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罗刹国鬼故事 > 第467章 体面的躯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阿尔汉格尔斯克以北的冻土荒原上,有一座被沥青厂黑烟笼罩的小城——莫尔万斯克。这里的天空永远是灰色的,连积雪中混杂着煤渣,东正教堂的金顶早已被硫化物侵蚀得黯然失色。每到黄昏时分,街灯尚未点亮而日光已然消逝的刹那,某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就会在街道上游荡。

伊戈尔·佩特罗维奇已经在这座城市做了十七年公务员。每天早晨七点整,他会用冻僵的手指扣好呢子大衣上每一颗纽扣,对着门厅那面泛黄的镜子调整领带角度——必须精确地保持在“既不过分活泼也不显得死板”的微妙弧度上,这是他在机关生存多年悟出的真理。

“要体面,伊戈尔,任何时候都要体面。”镜中的男人喃喃自语,用梳子蘸着清水将鬓角最后一缕乱发驯服。这个习惯始于他父亲的老派教导,在经历苏联解体后的混乱年代后,变得愈发根深蒂固。

十月的一个清晨,伊戈尔在上班途中注意到某些异常。寒雾弥漫的普希金大街上,几个模糊的身影正以怪异的姿势扭动。当他们走近时,伊戈尔倒抽一口冷气——那些人的面部覆盖着半透明的角质层,像是由打磨光滑的琥珀构成的面具,将五官凝固在彬彬有礼的微笑状态。

“早上好,伊戈尔·佩特罗维奇!”供销社的会计安娜·谢苗诺芙娜打招呼道,她的声音透过角质层发出嗡嗡的回响,“天气真不错,不是吗?”

伊戈尔僵硬地点头回礼,尽量不让目光停留在对方脸上那层越来越厚的物质。最近三个月,莫尔万斯克陆续出现这种被称作“体面之壳”的怪病。患者初期只是过分注重仪表,随后会开始拒绝一切“有失身份”的行为,最后那层诡异的外壳将完全包裹全身,把活人变成彬彬有礼的雕塑。

市政厅里气氛诡异。打字员们保持着完美坐姿敲击键盘,哪怕打字机的色带已经用完,仍在空敲出毫无意义的整齐字符。伊戈尔经过档案科时,看见老科长波琳娜·瓦西里耶芙娜的整个头部已经晶体化,却还在用戴白手套的手势指示年轻职员如何规范地装订文件。

“佩特罗维奇同志!”副局长索科洛夫的声音从办公室传来,“请进来一下。”

索科洛夫的办公室散发着樟脑丸和旧公文的气息。副局长本人正慢慢变成一件人形工艺品——他的西装笔挺得不像布料而更像大理石,头发固定得像青铜雕塑的发卷,只有眼珠还在玻璃质的眼窝里转动。

“有个紧急任务。”副局长的嘴唇几乎不动,声音像是从深井里传来,“沥青厂厂长库兹涅佐夫同志已经...完全体面化了。需要您去接管生产会议记录工作。”

伊戈尔感到胃部抽搐。沥青厂是“体面之壳”的重灾区,据说工人们即使被熔融沥青溅到,也会先整理好工作服再惨叫。

黄昏时分,伊戈尔硬着头皮走向城郊的工业区。沥青厂六个高耸的烟囱不断喷吐黑烟,将即将消失的晚霞染成病态的紫红色。厂区大门前,一个身影正以夸张的幅度向他挥手。

“伊戈尔·佩特罗维奇!欢迎来到进步的前哨!”厂党委秘书斯维特兰娜惊呼道,她的面部已经开始呈现瓷器般的光泽,“请小心脚下的积水,刚拖过地!”

