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乾隆开始娓娓道来,“孩儿,今日朕给你讲个《史记》中的故事,名叫‘漂母饭信’。

话说,在秦朝末年,有个名叫韩信的年轻人,他虽胸怀大志,却家境贫寒,常常食不果腹。

有一日,韩信在城下钓鱼,附近有几位老妇人在漂洗丝绵。

其中一位老妇人见韩信饿得可怜,便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韩信吃。

从那以后,这位漂母天天如此,直到漂洗工作结束。

韩信深受感动,他对漂母说:‘我将来一定会重重报答您。’

漂母却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后来,韩信历经坎坷,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将,被封为楚王。

功成名就后的韩信,始终没有忘记漂母的恩情。

他派人四处寻找漂母,找到了之后,韩信以千金相赠,以此来报答漂母当年的一饭之恩。”

讲完这个故事,乾隆轻轻抚摸着萧云的肚子,“孩儿,你要记得,以后长大成人,一定要做个知恩图报的人。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做人的根本。”

满朝文武何曾见过这样的乾隆,平日里,皇上在朝堂之上总是威严庄重,不苟言笑。

此刻,却如同寻常人家的父亲,对着未出世的孩子,如此温情脉脉地讲述着故事。

他们一个个都惊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差点没被这一幕吓得惊掉下巴。

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仿佛看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乾隆。

张若溎心中更加笃定,萧云一定是给皇上下了毒。

不然,皇上怎会有如此反常的举动?

他暗自思索,这毒究竟是控制了,人的心智,还是麻痹了,人的神经呢?

他越想越觉得此事蹊跷,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

一时之间,每个人心思各异,神色也各不相同。

有的大臣满脸疑惑,不住地打量着乾隆和萧云;

有的则眼神闪烁,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还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整个寝殿内弥漫着,一种微妙而又紧张的气氛。

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得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福伦却听懂了乾隆的言外之意。

他心中暗自思忖,皇上这是借着《史记》里“漂母饭信”的故事。

在暗暗提点,诸位大臣。

想那萧云,的确为朝廷、为百姓贡献了,诸多利国利民的东西。

可现如今,仅仅因为一封莫须有的信,这些大臣就如此大张旗鼓地来调查。

若是真惹得萧云不悦,这后果恐怕别说他们这些大臣,就连皇上,都未必能轻易承担得起。

福伦微微摇头,心中不禁为这些看不清形势的大臣感到惋惜。

此时的寝殿内,虽无人再言语,但每个人的内心都如同波涛汹涌的海面,久久无法平静。

在众人翘首以盼中,常寿背着药箱,一路疾行而来,却又不失太医的沉稳风范。

方才在路上,小路子早已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像竹筒倒豆子般,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常寿听闻后,心中“咯噔”一下,第一个念头便是有人居心叵测,蓄意要陷害萧云。

他太清楚萧云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以及她为皇上和大清所做的一切。

怎会做出暗害皇上,这般大逆不道之事呢?

当常寿踏入寝殿,只见殿内群臣林立,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众人心头。

他赶忙整了整身上的太医服饰,抬手理了理衣袖。

他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向乾隆行了一礼,声音清朗且带着几分医者的镇定,“臣常寿,给皇上请安。”

乾隆将手中正翻阅的书籍此刻缓缓搁在一旁,“这药,你仔细验上一验吧。”

常寿应了一声,“是。”

眼神立刻变得专注而严肃。

他从张若溎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只瓷瓶。

接着,他轻轻拔开瓶塞,一股淡淡的药香瞬间弥漫开来。

常寿微微低头,轻轻嗅了嗅瓶口散发的气味,那动作轻柔而谨慎,如同在品鉴世间最珍贵的香料。

药香中,各种药材的气息相互交织,他努力分辨着每一种味道,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随后,他缓缓倒出一粒丹药,置于掌心。

这粒丹药圆润饱满,色泽自然,表面还泛着一层淡淡的光泽。

常寿借着光线,从各个角度反复审视,眼神中透着专业与专注。

他用手指轻轻碾碎丹药,“沙沙”的声音在寂静的寝殿内格外清晰,药粉散开,更多的药香弥漫开来。

常寿再次凑近鼻子,细细地闻着这散开的药香,不放过任何一丝微妙的气息。

最后,他甚至取了一小点药粉,放在舌尖轻轻品尝。

那一瞬间,药粉的味道在味蕾上散开,他微微皱眉,又缓缓舒展开来,心中已然有了判断。

此时,寝殿内所有的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屏气凝神,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常寿身上。

仿佛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着生死存亡。

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常寿给出最终的结果,整个寝殿安静得只能听到彼此紧张的呼吸声。

终于,常寿验完药后,神色恭敬且笃定地向乾隆微微俯身,语气沉稳有力地说道:“皇上,这是静心凝神的丹药。

成分纯净天然,炼制手法精湛。

从药材的选取到制作工艺,皆无可挑剔,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此言一出,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殿内众人皆愣在原地,脸上的表情各异。

有惊讶,有懊悔,有难以置信。

刚刚还气势汹汹的张若溎,此刻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脸上血色瞬间褪尽。

他双腿一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膝盖与地面碰撞发出的闷响,在寂静的殿内显得格外刺耳。

他声音颤抖,带着深深的惶恐,“臣知错,请皇上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