺大比拼,各显本领,各凭本事。

虽然我比较年轻,但通过观察他的一言一行,最终得出结论:这人应该靠谱。

十一点钟刚到,陈老大的车便准时出现在了门口。

陈云书将我送到了大门口。

陈老大下车与他打了声招呼,并邀请他中午一起吃饭,陈云书推说中午有约并没有去。

我与他约定有进展就给他来电话。而对于销路这一块,我隐晦的问了一下。他说如果量很大的话自己肯定吃不下,不过在这行干了这么些年也有自己的门路,到时会找人来一起吃下。

当然了,此时的他肯定想不到这批货的数量有多么庞大。

得到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我也非常开心,此行可说非常圆满。

现在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打捞沉船里的物品。

找专业的打捞船队肯定不行,那样走漏消息的可能性非常大。

若是直接起吊的话,也是行不通的。

先不说那艘木壳船在水下历经这么多年能不能承受得住,单这一船的瓷器重量也不是我们那艘船上的起重机能吊的动的。”

到底该如何才能打捞出这批瓷器呢?着实让我犯难了,毕竟在当年,国内的各种电气制造等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东西都靠进口。

在当时就连国家对于早些年就发现的沉船都无能为力,那还是在近海,水深只有区区的二十六七米,打捞难度都不是一般的大。

想必有人已经猜出国家发现的那艘沉船就是在07年12月才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沉船了吧。

现阶段,国外打捞技术比较先进的还是小鬼子和小英子等国。

目前想要小批量的取出那些瓷器,就只能借助于水下机器人,而且必须是带机械臂的那种。

那玩意还要提前熟悉,必须要操作娴熟才行,不然取个盘子啥的非给你夹碎了不可。

“南海一号”是沉没在近海,我估计他的沉没肯定跟风浪有关。那边水浅,若是遇到大的风浪天,船很容易因为水浅而墩底,从而导致船体漏水倾覆。

“南海一号”这艘船在初期通过水下勘测,给出了船的长度为二十二米左右,但后来在打捞时才发现,这艘船的长度已经达到了三十米开外,船宽为9~10米。

这样的船设计其实并不合理,船太宽导致船速根本变慢,其实并不适合远洋。

因为船速过慢,若是远距离跋涉,运气不好会接连遇到多场风暴。

按照现在的建船理念来说,船的长与宽之比多为六比一或七比一乃至八比一。船体加深一些也能增加船的稳性,大浪天不易翻船。

古代没有燃油机,只能靠风力和人力来驱动一艘大船,若是遇到风浪天靠人力划动调整航向是极其不易的,特别是到了晚上更加危险,载货后走横腰浪是最容易翻船的,其次就是跨腰浪。

中午依然在昨天这家酒店吃的,陈老大从码头拿了三样海鲜。

虾爬、棱子蟹和一条石斑鱼。

于老大似乎看起来刚醒酒的样子。

“怎么,于老大,今天中午还整白酒吗?”我揶揄道。

于老大赶紧摇摇头,摆手道:“算了吧,今天中午还是整点啤酒陪陪你吧。”

我笑道:“好啊,今天咱俩喝啤的。”

“老于,你真的不喝点白酒?我可是提溜了两瓶茅台。”陈老大说道。

“你拿琼浆玉液来我也不喝喽。”于老大不为所动,看来真是遭罪了。

“那行,我和兄弟喝。”说完他给自己哥们倒满了一杯酒,紧接着又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好酒好菜全部到位,很快大家就进入状态。

“兄弟,晚上还住这里吧,我已经跟前台打了招呼。”喝到半酣时,陈老大凑近我说道。

“不用了,喝完就坐飞机回去,晚上七点的飞机,到我们那边差不多十点钟。”

“哎呀,急啥走啊,来一趟不容易,明天领你去买点本地的特产带回去。”

“哈哈,还带啥特产,你平时给的那些船上吃不了,拿回家不少呢。”

“喝完酒别走啦,给家里打个电话,明天一早睡醒我把你送机场不就得了吗?”陈老大劝道。

于老大也劝道:“是啊,老陈说得是,晚上睡一觉养足精神明早再走。”

见两人都如此说,我便朝他俩点点头,说道:“那行,听你们的,明天一早再走。”

“哎,这就对了,来!咱一起整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