会议室内,七名完全晶体化的厂领导围坐在长桌旁,每个人的体面之壳在荧光灯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泽。伊戈尔发现他们根本不是在开会,而是在重复播放某种行为录像——总工程师每隔五分钟就会用完全相同的动作推一下并不存在的眼镜,安全主任永远在点头的某个瞬间凝固。

“他们这样已经四天了。”看门人费奥多尔悄声说,他是厂里少数还能正常说话的人,“工会主席昨天彻底石化前,还在要求大家保持会场纪律。”

回城的路上,伊戈尔在电车角落蜷缩成一团。车窗外的莫尔万斯克正在变成一座礼仪之墓——一对年轻情侣站在街灯下,保持着优雅的交谈姿势变成了琥珀雕塑;面包店门口,一位老妇人永恒地保持着撩起门帘让后面的人先通过的姿势。

最可怕的是在列宁广场,伊戈尔看见自己的岳父——退休教授瓦连京·亚历山德罗维奇。老人坐在长椅上,手里捧着根本不存在的报纸,整个身体已经变成磨砂玻璃般的材质,却还保持着阅读时得体的坐姿。

“爸爸?”伊戈尔颤抖着呼唤。

玻璃质的面部缓缓转向他,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要体面,伊戈尔...永远要...”

伊戈尔逃也似的跑回家,重重摔上门。妻子柳德米拉正在餐桌前摆弄餐具,她的动作过于精确,每把餐刀与餐叉的夹角都完全一致。

“伊戈尔,亲爱的。”柳德米拉微笑着说,她的牙齿在灯光下泛着珍珠母的光泽,“今天在学校,孩子们都说我是最有风度的老师。”

伊戈尔惊恐地发现,妻子的指甲已经开始呈现玻璃质感。

深夜,伊戈尔在书房偷偷翻阅禁书——他那叛逆的侄子安德烈留下的地下出版物。在一本破旧的《自我觉醒手册》中,他读到这样一段话:

“体面之壳并非疾病,而是社会规训的实体化。当一个人过度压抑真实自我,当羞愧感成为主导情绪,外壳就开始形成。破解之法唯有打破禁忌,做那些‘不好意思’之事...”

窗外传来奇怪的摩擦声。伊戈尔撩开窗帘,看见邻居伊万诺夫正跪在人行道上,用砂纸打磨自己脸上新生的角质层,一边打磨一边喃喃自语:“要体面...必须体面...”

第二天,市政厅里的情况更加恶化。走廊里站满了变成雕塑的公务员,每个人都保持着某个得体动作的瞬间——手持公文包走向会议室,弯腰捡起并不存在的纸屑,甚至有位女职员永恒地保持着补妆的优雅姿态。

“佩特罗维奇同志!”索科洛夫的声音从办公室传来,副局体的体面之壳已经蔓延到胸部以下,“州里要求我们上报情况,记住——必须体面地报告。”

伊戈尔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愤怒。他冲进办公室,对着几乎石化的领导大吼:“体面?整个城市都要变成蜡像馆了!我们应该...”

他话没说完就愣住了——索科洛夫的表情凝固在极度震惊的状态,那层体面之壳突然加速蔓延,几分钟内就将他完全包裹。副局长变成了又一个礼仪雕塑,永远保持着震惊却不失风度的表情。

伊戈尔疯狂地跑出市政厅,在街上抓住每一个尚有意识的人呼喊:“醒醒!不要再追求体面了!”

人们只是优雅地避开他,仿佛他的失态比变成雕塑更可怕。在中心市场,鱼贩玛尔法太太一边用结壳的手擦拭根本不存在的柜台,一边劝他:“亲爱的,控制一下情绪,这样多不好看。”

伊戈尔跌跌撞撞地闯进圣尼古拉教堂,却发现情况更糟——信徒们全都跪在烛台前变成了水晶雕塑,保持着虔诚的祈祷姿态。只有老神父阿纳托利还勉强能移动,他的嘴唇几乎完全晶体化,却还在努力念叨着经文。

“神父,怎么办?”伊戈尔跪在祭坛前问道。

老神父用僵化的手指指向忏悔室,声音像是风吹过裂缝:“忏悔...你的...不体面...”

伊戈尔钻进忏悔室,突然产生了疯狂的念头。他对着隔板小声说:“神父,我小时候偷过同学铅笔...去年我盯着女秘书的腿看...上周我偷偷把公文扔进垃圾桶而不是按规定销毁...”

他说得越来越快,把那些微不足道却让他羞愧多年的小秘密倾泻而出。奇迹发生了——他感到脸上一阵轻松,那层看不见的束缚正在松动。

“更多!”老神父在另一边鼓励道,他的声音突然清晰了许多,“说出最不好意思的事!”

