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郭嘉和典韦二人也已经率领三万兵马抵达阳城。这里已经是颍川郡最西边的位置。
如果郭嘉继续往西北进军。穿过张固曾经屯兵的轘辕关,那就是东汉王朝曾经的都城,洛阳!
郭嘉望着西北方向,如今距离张固讨董时屯兵轘辕关,已经过去了十二年的时间。十二年过去,张固如今已经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诸侯。而当年的轘辕关,还依旧耸立在颍川郡与京兆尹之间。
郭嘉率领大军进发之时,多布旌旗,并且还将张固的帅旗打在最前方。而护卫在大军周边的斥候将防御圈也扩大数倍。
如此一来,也迷惑了司马懿。间接的支援了张固的行动。
阳城外三十里,郭嘉大军的营寨连绵数里,旌旗猎猎。中军大帐内,郭嘉正与陈纪对弈,棋盘上黑白交错,局势胶着。
只听陈纪突然停下,叹了口气说道:“你这小辈!当真是不念乡党之情,不愿助我颍川士族吗?”
郭嘉抬头看了老者一眼,随即轻笑道:“怎么?元方先生认为我没有帮助乡里亲族?要是我真的不念旧情,你以为如今的颍川士族还能有几人存活?”
\"元方先生,您这一步走得急了。\"郭嘉又继续落下一枚白子,轻笑道,\"就像颍川士族现在的处境,进退维谷。\"
陈纪捏着黑子的手悬在半空,眉头紧锁:\"奉孝,你当真要看着颍川百年士族毁于一旦?你身上流的可是阳翟郭氏的血!\"
帐外传来典韦粗犷的声音:\"军师,斥候来报,阳城城头已升起红色烽烟!\"
郭嘉眼中精光一闪,起身走到地图前:\"看来郭鸿兄已经说服了守城将领。\"他转向陈纪,\"先生可愿随我一同进城?亲眼看看颍川士族的结局。\"
陈纪长叹一声:\"老夫已是阶下囚,还有何选择?\"
\"先生错了。\"郭嘉扶起陈纪,\"我家主公求贤若渴,先生若能说服颍川士族归顺,不仅可保家族无恙,更能在新朝谋得一席之地。譬如长文,我家主公可是一直念叨他的才华啊。只可惜长文明珠暗投,前往曹操处效力了!\"
与此同时,阳城内郭府密室中,郭鸿正与辛评、李瓒密谈。
\"诸位,听说司马懿大败,已带兵撤离颖阴,与关羽一同返回许都而去。\"郭鸿压低声音,\"我族弟奉孝已承诺,只要开城投降,各家可保留三成田产,子弟仍可入仕为官。\"
辛评冷笑:\"三成?郭奉孝好大的口气!\"
\"佐治兄,\"李瓒擦了擦额头的汗,\"总比城破后一无所有强啊。听说张固在南阳将反抗的士族尽数流放交州...\"
\"够了!\"郭鸿拍案而起,\"实话告诉二位,奉孝大军已至城下,明日午时若不开城,玉石俱焚!我郭氏已决定归顺,二位好自为之!\"
次日黎明,阳城东门悄然打开一条缝隙,正是之前郭鸿安排的守将赵涣所为。郭嘉与典韦亲率精兵入城,马忠则带兵埋伏在西门外的树林中,准备截击可能逃窜的曹军,也顺便随时杀入城中支援郭嘉。
\"报——郭军师已控制城楼!\"
\"报——守城校尉赵涣已降!\"
\"报——府库已被我军接管!\"
一道道捷报传来,郭嘉却眉头紧锁:\"钟演等人何在?\"
亲兵答道:\"据降兵所说,正在县衙大堂等候军师。\"
郭嘉轻摇羽扇:\"果然如此。传令下去,严守四门,不得扰民。咱们先谅他们一会,午时过后再去县衙内议事。\"
正午时分过后,早就等候多时的颍川八大世家的家主依旧在县衙等候。刚入县衙内的郭嘉就直接端坐上主位,典韦则站在郭嘉身后,虎目圆瞪。
\"诸位,\"郭嘉环视众人,\"阳城已归我军所有。我家主公仁慈,不愿多造杀孽。只要诸位签下降书,颍川各城可免于兵祸。\"
钟演拍案而起:\"郭奉孝!你身为郭氏子弟,却引贼入室,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郭嘉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钟繇大人从许都送来的家书,请钟公过目。\"
钟演接过信笺,脸色渐渐苍白。信中提到曹操已放弃颍川,准备集中兵力防守陈留等地。
\"这...这不可能...\"钟演踉跄后退。
这当然不可能,只不过是郭嘉刚刚来之前伪造而成,不过如今消息闭塞的他们,如何能分辨真假。
