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胡说,先回支队。”
面对李山不解的眼神,林默并没有多说什么。
可两人刚一回到支队,政委等人全都围了上来。
“林支,您真的要离开?”
“林支,您走了我们怎么办?”
“是啊,林支,我们支队刚破了大案,您能不能找找厅里,哪怕您调刑侦总队也行啊。”
王禹,苏璐等人纷纷开口劝解道。
“大家都不要吵,林支去哪不去哪这都是上面的决定,是他能说了算的吗?
都散了吧,没事做了是不是?”
政委贾旭光这时候站出来替林默解围。
等大伙都都散了以后,贾旭光继续说道:
“林支,这段时间支队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好不容易支队终于又有了凝聚力,你这一走,我怕……”
“唉……老贾,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支队离了谁都能正常运转,而且现在支队的面貌不错,就是再换一个支队长也没问题。
而且我告诉你们,新来的支队长可是有好多年从事刑侦工作的经验,我相信他一定会带领咱们支队走的更远。”
林默如是说道。
“林支,这么说,这件事已经定下了?”
贾旭光话一出口就感觉自己说的是一句废话,事情不定下怎么会下发公示呢。
虽然他跟林默共事时间并不长,可就林默接手支队的这短短几个月,却让贾旭光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支队。
贾旭光从张广涛干支队长时就已经是政委了,以前重案支队是个什么情况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他是真心希望重案支队能在林默的手里发扬光大,可这才几个月啊,就传出林默要被调走,其实他心里也清楚,像林默这样有能耐的人,肯定在一个职位上待不了多久就会升迁。
但是贾旭光却希望林默在这里待的时间最好长一些,哪怕一年也好啊。
“林支,说实话我们是真舍不得你走啊。”
副支队长胡融斌也动情的说道。
“大家这么伤感干什么,我只是调到其他部门,又不是离开省厅,想我了可以随时去找我啊。”
林默拍了拍胡融斌的肩膀安慰道。
“林支,您走了,谁来接任支队长?”
王禹问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时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大家齐齐看向林默。
王禹倒不是想当这个支队长,毕竟以他现在的级别还不够资格当支队长,他只是想打听一下谁会继任。
目前屋里的几人中,李山,王禹,苏璐都不够资格,能当支队长的就只剩下贾旭光和胡融斌了。
贾旭光搞行政工作没问题,可让他干支队长恐怕能力方面还是有些欠缺。
至于胡融斌,能力是有,但这次支队长的名头恐怕跟他关系不大了。
“新任支队长,你跟李山都认识,他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一职务,当时候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多配合他的工作,要像支持我一样支持他。”
林默对王禹说道。
当林默说完这句话后胡融斌的眼神明显黯淡了下来,这话虽然林默没有明说,但胡融斌也听出他已经跟支队长无缘了。
林默的话很好理解,王禹跟李山都认识,其他人都不认识,这说明人选不是从支队里出,甚至人都不是省厅的,肯定跟胡融斌没啥关系了。
“头,你该不会说的老付吧……”
李山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猛然抬头问道。
对于李山的问话林默只是笑笑没有回答,毕竟公示还没出来,过几天大伙就全知道了。
而且这事林默也不敢肯定一定是付飚,只不过粟厅已经答应过他,而他也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人更适合这个位置。
接下来的几天林默工作比较轻松,队里的工作他基本都交给了老贾负责。
他就按时上下班,接接孩子,没事就在家陪陪柳晴,也算是偷了点懒。
很快时间来到了8月份,眼看公示期还有两天结束,他即将要去交警总队报到,这天苏璐敲响了林默办公室的门。
“苏队长有事?”
“林支,您都要调走了本来不想麻烦您的,可我手头这个案子确实遇到了些难题。
我思来想去还是想着过来咨询一下您,不打扰您吧?”
“苏璐,你这是说的啥话,我见你这几天心神不宁的,有啥解决不了的问题你找我就行,啥打扰不打扰的。
只要我还在支队待一天,就有义务协助你们破案,这是我的职责。
就算我去了交警那边,你苏璐去找我帮忙,我还能把你拒之门外不成?
我可没有那么多事,而且这也不是你苏队长的风格啊!”
“嗐,是我考虑多了,毕竟嫂子不是怀孕了吗?我怕你又因为案子耽误回家,怕影响您照顾嫂子。”
苏璐明明年龄比林默还要大几岁,却一口一个嫂子的叫着,丝毫没有违和感。
“我们做刑警的,什么时候破案都是第一位的,一切事情都要以破案为先,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你说的是不是那起高中生死亡案?赶紧给我说说案子吧。”
“啊……,林,林支您知道这个案子啊?”
“咱队里的案子我能不了解吗?说说吧,案子到哪一步了?”
“是这样的林支,上月月2号济阳市局接到的报案,历上区有一名高中生在下晚自习的路上,被人用钝器击打身亡。
由于事发地段偏僻,没有监控,也没有目击证人,案子一直迟迟没有线索,但济阳市局也一直没有放弃调查。
可7月13号,市西区又接到了一起类似报案,同样是一名高中生路遇袭击,人现在还在医院抢救,不过据主治医生说,这名学生有很大可能会成植物人。
20号中午,长济区的一处居民区公共厕所内有一名男生被用同样的方式袭击头部,致使该男生当场死亡,不过这次凶手用的凶器是砖头。
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三起学生遇害案件,让济阳有孩子的家长一时间惶恐不安,唯恐下一个遇害的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
济阳市局方面感受到了很大压力,于是在第二起遇害案发生后就把案子移交到了省厅,然后这个案子就交到了我的手里。”
苏璐情绪低落的说道。
“有没调查死者的社会关系,家庭状况?
学校的老师,同学,包括事发地段的击证人,这些有没有走访?”
“7月2号那起是下晚自习后,事发时间晚,地段偏僻,所以没找到目击证人。孩子尸体是被一名环卫工发现的,发现时已经死亡两小时了,这段时间孩子家长都在到处找孩子。
其他两名学生遇害的时候正处暑假期间,学校的师生已经放假,所以没有走访到这类人群。
不过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寻找其他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