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老太太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宠溺地笑骂道:“这个猴子崽子!”那语气,仿佛是在嗔怪自家最疼爱的小辈,责备中却透着无尽的喜爱。
王大娘子一听,神色顿时焦急起来,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赶忙问道:“娘亲呐,咱们什么礼品都不给,这实在是说不过去吧!万一……万一到时候人家挑理,咱们盛家岂不是平白无故地要遭人说道?”她眼神中满是忧虑。
“没有什么万一!”盛老太太神色严肃,目光坚定地说道,“这事就按熹哥儿说的办,你可千万别自作聪明,胡乱行事,到时候给盛家惹来大祸端,那可就追悔莫及了。”她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大娘子听了,心中虽有百般不情愿,但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有不甘地应下了此事。这时,华兰想到自己还要去余家,便没有再多作停留,起身盈盈一拜,轻声告辞后便转身离开了。王大娘子刚刚碰了一鼻子灰,正好借着送华兰的由头,也匆匆跟着离去了。
转眼间,寿安堂内就只剩下盛老太太、明兰和长柏三人。盛老太太微微转头,目光温和地看向长柏,缓缓问道:“柏哥儿啊,依你看,是不是因为宫里最近发生的那些事儿,熹哥儿才做出这般举动的?”
长柏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后说道:“十有八九是这样,如今各方势力在暗地里已经开始不动声色地斗法了。姐夫在其中的立场至关重要,他和朝堂上的各方势力,都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肯定不想给别人留下任何可能说不清楚的把柄,以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他条理清晰地分析着,言语间尽显沉稳与睿智。
盛老太太轻轻点了点头,目光又转向明兰,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如此也好,也算是给明兰出了一口气。”
而在另一边,金帅来到了农场。一进入农场,他便径直朝着研究新式火炮的地方走去。只见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其间,各种工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金帅仔细查看了新式火炮的研究进度,虽然减重的整体进展显得有些缓慢,但也并非毫无成果。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有了一些实质性的突破。
再看步枪这边,倒是已经成功做出来了。只是,步枪所需要的子弹底火,暂时还没有研究出来。金帅深知,要解决子弹底火的问题,硝化棉的制作是关键。虽说当下没有现成的硫酸,但凭借着他丰富的知识储备,他知道可以从硫磺和绿矾中提取硫酸。
于是,金帅详细地将提取硫酸的方法教给了在场的匠人。他耐心地讲解道:“采用煅烧法,把绿矾放置在炉窑之中,用高温进行煅烧。在这个过程中,绿矾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气体。你们要准备好专门的管道,将这些气体收集起来。然后,把收集到的气体导入盛水的容器里,三氧化硫会与水发生反应,从而生成硫酸。至于二氧化硫,它可以在空气中氧气和水的作用下,虽然反应缓慢,但最终也能转化为硫酸。这种煅烧法同样适用于从硫磺石中提取硫酸。”
讲完之后,金帅神色凝重地特别交代匠人们:“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你们在操作的时候,必须万分注意安全,切不可掉以轻心。”匠人们纷纷点头,表示已将金帅的话牢记于心。
华兰在马车上精心打扮一番后,带着几分期待与郑重,来到了余府。踏入余府那古雅的大门,她径直前往余老太太所在之处。见到余老太太后,华兰脸上即刻绽放出亲切的笑容,先行了晚辈之礼,而后与余老太太温和地寒暄起来。两人叙了一阵家常,气氛愈发融洽之后,华兰才缓缓表明此次登门的来意。她微微欠身,言辞恳切地说道:“老太太,此次我冒昧登门,实则是怀着万分诚意,为我家官人求娶嫣然妹妹而来。不知您老以及嫣然妹妹对此事,心中是作何想法?”
余老太太原本心中就对这门亲事有意,见华兰如此坦率,索性也不再绕弯子,直接说道:“爵爷既然钟意嫣然,我和他太爷向来也有成人之美之意。只是嫣然这孩子,性子太过绵软,日后入了府,还望大娘子能多多关照她,莫让她受了委屈。”
华兰着实没想到此事进展竟会如此顺利,心中暗喜之余,仍谨慎地开口问道:“老太太所言极是,只是婚姻大事,终究还是要尊重嫣然妹妹自己的意愿。不知嫣然妹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余老太太听了,便吩咐身旁的丫鬟去将余嫣然唤来。不多时,余嫣然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走进房内。她身形柔弱,神色间带着几分羞涩与拘谨。余老太太见她来了,便将华兰此番前来,以及关于入金府之事,细细地说与她听。
余嫣然经历了朱曼娘那件事之后,在京城的圈子里,性格温软懦弱几乎出了名。因她实在缺乏应对复杂家庭矛盾的能力,余老太师夫妇出于对孙女的疼爱,担心嫣然日后在京城那些高门大户中遭受欺辱,所以,祖父母思来想去,最终无奈选择将她远嫁,对象是家世普通、腿上又有残疾的大龄剩男段云海。余嫣然心中虽满是不甘,但在当时的情形下,也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
然而,正当她已然认命,打算平静地接受这一切的时候,华兰突然来到府上,告知她不必远嫁,原来智勇爵看中了她。虽说入金府只是做个妾室,但好在爵爷府里妾室的身份,在某些方面,可比有些权贵家族的大娘子身份还要高上许多。这也是余阁老夫妇两人最终勉强能够接受这门亲事的重要理由。
华兰目光温和地看向余嫣然,轻声问道:“嫣然妹妹,你可愿意入我金府?”
余嫣然微微颔首,轻声“嗯”了一声,便不再多言。说实话,她内心是愿意的。她此前去过金府几次,每次踏入金府后宅,都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和谐氛围。那里没有她所听闻的那些豪门宅院里的尔虞我诈,金帅的妻妾们相处得一团和气,彼此之间相互扶持,让她心生向往。
华兰见得到了嫣然的首肯,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笑意更浓。她再次将目光投向余老太太,恭敬地问道:“老太太,既然嫣然妹妹也愿意,不知您这边对于此事,还有其他什么要求吗?”
余老太太思忖片刻,缓缓说道:“其实也没别的,就是想给嫣然一个得体的名分,也算是为我余家保留些脸面。除此之外,我们就别无他求了。”
华兰闻言,立刻笑着说道:“老太太放心,我替官人答应您。待我回去后,就挑选一个黄道吉日,前来迎娶嫣然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