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家开始搞我的小电脑。来调教调教,重新找人安装了建筑工程专用的cAd。然后又把游戏上的问题给解决了,真是可喜可贺。
只不过仍然是吃饭的时候还是遭遇了一些不太好的话题。呃,总归来说也是担心我嘛,我妈就非常担心我胡思乱想,因为看到我的《大学生历险记》好像的确也是有一种勾心斗角以及比较黑暗的元素存在的。
倒也正常,毕竟阿疯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很正常的学生。但我知道有的时候不能说实话的,说了实话。有的人不会想听,或者说听了会伤心。无论他存不存在,只要你不说出来,不写出来,那么他就可以是不存在的。但这只是对于别人来说,别人认为你该怎么样,那么你可能就该怎么样,那是否允许我认为我怎么样呢?
总而言之,父母还是那态度啊,不太支持我沉迷于写作。啊,但我好像也没沉迷吧,只是有的时候真的想骂人,想抱怨的时候写写日记。实际上我把这部作品放出来给他们看,也是想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我吧。
即使我表面应了他们的意思,不再写这个东西了。那么估计我也是偷偷的写,只不过不会发表上去给他们看到而已,实际上只是眼睛清净了,但是什么也没有改变。倘若父母不想了解那个真实的我,那么我也不会强求。或者说在大家眼中阿疯就这么一直正常下去就好了。
是呀,哪有那么容易改变的这种思想啊以及思维方式是不停的积累的,不停的教训中演化出来的。我现在是个大学生,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不单单只是成绩,以前虽说评级吧,那么也只是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状态。总归来说还是比较单一的目标。
如果要论思想极端,那么我初中和高中的思想那可是非常逆天了。我只能庆幸他们还好没有找到我的《疯人日记》,不然精神科还得再去一趟。
为什么我现在开放了呢?主要还是心里想说的话,终于有地方发泄了,而不是憋在心里要周转好几天。说句实在的,以前没有写这个日记题的时候,一件事真的能困扰我一周的,但是现在我秉承着写了就忘反而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像初中,高中啊这6年极端的思想都没人来阻止或者来帮忙改正,又怎么指望我上大学一年能把这些东西全部给纠正过来呢?哎,不过也正常,毕竟我在他们眼中一直是很正常的学生和孩子。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并不是我现在越大越想得复杂,而是因为我把他们写成小说了,所以说我父母才知道我想的复杂。
想来也讽刺,书上说是要父母和孩子坦诚交流,但要真坦诚了,所有朋友都不乐意了,你就说怪不怪吧。其实呢这就和资本是一个道理,只有100块钱,你想要全部独吞,他也想要全部独吞,那无论他们之间的措辞是有多么的委婉,多么的高明,最后肯定也是会打起来的。本来就是相对立事件,又怎么可以盼望说服别人呢。
总而言之,父母现在是非常不支持我写小说呀。可他们又何曾知道在初中那个快疯掉的夜晚是哪位作家拯救了我,又是什么东西把那个疯子又重新拉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文学在我手上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她保护了我,同时也伤害了我。我通过他观察社会,反思自己,同时也不得不以此去审视那些我不该看到的东西,不应该多想的东西。
因而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带着一种审视反思的态度。你可以理解为现实中的一种高级阅读理解。像我解决办法的方法就是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来源,然后再通过这个来源进行解题,最终得出如何行动的结果。
我和我的母亲总是在叫我注意好个人卫生,一定要天天涂药,不要出现狐臭。但是脆弱的心灵却从来没有问过我今天高血压药吃了没有。
实际上他没有问我,我反而是释怀了,也没有多想,你看我现在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老黄怎么评论我的?你是不是忘记你还有高血压?