只见郭嘉趁机道:\"曹操已抛弃颍川,诸位还要为他殉葬吗?我家主公承诺,归顺者可保留三成田产,子弟择优录用。顽抗者——\"
他看向典韦,\"典将军会亲自'护送'全家去岭南开荒。\"
典韦适时地冷哼一声,手中双戟重重砸在地上,震得众人心头一颤。
辛评突然大笑:\"好一个郭奉孝!先以武力威慑,再以利诱之。罢了罢了,我辛氏愿降。\"
有辛氏带头,其他家主纷纷表态。唯有钟演仍在挣扎:\"我兄长在曹营为官,若我投降...\"
\"钟公放心,\"郭嘉微笑,\"钟繇大人深明大义,必能理解家族存续之重。况且...\"他压低声音,\"我家主公已秘密联络许都多位大臣,曹操的江山,恐怕坐不了多久了。\"
最终,在郭嘉的威逼利诱,满嘴“胡言乱语”的忽悠与诈骗之下。
颍川八大世家全部签下降书。郭嘉立即派快马向张固报捷,同时着手整编各世家私兵,准备东进许县,与张固汇合。
除此之外,八大世家不少嫡系子弟被郭嘉派遣一队人马,“护送”前往广陵书院,去“学习”,此举当然是郭嘉为了拿到质子所用出的手段。
好在郭嘉是颍川士族出身,又是锦衣卫指挥使,对于哪些人是世家重点培养的子弟。他可谓是最清楚不过了。
当夜,郭鸿在郭府祠堂单独会见郭嘉。
\"奉孝,你今日所为,究竟是真心为张固效力,还是另有所图?\"郭鸿目光如炬。
郭嘉跪在祖宗牌位前,郑重上香:\"兄长,天下大势已明。曹操外强中干,刘备偏安一隅,唯有我主张固,有平定天下之志。\"他转身直视郭鸿,\"郭氏要想延续百年荣耀,必须站在胜利者一边。\"
郭鸿长叹:\"希望你是对的。族中已按你要求,秘密整理了颍川士族的田亩册和私兵名册。\"
\"多谢兄长。\"郭嘉深施一礼,\"明日我将启程前往许县,颍川就拜托兄长了。记住,对那些阳奉阴违的家族,不必手软。如今赵涣和私兵的人马,指挥权都在你手里,只要颍川士族不乱。将来平定天下,你就是头功!\"
三日后,当张固率主力抵达阳翟时,城门大开,百姓夹道欢迎。返回阳翟的颍川士族身着素服,跪在城门口献上印绶。
张固扶起为首的钟演与陈纪,高声道:\"诸位深明大义,免去一场兵灾,功在千秋!本帅承诺,凡真心归顺者,不仅田产可保三成,子弟更可入广陵书院深造,将来为官为将,共建太平盛世!\"
人群中,郭嘉与郭鸿相视一笑。颍川士族的时代并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延续。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从来不是靠清高自许,而是审时度势的智慧。
只不过,郭嘉也清楚。将来这些世家子弟,能不能在科举中战胜那些吃苦耐劳的平民子弟,那可就说不准了。
毕竟锦衣玉食的他们,与那些从有着广大基数的平民之中出来的天才,并不一定会有多大优势。
而一旦世家大族没有了权利的保驾护航,只靠这些田产,最终也只会变成地主阶级,翻不起什么大浪。
而随着后代的增多,土地一旦被分家,那么这些士族,说不定最终也只会变成平民百姓。
或许很多年后,又会有一个天才诞生,通过科举进入朝堂,可是那也不过最终又会将家族抬去地主阶级,但是世家,恐怕就不可能了。
阳翟城头,张字大旗猎猎作响。张固在众将簇拥下登上城楼,远眺东南方向——那里是许都所在。
\"奉孝,孔明,颍川大概率已定,接下来该当如何?\"张固抚摸着城垛上斑驳的箭痕,沉声问道。
二人对视一眼,随即又按照惯例,由郭嘉开口道:“主公,眼下就两个方向。要么挥军进入陈留。要么北上进攻洛阳!”
“据锦衣卫密报,司马懿与诸葛瑾似乎大吵一架。不欢而散,如今司马懿手中还剩三万兵马,许都大概率他是守不住的。所以司马懿很可能会退回陈留。”
诸葛亮也点了点头,随即继续补充道:“相比于洛阳,继续进攻陈留收益更大。所以亮还是建议主公兵发陈留!”
张固点了点头,随即说道:“随着颍川的拿下。我估计汝南的曹仁和夏侯渊应该坐不住了吧?”
郭嘉听后笑着说道:“这倒是很有可能,我估计曹仁很有可能会回兵与司马懿会合,毕竟关羽如今根本不可能与司马懿继续合作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