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位面
朱元璋摸着下巴,缓缓说道:“这朱由检做得不错,懂得抓住西洋使者求见的机会,传播咱大明文化,还能想着增进对西洋的了解。这文化交流搞得好,说不定能让咱大明在海外更有威望。洪承畴、杨嗣昌他们几个大臣也能各抒己见,提出不少好主意。设立学堂这事儿,谨慎点是对的,孙传庭担心安全问题有道理。后面这文化交流越来越热闹,百姓也能长见识,看来是个好开端呐。”
徐达挠挠头,嘿嘿笑道:“陛下,这文化交流听起来挺新鲜,要是能让咱大明和西洋都学到对方的好处,那可真是美事一桩。以后说不定还能有更多新鲜玩意儿传到咱大明呢。”
刘伯温微微点头,说道:“陛下,文化交流是好事,但也得留意其中利弊。西洋的东西有好有坏,咱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让不好的东西影响了咱大明的根基。”
永乐位面
朱棣背着手,神色庄重:“朱由检此举有远见,利用西洋使者求学推动文化交流,正合我意。这既能彰显我大明国威,又能促进相互了解。设立学堂、派遣医师,一步步安排得有条有理。文化交流带动贸易往来,对大明发展大有裨益。只是在交流过程中,仍需时刻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夏原吉恭敬地说:“陛下圣明。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都需要资源支持,臣会做好财政规划,确保各项事务顺利推进,不影响百姓生活。”
解缙笑着接口:“陛下,让大明学者走出去,带回西洋知识,定能为大明注入新活力。不过在人员往来中,要做好管理,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准确。”
宣德位面
朱瞻基笑着说:“哎呀,这朱由检干得漂亮!让西洋人来学咱大明文化,又让咱百姓了解西洋,这一来一往,多有意思。那些西洋学者学习态度认真,文化交流要是能一直这么热闹下去,咱大明肯定越来越兴旺。举办展览这事儿也妙,百姓们都能开开眼界,说不定还能想出新点子来。”
杨士奇捋着胡须,点头称是:“陛下,这都是陛下治理有方,才能有这样的好局面。文化交流能促进民心凝聚,大家都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对大明的发展充满期待。”
于谦认真地说:“陛下,正如孙传庭所言,文化交流的同时,军事力量绝不能放松。只有军事强大,才能保障这一切的和平发展。”
嘉靖位面
朱厚熜靠在椅子上,微微睁眼:“哼,这朱由检还算有点能耐,把西洋文化交流这事儿搞得有声有色。不过,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得盯着点。别到时候引进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坏了我大明的规矩。洪承畴他们几个办事看着还行,就看后续能不能把各项措施落实好。”
严嵩赔笑着说:“陛下圣明,有陛下的英明领导,他们肯定不敢懈怠。这文化交流要是搞好了,也是陛下的功绩,让大明威名远扬。”
戚继光面色凝重:“陛下,军事防御始终是重中之重。不管文化交流如何发展,咱大明的军队时刻不能放松训练,以防不测。”
隆庆位面
朱载坖坐在桌前,思索片刻后说:“朱由检抓住西洋使者求学的契机,推动文化交流,这步棋走得不错。各方考虑得比较周全,从学堂设立到人员往来,再到文化成果展示,都有相应的安排。文化交流带动贸易,对经济发展也有好处。希望后续能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态势,稳步推进。”
张居正双手背后,神情认真:“陛下,文化交流是个长期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来保障。制定政策时要兼顾各方利益,确保交流的公平、有序,这样才能持续发展。”
高拱摸着下巴,点头赞同:“没错,陛下。而且在交流中,要鼓励创新,让大明和西洋的文化相互碰撞,激发出新的火花,为双方的发展带来新动力。”
……
在大明与西洋文化、贸易交流日益频繁的热闹氛围中,朱由检在处理朝政之余,偶然接触到了一种西洋传来的新奇物件——肥皂。这小小的肥皂,使用起来不仅能轻易洗净污渍,且散发着宜人香气,比起大明传统的皂角等清洁用品,有着诸多优势。朱由检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的商机与改善民生的潜力,决定深入研究肥皂的制作工艺。