哈哈哈,你不说,我真的是。毕竟一直吃着药好像也没和正常人有什么区别。便没有多太在意。坏消息是,偶尔也会睡不着觉,然后发现自己好像已经几天没吃药了。
也试过跟父母沟通和解释呀,不过总会被打断就是了,因为他们认为我可能继续下去,心情会很激动。
“你想的太复杂了。”
……复杂么,这还得从这件事开始说起了,最近作者正在练习这个学校的cAd作业,然后看到我们家这个结构很简单啊,于是突发奇想,要不把我家给做出来吧!后面就拿出了我的小笔笔和小本本,开始进行这个房间的粗略估算。
结果呢刚好赶上吃饭的时候,这父亲看到我就问你在干嘛?我表示我在思考。然后父亲就觉得我想太多,开始有点小生气了。说我脑袋太复杂,思考不等于胡思乱想。
然后莫名其妙就被拉过来听从教育了。
一开始我当然也是想过心平气和的解释的。也是使用反问句。尽可能的保持微笑哈。就和学校那样。“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思想复杂呢?我就是发泄一下嘛。”
其实来到家里不一定比学校轻松的。有的时候你对待家里人甚至要比你在学校对待学生更加小心谨慎,因为父母很脆弱,也是你所爱的人。你不会想去把他们卷入进来或者去伤害他们的。而学生的话他们实际上经过很多事,经过很多新生代的观念,所以说对于奇怪的人,那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你反而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去安慰,去经营。
我在学校也是跟他们开玩笑啊,跟他们聊天啊,没有带过多余的想法,只有在自己的延迟好像有点危险的时候才会开始反思。但是在家里你无论做什么事情,比如说你在房间里自言自语,写个小说,或者是你在门边观察些什么,结果就会被说成胡思乱想。
这反而没办法让我自由自在的思考,让我随心所欲了。
嗯,在父母的一顿劝诫以及教育之下,大概率也是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了。反正就是单纯一点,不要想太多嘛。当时什么才叫不要想太多?什么才叫胡思乱想呢?
以前高中,初中落下的病根又有谁来注意过呢?那种背影是语文,真英是数学,吃饭是物理,走路,跑步都想着书上的知识,然后不停的学,玩命的学,不惜跟整个班作对,只为贯彻自己的学习意志……在这个的时候又有谁过来劝过我说你不要想太多,要单纯一点呢。
说实话,没有从来就没有。我就是这么一直过来的,现在你说大学可以放轻松了,我反而就不自在了。我现在状况是长年累月的结果,不单是写小说造成的。人啊不要总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某一件特定的事了。
本来今天我觉得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没有什么有趣的事,那我就不会写。那也不会去思考,你看我这父母一说我,哎呀,我就忍不住去思考了,诶,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到底怎么样才算没有想多?
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正常?
到底怎样才是不要胡思乱想?
是不写小说呢?还是不写作业呢?是听从他们的意见去考公考干多学点普通话,多看点人际关系的书呢,还是完全沉默,憋在心里啥也不说。
反正蒙上眼睛,然后就变成了薛定谔了,只要我不看,那么他就不是存在的。那也是很牛逼了。
后面也是关于我这个写字的问题还是普通话的问题啊。说总是让我去网上学学,学学,学学。好,这当然是一个很严肃也很严重的问题。假设我一天除了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时间以外,总共的时间是100%,学习占我60%,其他占我40%。
而这其他呢包含了我的写作以及我业余的一些爱好,甚至是游戏。学习的时间我肯定是不能调出来完全给他们用的。那我就只能从我的游戏时间里调出时间来了。或者是从我的文学时间里调出时间来。但是照这个思路下去我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少了,那你想要我怎么轻松呢?要我怎么能够不想多呢?
这就是个悖论啊。如果没有办法让我把学习当做喝水玩乐一样,那么这个理论就行不通啊,也不知道那么多个专家怎么研究的,就没我一个学生通透呢。
现在我看待生活啊,解决问题啊,就真的和做阅读理解一样。生活中就是让你我小心翼翼,让我看你脸色,要我察颜观色,像这些东西我都在学,并且已经有了一定成果。然后这一下你又突然来一句啊,不要想那么多,你要单纯一点,人际没有那么复杂的。好,好好好好,那人际交往的事那么多,叠起来多厚啊,多少个文字呀?我这写的一点小说文本量能超过这些哲学人际书吗?
