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青城,季长青眉头紧皱,看着师傅上官行陡然传过来的一则信息:

散仙十二劫……

渡劫之上,便是步入大乘之境。

而因无法度过雷劫,即将丧生在雷劫之下时兵解散仙的存在。

或者说,即使成功度过雷劫,步入大乘,亦能转修散仙的存在。

境界如其名,真的凌驾于大乘境之上,是可比肩仙人的境界。

大乘境准确来说并非一个完整的修炼境界,而是指渡劫境的修士在度过雷劫后,自身道途圆满所能达成的成就。

这一境界没有前期、中期、后期之分。

只要渡劫境通过雷劫便能直接迈入大乘,堪称仙人之下最强的存在。

大乘境已算是飞升前的预备役。

也可说是仙人的预备役。

有了直接飞升成仙的资格。

有的一突破大乘,会直接选择飞升成仙。

还有的会停留一段时间,积累一番术法手段等,在选择飞升成仙。

最后一种则是兵解散仙。

而最后一种,除非真的渡不过雷劫,否则极少修仙者会选择此条道路。

不过,季长青此刻的目光,却是凝聚在了信息中关于散仙的描述。

散仙历经十二劫,一劫一重天。

兵解散仙之后,其自身法力灵气升华,转而为仙灵之气。

一至三劫散仙,比肩普人仙。

四至六劫散仙,可比地仙。

七至九劫散仙,堪比天仙。

而九至十二阶散仙,堪比真仙。

可以说,散仙若一一度过十二劫,飞升仙界之后,可一步直接踏入至玄仙境界!

上官行传过来的种种描述,让季长青心动不已。

毕竟他可不想一飞升,就成了十万天兵天将之一的那种存在。

所以这散仙之道,倒是颇为适合他。

就是不知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他可不相信要是真这么好,会后那么多度过雷劫的大乘境会不明白他现在的想法。

所以说一定有他不了解,上官行也不知道的问题。

‘还是先等搞明白了这一切在做最终决定吧……’季长青心中暗暗念道着。

然而,当季长青目光落到信息末尾时,心中先是一惊,随即微微抬头,内心苦笑不已。

信息中写着:“徒儿,快些离开吧。此次散仙之行,应当是为了你而来。既然徒儿你不愿意前往仙武,那么暂时退去,隐藏一段时间,方是正解。”

信息看完,但此刻季长青目光中,身前本来空无一物的地方,不知何时站了一个白发鹤须之人,周身银光弥漫,仿若虚幻,似不存在于此处天地之间。

季长青看完上官行传过来的信息后,已然知晓,这是肉身早已兵解、转为散仙状态的缘故。

当然,对于散仙来说,再塑造一副真实肉体不过是举手之劳。

但真到了这个境界的散仙,又怎会在意所谓的肉身呢?

‘师父啊,你的信息传得晚了啊!’

看着面前的人,季长青内心长叹一口气。

思绪流转之间,季长青身体很识趣地站起身,急走两步上前,双手作揖,深深拜倒:“晚辈季长青,拜见仙人。”

不管怎样,自己好歹现在顶着仙盟荣誉长老的职位。

再加上上官行说此行与自己和仙墓有关,若他所料不错,这位散仙应该是想让自己去仙墓。

而事实正如季长青所想。面前老者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小家伙,注意到小家伙的修为后,突然轻咦一声:

‘渡劫境,看来那上官小子有所隐瞒啊……’

老者心中暗自思忖,这反倒让他更感兴趣了。

“小子,你可知道本尊前来寻你所为何事?”

这般反问,让季长青十分无语。

还能为什么事?

总不能是为了收自己为徒吧?

嗯,不对!

季长青心中一紧,微微抬眼看向面前这位风流倜傥、英姿飒爽、和蔼可亲、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

的老者。

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冲动。

“前辈,在下季长青。自踏入修炼以来,漂泊半生,只恨未逢……”

季长青陡然止住话语,感觉这若说出“只恨未逢名师”,把自己的师父以及上官行等人置于何地?

而在老者眼中,只见季长青目光闪烁,表情变换,先是一脸渴望地说着什么,却又突然顿住,整个人显得有些呆愣。

老者活了无数岁月,身为散仙,又怎会不明白季长青的心思?

当即也是一笑:“怎么,小子,你想拜本尊为师?”

老者语气却是冰冷,季长青只觉头皮发麻,看着眼前前辈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实在摸不清其真实想法。

此刻,无论回答想或不想,似乎都不妥。

他嘴唇微动,硬着头皮问道:“前辈,您看我有这资格吗?”

“哈哈。”

季长青的反问,倒让老者心情愉悦起来,这小家伙有意思。

老者背在身后的双手微微掐算,瞬息间,季长青从降生起的种种信息汇聚而来。

然而,诸多信息如蒙迷雾,残缺不全。

比如这小家伙降生时,分明是肉体凡胎,毫无灵根,根本不具备踏入仙道的资格。

以武入道,确实是条途径。

可如今竟拥有五行道体,实在令人费解。

数千年来,季长青的人生信息如断断续续的漫画,难以连贯。

老者右手不自觉摸向胡须,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的季长青,不经意间竟拔下一根胡须。

但那胡须刚脱离之时,瞬间化为无数光粒消散,原处又迅速凝聚出一根新的胡须。

老者犹豫一番,本想再次掐指推算,却又停了下来。

他有所顾虑,害怕算出本不该他知晓之事,又或算出令自己心境失衡、心生窥窃之物。

到了他这般境界,道途已然明确,却也有所畏惧,担心看到令自己心动的事物,引发因果,难以把控。

思忖间,老者停下掐算动作。

不过在这一番推算中,他隐约感应到收这个徒弟利大于弊。

那身上浓厚的气运似已化为紫光,脑海后隐约浮现的功德金轮,让他颇为羡慕。

只是这东西又哪是刻意为之所能轻易得到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