一日早朝之后,朱由检将洪承畴、杨嗣昌和孙传庭留了下来,拿出一块肥皂,说道:“诸位爱卿,近日朕得到这西洋肥皂,使用之后,觉得其清洁效果甚佳。我大明百姓向来以皂角等物清洁,若能研制出类似肥皂之物,于百姓生活和国家经济,皆有大益。”
洪承畴拿起肥皂,仔细端详,说道:“陛下,这肥皂看似简单,但其制作工艺想必复杂。不过若真能研制成功,无论是在民间日用,还是作为商品贸易,都大有可为。”
杨嗣昌点头赞同:“陛下圣明,此乃利国利民之举。只是研制肥皂,需召集相关工匠与学者,还需大量实验材料,这些都需妥善安排。”
孙传庭则说道:“陛下,此事若要推行,安全方面也需考虑。研制过程中或会用到一些特殊材料,谨防意外发生。”
朱由检思索片刻后说道:“洪爱卿,你负责召集京城内擅长化工制作以及对西洋工艺有所了解的工匠和学者,成立专门的研制小组。所需材料,让工部全力配合提供。杨爱卿,你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确保研制工作顺利进行。孙爱卿,研制场所的安全就交给你负责,务必保证万无一失。”
三人齐声领命:“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辱使命。”
几日后,洪承畴便召集了一群能工巧匠和学识渊博的学者,在宫中一处偏僻的院落里设立了研制场所。朱由检亲自前来视察,鼓励众人道:“朕希望你们能早日研制出我大明自己的肥皂。大家若在研制过程中有任何困难,尽管向朕奏明。”
一位老工匠站出来说道:“陛下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只是这西洋肥皂的制作工艺,我等只略知一二,还需更多线索才能着手。”
朱由检看向洪承畴,洪承畴说道:“陛下,臣已安排人去与西洋使者沟通,获取更多关于肥皂制作的资料。相信不日便有消息。”
果然,没过几天,西洋使者送来了一些关于肥皂制作的书籍和简单的工艺介绍。朱由检得知后,立刻前往研制场所,与众人一同研究。
“诸位,有了这些资料,想必能加快研制进度。”朱由检兴奋地说道。
一位年轻的学者仔细翻阅着资料,说道:“陛下,这资料中提到,制作肥皂需用到油脂、碱等材料,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方能制成。只是这具体的比例和反应条件,还需我们摸索。”
老工匠皱着眉头说:“这碱的获取便是个难题,以往我等制作其他物件时,碱的提炼颇为不易。”
朱由检思考片刻后说道:“此事朕来安排。孙爱卿,你派人寻找可靠的碱矿,加大开采力度,务必保证碱的供应。同时,工部需研制更高效的碱提炼方法。”
孙传庭领命:“陛下放心,臣定尽快落实。”
接下来的日子里,研制小组开始了紧张的实验。朱由检只要一有空闲,便会来到研制场所,查看进展。
一日,朱由检看到工匠们正在进行一次关键的实验,将油脂和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然而,实验过程并不顺利,混合后的液体并未呈现出预期的状态。
老工匠有些沮丧地说:“陛下,看来这比例和加热条件还是不对。已经试了好几次,都未能成功。”
朱由检鼓励道:“莫要气馁,科学研制本就需要反复尝试。大家再仔细研究资料,结合之前的经验,一定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杨嗣昌也说道:“是啊,诸位。陛下如此重视此事,我们更应全力以赴。”
经过不断调整比例和加热时间,终于,在又一次实验中,混合液体逐渐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开始呈现出肥皂的雏形。
“陛下,快看!这次好像成功了!”年轻学者兴奋地喊道。
朱由检走上前,看着那初具形状的肥皂,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啊!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但还需进一步完善,让这肥皂的品质更加稳定。”
随着实验的继续,肥皂的质量越来越好,不仅去污能力强,而且香气宜人。朱由检决定先在宫中进行试用。
“洪爱卿,安排人将这批研制出的肥皂分发到宫中各处,看看使用效果如何。”朱由检说道。
几天后,宫中传来反馈,众人对肥皂的清洁效果赞不绝口。
“陛下,这肥皂使用起来确实方便,且洗净效果远超以往所用之物。”负责后宫事务的太监向朱由检禀报道。
朱由检听后十分高兴:“既然如此,便可考虑在民间推广。杨爱卿,你觉得该如何推广这肥皂?”