是的,他们尝试用文字去描绘所谓的人际关系的智慧。用了一大堆文字还是让你去理解,去思考。但这和你在实际中运用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就拿现在我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吧。我尝试让他们去理解我,但后来我发现,罢了吧,他们会伤心的。我心中的那份真实,最好所有人都不要看到。而父母的教育我的时候啊,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沉默,要么是反驳。
如果你选择沉默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对的,然后呢继续说你。那对以后的关系估计也是不怎么友好。
如果你选择反驳的话,他们就会说你做事情太急躁了,然后开始胡思乱想了。
那你告诉我咋整吧?我建议还是用书上的话回答:当家庭遇到矛盾的时候,并且沉默还有反驳都是不可行的时候,那么就尝试转移话题吧。
好的,我看我爸也是还保留着一点想看我聊天记录的小习惯,也是完全没有吝啬,直接把手机递过去哈。还是很可惜,嗯,没有跟女朋友的谈话,因为目前还没有找到。
所以说就谈你父母喜欢听的呗,比如说呀,我在学校认识了几个女同学啊,怎么怎么样。这才像是家常嘛,而不是吃饭的时候那一句说啊,你要单纯一点就不要胡思乱想了啊,不要把所有心思放在小说上。
好,好好。那我13本《笨蛋笔记》写的时候,咋不说?没日没夜搞学习的时候咋不说?硬要算的话,写小说这件事情在我一天的时间占比中,他甚至是连5%都不到的。
如果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我甚至最长停更一周。呃……所以我建议不要没事找事。
写字这个问题,目前为止作者也有在关注。但是普通话这个问题,真的是跟着婴儿一样到晚上去“邯郸学语”了是吧,其实我这里一直是有一个奇怪的毛病。就是一张口说话的时候鼻子就会堵着,然后就会出现很重的鼻音。但父母的话认为我可以克服这个东西。
呃……有没有可能我早就尝试过了?好吧,不要我觉得,要别人觉得……但问题又来了。你到底要我咋子滴?
那是不是就和学习一样啊?说没有什么做不会的题,也没有什么考不到满分的卷子,每天都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你不够专心。
啊,好好好。那这么一想好像也没问题。实际上我这一生中啊走过了很多别人的路啊,也听别人的已经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呢发现啊有一些东西是对的,而有一些呢会让你摔个大跟头。
其实我现在还是比较迷茫的。姐夫呢是一套,父母呢是一套,老师呢又是一套。离谱的是其中还有一些观点相冲了。我你说我请谁的,是吧?那我最后是不是还得听自己的,听其中一人的会被其中两方说,但听自己的会被三方说。
这个时候呢我们又得发挥到那个我母亲给我看的那本人际交往书里面第四模块的内容了,真的是笑死我了,我记得这是哪一章的,但是却忘记这本书的名字了,哈哈哈。果然人际交往只是个幌子罢了。
好的,作者教你们怎么用书里的方法解决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选取对自己有用的,并且结合当今局势……。”
好事情都给你说完了。我本就没有翅膀,你硬要我飞是吧?说的倒简单,这谁不会啊?模棱两可啊,与其让我在这里猜测还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思想。不如教教我怎么把敌方给拖下去?
总而言之就是,我——阿疯,一个公认普通的学生,你又想要我考公考干,又想要我有一个正常的思维,一颗上进的心,甚至是良好的人际智慧,
不仅如此,
你的普通话要标准流利,
写的字体要翩若游龙,
待人要得体,做事多想想。
平时多思考,四处都看看。
长长小见识,混个公务员。
信仰是次要,存活最重要。
精神好,身体强。
上能追女人,下能开摩托。
成年不是梦,能力要均衡。
考公是前途,考干是正确。
德智体美劳,然后别多想。
……你自己听听在说些什么?啊,又叫我不要多想,又叫我去考那么多牛逼的东西。啊,除非我能将学习当做乐趣。那你硬要这么说的话,我将文学用于生活当中深入结合,那也算一种学习啊,咋又不说了,做到了又不高兴了。
啊,又想要这样又想要这样,那世界上哪有那么两全其美的事?什么便宜都给你占光了,这合理吗?所以说还是得看人的。
天天谈这种东西会把人的努力给异化的,知道吧。什么东西极端了都不好。考公考干,天天考公考干。嗯,想过考公考干的每年多少人吗?名额有多少吗?
您们儿子何德何能啊?!