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等着王雪回来,询问她挑选皇长孙的原因。
没想到人家回来以后,压根就没问过这一茬。
她可不知道,王雪有系统这么个作弊器,只觉得这小姐妹,是不是早就猜到了什么?
可就连自己都下不定决心的事,要不是有祖父帮忙参谋,说不定她这婚事还有的拖呢!
咂小雪就看得这么明白,莫非她跟小雪之间的差距,真的就那么大吗?
小雪不仅武功高强,脑瓜子也好使。
虽然平日里不声不响,也不像其他女人那么八卦。
但这看人的眼光,跟她家里长辈们有的一拼。
到是段飞燕,住到了忠勇侯府后。
每天都围着费佳音,询问一些京城里的事情。
偶尔也会跟王雪外出,去物色合适的人选。
只不过京城里的帅哥,都挺傲气,她看中好几个,对方都不同意跟她回去。
最后,也只能无奈认命。
果然她爹说的对,她也就只能在老家那个小地方作威作福。
到了大城市,人家压根看不上她那点家产。
卸了心思的段飞燕,一心一意的跟王雪两人,一起帮忙忙活费佳音的亲事。
虽然王雪经常被侯夫人念叨,说什么费佳音都已经把自己嫁出去了,王雪什么时候才能带个如意郎君回来。
即便对方不是世家公子,更不是朝廷官员,那也没关系。
只要她自己喜欢,哪怕是个平民,侯府也能养得起。
说实话,王雪的心里还是有些感动的。
没想到侯府,居然能在她的婚事上,让步这么大。
这些豪门,一般都看不上寒门。
更瞧不上普通的泥腿子。
可忠勇侯府因为她,却做出了这么大的让步。
虽然王雪自己清楚,她绝对不会嫁给比她差的人。
她本就是个慕强的人,在没有任务规定的情况下,绝对不会找个弱鸡。
除非对方有过人的美貌,以及对她无比的忠心。
或许,王雪还能考虑考虑。
养家的能力和极强的情绪价值,总得有一样吧!
费佳音的婚礼,办的极其热闹。
十里红妆,羡煞了京城众人。
就连段飞燕,都是看的移不开眼睛。
不断的跟王雪吐槽,为什么就没有一个男子,愿意用这么大阵仗来娶她?
“你呀,这辈子就别想了。”
“再说,真的没有人吗?”
王雪可还记得,段飞燕写来的信件中,说是有一个番邦王子路过他们那里,看上了她,要把她娶回去当王妃呢!
只不过段飞燕,担心到了异国他乡会不习惯,于是拒绝了。
说来也奇怪,以前无人问津的段飞燕,自从会打扮了以后。
追求者,可谓是络绎不绝。
只不过那些男人在提亲的同时,还端着大男子主义的架子。
不仅让段飞燕以举家之财作为嫁妆,还提出了各种不合理要求。
这要是放在从前,她爹说不定咬咬牙谈谈价,也就答应了。
可如今,闺女不缺男人。
要不是肚子不争气,迟迟没有怀上,让老段有些上火。
其他的,倒是不那么在意了。
他这辈子,只有段飞燕一个女儿,注定了他们家的事情要被别人议论。
早就学会了无视,不听,不看。
“那不一样嘛!”
“小雪,你愿意的话,也会有这样的排场,所以不会理解我的心情。”
段飞燕羡慕是真的,也是真心祝福自己的小姐妹,能够有一个好的归宿。
若是小姐妹能够达到那个位置,那他们威远镖局也就有了一个强大的靠山。
虽然现在也有忠勇侯府的照应,没人敢上门惹事。
可她这关系,主要还是在费佳音和王雪身上。
毕竟她跟侯府的其他人又不熟。
即便是跟侯夫人有过一面之缘,但也仅此而已。
两人差着辈分,也聊不到一起去。
“你既然无法这样出嫁,何不以这样的阵仗,娶一个心仪的夫君。”
“你那正宫的位置,不一直留着了嘛。”王雪笑着打趣。
段飞燕立马不依了,两人笑闹作了一团。
但看到周围人的目光,立马就停止了打闹,继续严肃观礼。
费佳音的婚礼进行的十分顺利,婚后也挺幸福的,并没有传出什么不好的消息。
老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不能继续上早朝。
太子殿下开始接手处理政务,明显是想要接老皇帝的班。
但是过了没多久,宫中便闹了起来。
原来是有几个不甘心的王爷,联合起来想要推翻太子殿下。
这个皇位是老皇帝传下来的,太子有权利继承,他们是老皇帝的儿子,也有权利争上一争。
在这样的想法推动下,最终发动了这次宫变。
太子殿下,也在这次事件中受了严重的伤势。
他已经没有余力继续把持朝政,再加上老皇帝突然回光返照,站了出来主持大局。
最终,还是把皇位传给了皇长孙。
太子殿下虽然不甘心,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他被伤了脸,容貌有损,腿也瘸了一条,已经没有资格在担任皇帝。
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皇位最终还是落到了他们家的头上。
大儿子原本就很受老皇帝的重视,所以太子殿下也格外上心。
父子两人的感情很好,太子殿下自知无望皇位,便也就专心培养起了儿子。
老皇帝是在皇长孙继位以后,才咽气的。
这也给皇长孙提供了不少便利。
但现在已经不能叫皇长孙了,应该叫新皇陛下。
费佳音毫无意外的,被封为了皇后。
母仪天下的感觉,让她不由的想为天下百姓做点事。
他们家本就是世代忠良,即便是女子,也是心怀天下的。
后来在王雪的撺掇下,费佳音牵头创建了女学。
让女子,也有了读书的地方。
虽说不像男子那般需要考科举,但也给农家女子一个识文断字的机会。
因为收的束修比较低,所以但凡家里能拿出银子的,都会送孩子进女学学习几年。
有些困难的家庭,则是选择家里最聪明的女孩入学。
等这个孩子学会了以后,回来再教家里的弟弟妹妹。
这样,就能花一份钱,让大家都能读书。
对于这种行为,皇后娘娘自然是默许的。
甚至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便利,走出来的女性越来越多。
或是经营小买卖,或是谋求更好的生计。
总之,女子不再单纯是男人的附属,而是有了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