杨嗣昌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可先在京城的商铺中售卖,让百姓们先了解和接受。同时,安排人手在集市等地展示肥皂的使用方法,吸引百姓购买。待京城推广顺利后,再向其他地方扩散。”
洪承畴补充道:“陛下,为保证肥皂的质量和产量,需规范制作工艺,培养更多熟练工匠。”
朱由检点头:“就依两位爱卿所言。洪爱卿负责规范制作工艺,培养工匠。杨爱卿负责推广事宜。孙爱卿,保障肥皂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很快,京城的商铺中出现了大明自制的肥皂。百姓们对这新奇的清洁用品充满好奇,在看到展示的使用效果后,纷纷购买。
“这肥皂真是好用,洗得干净,还有香味,比皂角方便多了。”一位妇人满意地说道。
“是啊,而且这价格也还算公道。看来以后就用这肥皂了。”旁边的一位男子附和道。
随着肥皂在京城的热销,朱由检又将目光投向了海外贸易。
“诸位爱卿,如今这肥皂在京城颇受欢迎,朕想将其推广到海外,让各国都见识我大明的造物之能。”朱由检说道。
孙传庭说道:“陛下,海外贸易涉及诸多事宜,需确保运输安全,还要了解各国的需求和喜好,对肥皂进行适当调整。”
杨嗣昌接口道:“陛下,出口贸易还需与各国商人协商好价格和贸易条款,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晓我大明肥皂的好处。”
洪承畴则说:“陛下,为满足海外需求,需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
朱由检说道:“洪爱卿,扩大生产之事交给你。杨爱卿负责与各国商人洽谈贸易。孙爱卿保障海上运输安全。朕要让这小小的肥皂,成为我大明海外贸易的一张新名片。”
在众人的努力下,大明肥皂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海外,为大明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而朱由检对肥皂的研究和推广,也成为了大明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佳话,进一步推动了大明的繁荣昌盛。在这个过程中,洪承畴、杨嗣昌和孙传庭各司其职,与朱由检紧密配合,共同书写着大明的新篇章。
在肥皂海外贸易逐渐走上正轨后,朱由检又想到了进一步提升肥皂品质和拓展其用途的方法。
一日上朝,朱由检对众臣说道:“如今肥皂在国内外都颇受欢迎,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朕听闻西洋人在肥皂中添加不同香料和成分,能制成具有不同功效的肥皂,如护肤、杀菌等。我大明工匠和学者,也应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开发出更多种类的肥皂。”
洪承畴说道:“陛下高瞻远瞩。此事臣会督促研制小组,加大研究力度,争取早日开发出更多功效的肥皂。”
杨嗣昌也说道:“陛下,若能开发出更多种类的肥皂,不仅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还能进一步扩大市场,增加收益。”
孙传庭则说道:“陛下,在开发新肥皂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安全问题,尤其是使用新成分时,需谨慎测试。”
朱由检点头:“孙爱卿提醒得是。洪爱卿,研制过程务必小心谨慎,确保安全。待有新成果后,先在小范围内试用,确保无问题后再大规模生产。”
洪承畴领命:“是,陛下。”
又过了一段时间,研制小组传来好消息,成功开发出了添加天然植物成分、具有护肤功效的肥皂。朱由检听闻后,立刻前往查看。
“陛下,这新研制的肥皂添加了多种植物精华,不仅清洁力不减,长期使用还能滋养肌肤。”研制小组的学者兴奋地向朱由检介绍道。
朱由检拿起一块肥皂,仔细闻了闻,香气清新宜人,又摸了摸肥皂质地,十分细腻。
“不错,做得很好。先在宫中挑选部分人员试用,观察效果。”朱由检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反馈效果极佳。宫女和太监们纷纷表示,使用了这款护肤肥皂后,皮肤变得更加光滑细腻。
“陛下,这护肤肥皂效果显着,可尽快推向市场。”洪承畴建议道。
朱由检点头:“好,杨爱卿,此次推广,要突出护肤功效,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制定推广策略。”
杨嗣昌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会让这护肤肥皂在市场上大放异彩。”
在杨嗣昌的精心策划下,护肤肥皂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女性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和夫人,对其趋之若鹜。
与此同时,研制小组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又成功研制出了具有杀菌功效的肥皂,特别适合在医馆、厨房等场所使用。
“陛下,这杀菌肥皂对预防疾病传播有很大作用,可大力推广到各地医馆和公共场所。”学者向朱由检禀报道。
朱由检说道:“此乃利民之举。洪爱卿,安排加大生产。杨爱卿,与各地官府沟通,协助推广到医馆和公共场所。孙爱卿,保障运输过程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