“我讨厌岳父!办公室的盆栽是我浇太多水弄死的!我其实看不懂上级发的文件!”伊戈尔几乎是喊出来的,“我嫉妒我弟弟娶了更漂亮的女人!我...”

隔板突然被拉开,老神父的体面之壳正在龟裂脱落,露出底下真实的皱纹和老年斑:“继续!孩子!继续说!”

“我梦见过同事们死掉我好晋升!我希望索科洛夫早点退休!我...”伊戈尔突然停住,恐惧地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

就在这个瞬间,新的体面之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覆盖他的面部,比之前更厚更坚硬。老神父发出一声失望的叹息,彻底变成了水晶雕塑。

伊戈尔逃出教堂,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做出任何“不得体”的表情——他的面部肌肉被完美固定在适度担忧的状态,既不过分惊慌也不显得冷漠,正是公务员面对危机时最得体的表情。

恐慌中,他做出了决定:必须离开莫尔万斯克。这个念头本身让他羞愧——体面人怎能临阵脱逃?但求生本能压倒了一切。

家中,柳德米拉正在变成一件艺术品。她的整个上半身已经透明化,如同精心雕刻的水晶雕像,却还在用完美的手势熨烫衣服。

“亲爱的,邻居们都在夸我们家阳台的花卉布置呢。”她发出风铃般的声音。

伊戈尔翻出所有现金塞进手提包,甚至顾不上像平时那样整齐折叠。这个动作让他感到一阵生理性不适,但还是强忍着继续。

城郊的检查站已经无人看守——卫兵们变成了持枪的礼仪雕塑,永远保持着标准站姿。伊戈尔正要通过,突然被一个声音叫住。

“证件,同志。”声音来自阴影处,走出来的竟是他的侄子安德烈。年轻人脸上没有一丝体面之壳的痕迹,反而带着戏谑的笑容。

“安德烈!感谢上帝你还正常!”伊戈尔激动地说,“和我一起走吧,整个城市都疯了!”

年轻人笑了:“疯了?不,叔叔,他们只是终于变得完美体面了。这是进化,不是疾病。”

伊戈尔后退一步,突然明白过来:“你...你知道会发生什么?”

安德烈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册子——《体面修炼指南》,封面上印着“莫尔万斯克精神文明办公室编印”。

“我参与了推广工作,叔叔。人们太多不必要的情绪,太多失态行为。现在好了,大家都变得完美体面。”安德烈微笑着说,他的表情突然变得极其严肃,“而您,亲爱的叔叔,想要逃离这座模范城市?”

伊戈尔感到自己的体面之壳正在极速增厚。他试图奔跑,却发现自己只能迈出得体而克制的步伐——不快不慢,符合一个公务员在紧急情况下仍保持风度的标准速度。

“没关系,叔叔。”安德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很快您就会获得永恒的体面。”

伊戈尔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市政厅的休息室里。窗外,莫尔万斯克正在举行“完全体面化庆祝典礼”。街道上站满了水晶雕塑般的市民,每个人都在自己最后的位置上保持着完美仪态。

安德烈的声音从广播喇叭里传出:“祝贺你们,同志们!你们克服了人性的弱点,成为了新世界的典范!”

伊戈尔挣扎着走到镜前,看见自己已经大半晶体化的脸。那张脸上保持着温和而严谨的表情,永远不会失态,永远不会失礼。然而在透明外壳之下,他的眼球还能转动,还能表达无声的恐慌。

几天后,当最后一批抵抗者也都体面化后,莫尔万斯克变成了真正的礼仪之都。每一条街道都陈列着保持优雅姿态的人体雕塑,每一个窗口都展示着得体微笑的水晶面孔。

只有夜深人静时,若有细心者路过市政厅二楼档案科的窗口,会看见一具公务员雕塑的面部——那完美体面的外壳底下,眼球正在疯狂转动,试图传达某种永被封存的绝望。

而远在州首府,官员们正在盛赞莫尔万斯克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值得全州学习!特别是他们克服人性弱点的创新方法!”

又一批《体面修炼指南》被加印出来,装上开往各个城市的货车。在铅灰色的天空下,车队缓缓驶出印刷厂,如同运送瘟疫的礼仪队列。

某个货车司机摸了摸自己发痒的脸颊,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后视镜的角度——必须精确地保持在“既不过分活泼也不显得死板”的微妙弧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