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李十月他们到达平安京的第三天,清晨时分,他们就把所有能搬走的财物几乎都已装上了船。
李十月站在平安城的南城门最高的望楼上,俯瞰着这座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破败和死寂的城市。
木质结构的建筑连绵成片,一旦起火......
“小六,都撤出来了吗?”
她转头头去问站在她身后的孙小六。
“将军,我们的人以及愿意跟我们走的归附者,都已登船。
财物全部清点完毕,也已全部装船。”
孙小六低头躬身对李十月如此回答道,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低沉了一些,“将军,这城内......还有大量的平民。”
李十月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她的目光冷峻如冰。
“我知道。”
李十月她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做一个简单的权衡,又仿佛早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然后,她轻轻挥了挥手,如同拂去衣袖上的灰尘。
“放火。”
她的命令被迅速执行。
一队队手持火把的镇海军士兵被派往平安京的各处,尤其是皇宫、贵族府邸、寺庙等核心区域。
浸透了火油的箭矢被射上干燥的木质屋顶,火把被扔进特别堆放好的易燃物中。
起初,只是零星的火苗在平安京的各个角落窜起,不一会子,就变成了黑烟袅袅上升。
再等上一刻钟,春风就成了帮凶。
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火苗迅速连接成片,化作一条条咆哮的火龙,沿着狭窄的街道,吞噬着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
木质结构的房屋在烈火中发出了“噼啪”的爆响后,迅速就坍塌成了一片。
尚算工整的平安宫、庄严的寺庙、拥挤的民宅......无一幸免。
火焰从平安宫中心向四周疯狂蔓延,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赤红色的火光映红了平安京的半边天空,浓烟如同巨大的黑色蘑菇云,翻滚升腾,连阳光都被遮蔽,平安京的上空本该是白昼,顿时就变得宛如黑夜一般。
平安京,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熔炉。
城内尚未撤离的平民们,此刻才真正的意识到他们的灭顶之灾到来了。
他们哭喊着,奔跑着,试图逃离火海。
但四面八方的出口早已被烈火封堵,四处城门更是早就被冷漠的镇海军士兵关严实了,把守住了。
高温、浓烟、倒塌的建筑物......无情的收割着生命。
惨叫声、哀嚎声、房屋倒塌的轰鸣声,与火焰燃烧的咆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来自地府的乐曲。
焦糊的气味、肉体燃烧的恶臭弥漫在平安京的空气中,令人窒息。
李十月她这时候,已经站在港口上停泊着的“破浪”二号的甲板上了,她遥望着那片燃烧的天地,冲天的火光映在她漆黑的瞳孔里,跳跃不定,却未能融化其中丝毫的冰冷。
这一把火烧起来的热浪甚至隔着这般远的距离就都能隐隐的感受到,空气中飘来的灰烬如同黑色的雪,落在了李十月的肩头上。
孙小六他们站在她的身后,看着远处的那片人间炼狱,有的人嘴唇动了动,好似想要张口说些什么,但最终就还是保持了沉默。
他们这些人早已习惯服从李十月的命令了,无论那命令有多么残酷。
这一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当最后一点明火熄灭,曾经繁华了数百年的平安京,已经彻底的从舆图上被抹去。
留下的,只有一片望不到边的,冒着缕缕青烟的焦黑废墟,以及无数蜷缩扭曲到无法辨认的焦尸。
刺鼻的烟味和恶臭顺风能飘出数十里地去。
幸存的平民?
寥寥无几。
李十月她甚至都没有再多看一眼那片废墟。
确认火势已无可挽回后,她便下令船队起航。
庞大的船队满载着从倭国心脏掠夺来的巨额财富,扬帆西向,驶离这片被烈焰吻过的海岸。
船队破浪而行。
李十月她独立船头,海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和衣角。
身后,是平安京被烧后逐渐模糊的轮廓,以及那片天空下尚未完全散尽的,带着死亡气息的烟尘。
她知道,这把火,不仅烧掉了一座城,更烧掉了倭国延续千年的政治象征和文化中心。
此举之酷烈,必将震惊整个倭国,乃至传回大隆和周边诸国。
她会背上“屠夫”、“恶魔”的骂名。
但那又如何?
是,她做了恶事,一把火断绝了平安京中数万乃至十万民众的性命。
但那又如何?
做了就是做了!
李十月她从未想过要在倭国建立长治久安的统治。
哪怕长得相似,那也是异族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哪怕就是长得一样,都说汉话,用毛笔书写的同为汉人的人们,就都有这般那般的矛盾存在;
更何况是这些长得都不同,说不一样的话,穿不一样的衣裳,吃不一样的饭的异族人呢?
他们其中的不少人就还是站在倭寇的背后,是倭寇侵略我大隆建安后的既得利益者!
烧死了他们,怎么了?
李十月她的根基在建安,在黄金航道上,在海贸上,在源源不断的白银和强大的镇海军身上。
摧毁平安京,杀掉天皇和那些大贵族,是为了从根本上瓦解倭国旧有的权力结构,制造巨大的权力真空和长期混乱,为她未来想要建立起的新秩序,让道!
屠杀平民?
在她看来,这是必要的震慑,是为了让恐惧深入骨髓,让任何潜在的复仇火焰在升起之前就被绝望浇灭。
若是要背负骂名?
那就听着好了。
“倭国......没了。”
李十月她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
这不是结束,而是她庞大棋局中的一步。
东海的波涛之下,隐藏着她更多的野心与征途。
而这片被烈火净化过的土地,将成为她野心的最好注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船队向着西方,向着她的根基之地——岛根县,驶去。
而在李十月的身后,只留下一个被彻底打断脊梁,在废墟与灰烬中哀嚎的平安京。
李十月的名字,自此与烈火一同,将深深的烙印在倭国的历史记忆之中,永世难以磨灭。
李十月的那一把火,烧掉的不仅仅是平安京的木质建筑和无数生命,更是倭国延续了数百年的中央权威和大贵族们的最后体面。
冲天的烈焰和随之而来的权力真空,如同在滚热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引发了剧烈的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