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见她们走后,悄悄将纸团捡起收入袖中。吃完饭,他起身结账走出了饭店。孙思邈回到妙应草堂,进入自己的卧室,去除伪装,打开那张纸条。
上面写着:“三年大旱,长安糖茶,圣女体弱。蝉。”孙思邈看过纸条,便将它烧了。他心想:“巫教竟然断定这场大旱要持续三年,看来定有准确的预测手段,三年大旱将严重影响大唐气运。长安糖茶是巫教弄出来的,以目前情况来看,是个很挣钱的东西,如今朝廷禁酒,巫教以茶代酒,真是高明的行为。圣女体弱,她年龄还小,日夜操劳偌大的巫教,很是伤神,体弱很正常。”
孙思邈正在思考应对之策,一个太监前来传口谕,李世民要召见他。孙思邈刚去除伪装,也来不及易容,便跟着太监进宫觐见李世民。
李世民见到孙思邈很是诧异,传闻中这位孙真人已经八十七岁了,妥妥的耄耋老人,如今一见面容却和自己差不多,要不是胡须、眉毛、头发都白了,就算是说他三十岁都没问题。
孙思邈道:“贫道孙道一,参见陛下。”李世民道:“孙道长见到你,朕才明白有道行的人,非常值得尊敬。世上有羡门、广成子这样的仙人,果真不是虚言!”孙思邈道:“陛下过奖了,贫道的道行怎敢和他们相比。”
李世民道:“孙道长,你带领道教归附大唐,功劳甚大,朕给你封爵,留在朕身边如何?”孙思邈道:“陛下,这不是我一人的功劳。我身为道士也不适合留在宫中。”
李世民道:“既然如此朕也不勉强你。朕听闻你道术高深,可预测一下大旱何时能止?”孙思邈听闻皇上是让他预测这场大旱。他说道:“陛下,这场大旱可能要持续两三年,如今才是开始。”
李世民一听这话就沉默了,太史局也说这次大旱要持续很久。他问道:“既然要持续很久,你可有应对办法?”孙思邈道:“陛下,虽然说天下大旱,但我相信大唐如此广阔,绝对有些地方风调雨顺。如此就需要合理调度,隋朝虽亡,但其修的御河却可以利用起来的。”
孙思邈和李世民聊了一个时辰,才出宫回到了妙应草堂。柯荷、孙穆义、孙穆德见他回来了,便问道:“爷爷,陛下召你进宫所为何事?”孙思邈道:“也没什么,你们不用担心。只是如今久旱不雨,皇上为此担忧,召我入宫询问计策。”
孙思邈回到住处,发现有一只信鸽落入了后院。他打开纸条,看到上面写着:“徒儿回太白山一趟,为师找你有事。”
孙思邈交代了柯荷一下,他便回到了太白山,来到了太白山之巅。了尘真人道:“徒儿来了,为师的大限将至。现在给你交代一些事情。你现在作为丹鼎派的传人,我已经将我所知道的一些知识都传给你了现在就将最后的三张单封也传给你吧可能你也用不上了,但是作为传承还是要传承下去的。”说着从怀里掏出三张丹方交给了孙思邈。
孙思邈接过来一看,原来是天年丹、地脉丹、纯阳丹。孙思邈看了一下地脉丹和纯阳丹的用处。
地脉丹主要功能是洗髓伐毛,祛除体内杂质的,可谓是修仙者的必备灵丹。可惜上面的灵药已经找不齐了,了尘真人也没有炼出过一粒。
纯阳丹可以大幅度提高体内阳气,使人体已经开始衰弱的一些功能重振起来,说白了就是高级媚药,是以前的低级修士用来双修的。可惜现在也找不齐灵药了。
了尘道:“徒儿,这个地脉丹和天年丹的药材,你是找不齐了。但是这个纯阳丹还是有可能早期所有药材的,只是为师已经没有时间去找了。如今气运石和心灵石你都找齐了,你将来的成就肯定会高过我。对于你百岁娶妻的事,前不久给你占卜了一卦。”
孙思邈道:“百岁娶妻?”他都将这事给忘了。了尘笑道:“徒儿,你将这事给忘了吧?不过你现在离百岁也不远了,只有13年。我给你占卜的结果,乃是妻出西方。你将来的妻子可能不是汉人。”孙思邈跟师尊聊了一会,便下山住到了太白观里。
话说玄奘法师出了长安便一路向西,他来到了凉州,穿过了敦煌,来到一个佛寺,此佛寺建在山崖石窟里。这个佛寺里只住了一个胡僧,玄奘收他为徒。这是玄奘收的第一个徒弟叫做石磐陀,石磐陀答应玄奘,带他穿过唐朝边境,进入西域,陪他一起前往天竺,寻取真经。
师徒俩同路走了几天。石磐陀便反悔了,因为他们并没有得到朝廷允许出境,此次前去天竺取经是偷渡出境,必须通过玉门关。如果被边军抓住的话就是死罪,石磐陀坚定前去天竺取经的信心并没有玄奘那么深。
他们走了几天,晚上在一处宿营时,石磐陀举起了手中的匕首,慢慢向玄奘靠近。当他离玄奘还有三五步时,最终他放弃了没有刺杀师傅,而是独自一个人返回之前的佛寺,继续修行。
石磐陀经过此次心灵历练,便知道自己心内还是没有放下过去,去除内心的心魔。他对胡九妹心内还有诸多留恋,才不敢随着玄奘一起西行取经。他知道这条取经路九死一生,他没有勇气陪师傅前去西天取经。
玄奘在石磐陀走后,他一个人非常艰难的来到了高昌国。在高昌国,他受到了高昌国王鞠文泰的热烈欢迎,将他捧为上宾,想让他留在高昌国做国师。但是玄奘拒绝了,他坚持要往天竺取回真经。
鞠文泰最后没办法,只能和玄奘结为兄弟。玄奘因此称呼鞠文泰的母亲为义母,他成了御弟。玄奘在高昌国讲了数月的佛法,收鞠文泰儿女为徒。这其中就有一个七岁的小公主,她叫做鞠曼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